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青岛加速集聚航运贸易金融高端要素

原标题:青岛加速集聚航运贸易金融高端要素

8月23日,随着装载近5万吨低温丙烷的大型液化气冷冻船“萨米特”轮成功靠泊山东港口青岛港董家口港区D24泊位并接卸成功,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工程项目——山东港口青岛港董家口原油码头二期、液体化工码头正式投产,两大码头的投产运营,对于推动山东港口打造国际原油中转分拨基地,加快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再往前推一个月,7月24日,山东港信期货有限公司正式开业,它不但实现了青岛法人期货公司零的突破,而且借助于期货业独有的价格发现、风险管理、资源配置等功能,港信期货对山东港口集团加快建设辐射东北亚的港航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打造国际领先的金融贸易港具有重要意义。

6月9日,山东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在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正式启动。该平台上线短短3分钟,交易量就超过了18000吨,交易额突破了1.8亿元,显示出青岛大宗商品交易的雄厚潜力。该平台的启动,将为山东乃至沿黄流域的制造企业未来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也将对青岛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发挥国际贸易纽带作用注入新动力。

短短三个月,三个行业高端要素的纷至沓来,正是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攻势如火如荼,围绕港口转型升级,加速聚集航运、贸易、金融、信息等高端要素资源,创新服务内容,增强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效率,做强金融、做大贸易、做优航运,形成融合共生新格局的最佳写照。

航运枢纽地位巩固

青岛因海而生,向海而兴,打造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做优航运是前提,只有航运枢纽地位不断巩固,做大贸易、做强金融才会更加精准发力,才能实现三者深度融合和良性互动。

正因如此,发挥港口联通世界窗口作用,立足“海港+空港”,提升青岛与全球连接度,增强城市辐射能力,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优化开放高效服务环境成为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攻势的重中之重。为此青岛全力做大做强海港空港、持续扩展航线组群和陆向辐射,“双节点”“双循环”港航枢纽地位不断提升。

今年上半年,青岛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1902万吨,同比增长7.6%,超越广州港位居全国第四位;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6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2.7%,保持全国第五位,入选2020全球集装箱港口绩效指数CPPI前三甲。目前,青岛港依托200余条互联互通航线、每月近700个航班,成为全球航运、贸易的重要节点。

青岛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9.75万吨,同比增长33%。开发日本全货机航线,相继开通上合组织国家、东南亚、韩国货运航线,着力开发拓展国内航线航班业务助力国内大循环。胶东国际机场8月12日顺利完成转场,正式投入运营。青岛高效链接世界的大通道正在逐步形成。

今年以来,“齐鲁号”欧亚班列频繁拓新,新开上合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至巴库、汉堡、伦敦、米兰、比什凯克、塔什干、杜尚别、伊兹米特等欧亚班列线路,截至目前,青岛多式联运中心已开行20条国际、国内班列,上半年共发运欧亚班列297列,同比增加82%,其中中亚班列243列,同比增长57%,为青岛产业良性循环、外贸效率提升提供了物流新选择,促进与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

外贸新模式新业态加速崛起

在《青岛市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攻势作战方案(3.0版)》中特别提出,加快培育外贸新模式新业态。深化服务贸易创新试点,推进后疫情时期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推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带动贸易高质量提升;挖掘我市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带,重点发力跨境电商B2B出口,支持品牌出海。以跨境电商品牌化发展道路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跨境电商的垂直崛起,就是对此最好的回响。

今年以来,我市加快跨境电商综试区业务创新。制定《青岛市跨境电商倍增计划实施方案》,实现跨境电商六种通关模式全覆盖。开展供应链金融等服务,推出跨境电商保险产品,帮助企业降低出口风险。举办“2021年青岛市跨境电商行业高峰论坛”、“产业带+跨境电商”等专题活动,带动品牌出海。上半年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100.9亿元,增长751.1%。

来自青岛市商务局的资料显示,从出口看,优势行业对青岛跨境电商出口拉动效应显著,服装、箱包、假发、玩具、文具、轮胎、帽类、塑料容器、汽车配件、农产品、手工艺品等商品的合计出口额占总出口规模的90%;从进口看,青岛主要进口商品以美妆用品、奶粉、母婴用品、保健品为主,约占总进口规模的95%。

青岛跨境电商、大宗商品等新业态新模式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激发了外贸主体活力,拓展了外贸发展空间,提升了外贸运行效率,稳定了外贸产业链供应链。

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3975.2亿元,同比增长39.6%,占同期山东省进出口总值的29.7%,增幅和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对东盟、“一带一路”、RCEP成员国外贸增长迅猛,今年上半年,东盟为青岛第一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增长71.5%,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16.8%;对美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分别增长44.2%、56.6%、49.4%。进出口总量增长的同时,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金融,向现代产业进阶

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攻势中,充分发挥金融业撬动作用,力促金融业从业态到资本全方位向现代金融业进阶,更有效服务于航运贸易被寄予厚望。

今年以来,青岛吸引众多先进金融机构落户,逐步实现优质金融资源聚合。除全市第一家法人期货公司山东港信期货开门纳客外;联储证券、新沃基金先后落户青岛,成为青岛第二家法人券商和第二家公募基金持牌机构;恒丰理财获批筹建,青岛成为全国为数不多拥有三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城市;广发银行青岛分行获准开业,青岛集齐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一级分行。

除这些大型持牌机构外,“小而美”的新兴金融产业也在青岛蓬勃兴起,平安银行汽车消费金融中心青岛分中心开业,诞生我市首张汽车金融牌照;全省首家飞机租赁SPV公司落地,浦银金租两家船舶租赁SPV公司完成落户,现代化金融气息扑面而来。

今年我市出台《青岛市支持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首次将全国性金融领域行业组织、金融中介服务机构、金融科技机构纳入奖补范围,进一步扩大了机构落户奖补范围,吸引了更多新兴领域金融机构来青发展。截至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总数达284家,其中法人机构37家。银行业不再“一业独大”,初步形成了以银行、保险、证券为主体,多种新兴金融业态并举的金融组织体系。

改变以传统银行信贷为代表的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以企业上市为代表的直接融资相对不足问题,发力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展直接融资渠道,推动社会融资向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并重是今年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攻势的重点攻坚任务之一。

今年以来,青岛企业上市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新态势,截至7月16日,全市今年新增上市公司10家,上市公司总数达到69家,新增数量和总数均稳居全省首位,提前5个月完成全年目标。上半年上市公司累计募集资金57.5亿元,累计发行各类债券319只,融资2690亿元。

“港产城”融合再深入

在《青岛市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攻势作战方案(3.0版)》中特别提出,积极探索青岛“港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以国际邮轮港区、董家口港、临空经济区建设为契机,统筹推动航运、金融、商贸、文旅等产业融合,打造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样板。

今年以来,在攻势的大力推动和各区市的全力落实下,三大港产城融合区域建设整体起势、加速发展。

变“后海”为“前海”,在市北区,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建设纳入山东省争取国家支持重大事项和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青岛市“十四五”发展规划,并于1月开工建设;成功举办RCEP经贸合作高层论坛;国际邮轮港区首个地下TOD空间全面开建;中国北方国际油气中心在港区正式揭牌。

变“港区”为“港城”,在西海岸新区,总投资141亿元的山东省港口集团青岛港产城项目集中开工,涉及集疏运、临港产业、配套设施、仓库堆场等,建成后将进一步释放港口的辐射和资源集聚功能,加快建设国家能源储运中心和大宗散货集散中心,更好地服务和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

变“机场”为“空港”,在胶州市临港经济区,综保区服务中心等5个项目投产运营,国网紫光能源科技城等24个项目加快建设,DHL、顺丰等大项目落户;引进项目44个,总投资468亿元,其中机场配套类项目8个,临空产业类项目36个,千亿级临空产业链呼之欲出。

相关阅读:
张家界荷花机场8月30日复航 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山东省转办群众信访举报件(第三批)涉及青岛市的有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