原标题:每周一药之白鲜皮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
·湿热疮疡特效药---白鲜皮·
有个病人前来就诊,只见他皮肤长疮,部分皮肤破溃,还流着黄水。
老先生说:“皮肤流水,属于湿毒,水色偏黄,属于热火,湿毒加热火,这就是湿热疮疡。”病人问:“那有没有一味药既能清热燥湿,又可以专走皮肤,还能祛风止痒解毒的?”“《本草原始》中说,白鲜皮入肺经,能去风,又能入小肠经,能祛湿,夫风湿既除,则血气自活,而热亦去也。”
老先生补充道:“白鲜皮有一股羊膻气味,这股独特的气味,能够走肝而治风,所以《药性论》上说它能治一切热毒风,以及风疮疥癣赤烂。白鲜皮顾名思义,善治皮肤,白者肺主皮毛之色也,皮者善于走皮也,鲜者独特的羊膻气味,善于行走皮肤筋骨,能把在脏腑表里的湿毒带出来。故《本草正义》上说,白鲜皮气味甚烈,故能彻上彻下,通利关节,胜湿除热,无微不至。这患者,就用单味白鲜皮,煎汤加外洗。”
患者遵医嘱,连用五天,身上的湿热疮疡,慢慢消退,流黄水也日日减轻,到最后都结疤了,不再瘙痒。真是一味白鲜皮,乃湿热疮疡之特效药也。
·牛刀小试·
1.白鲜皮药用基原植物属于哪科?(单选)
A.蔷薇科
B.芸香科
C.禾本科
D.菊科
2.中药白鲜皮选自基原植物的什么部位?(单选)
A.种子
B.果实
C.全草
D.根皮
3.白鲜皮的功效不包括下列哪项?(单选)
A.清热
B.燥湿
C.祛风
D.温补肾阳
4.下列图片中的哪一幅是白鲜皮饮片图?(单选)
A.
C.
B.
D.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BDDC
·饮片辨识解析·
A.芦根饮片本品呈扁圆柱形段。表面为黄白色,节间有纵皱纹。切面中空,有小孔排列成环。气微,味甘。
B.地骨皮饮片本品呈筒状或槽状,长短不一。外表面为灰黄色至棕黄色,粗糙,有不规则纵裂纹,易成鳞片状剥落。内表面为黄白色至灰黄色,较平坦,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为黄棕色,内层为灰白色。气微,味微甘而后苦。
C.白鲜皮饮片本品呈不规则的厚片。外表皮为灰白色或淡灰黄色,具细纵皱纹及细根痕,常有突起的颗粒状小点;内表面为类白色,有细纵纹。切面为类白色,略呈层片状。有羊膻气,味微苦。
D.牡丹皮饮片本品为圆形或卷曲形的薄片。连丹皮外表面为灰褐色或黄褐色,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刮丹皮外表面为红棕色或淡灰黄色。内表面有时可见发亮的结晶。切面为淡粉红色,有粉性。气芳香,味微苦而涩。(刮去外皮的为刮丹皮,又称粉丹皮;不刮皮的为原丹皮,又称连丹皮)
·药典之言·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脾、胃、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用于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癞,风湿热痹,黄疸尿赤。
·各家之言·
功效:
《本草从新》:行水道,通关节,利九窍,为诸黄风痹之要药,兼治风疮疥癣,女子阴中肿痛。
《药笼小品》:除风湿,通关利窍,为诸黄风痹之要药。
《玉楸药解》:白鲜皮清金利水,治咳嗽上气,黄疸溺癃,疥癣鼠瘘。
《医学入门》:白鲜皮味苦咸寒,风瘫湿痹屈伸难,治诸疥癣清头目,咳逆淋疸尤能安。
《药性论》:治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疥癣赤烂,眉发脱脆,皮肌急,壮热恶寒。主解热黄、酒黄、急黄、谷黄、劳黄等。
《日华子本草》:通关节,利九窍及血脉,并一切风痹筋骨弱乏,通小肠水气,天行时疾,头痛眼疼。
《本草原始》:治一切疥癞、恶风、疥癣、杨梅、诸疮热毒。
·配伍·
《圣济总录》:治肺藏风热,毒气攻皮肤瘙痒,胸膈不利,时发烦躁:白鲜皮、防风(去叉)、人参、知母(焙)、沙参各一两,黄苓(去黑心)三分。上六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温服,食后临卧。
《小品方》:疗产后中风,虚人不可服他药者:白鲜皮三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服。耐酒者可酒、水等分煮之。
·禁忌·
《本草经集注》:恶螵蛸、桔梗、茯苓、萆薢。
《本草经疏》:下部虚寒之人,虽有湿证勿用。
注:
1.中药传说故事来源:《小郎中学医记2:爷孙俩的中医故事》。
2.饮片辨识解析来源:2015年版中国药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