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带着“东检故事”,《检察日报》见!

原标题:带着“东检故事”,《检察日报》见!

自六年前从事检察宣传工作开始,《检察日报》就一直陪伴着我。它对我的意义绝非只是一份报纸,它给我信心,见证了我的进步,记载着我的付出。现在回首,它早已成为我六年时光里一条不可磨灭的印记。

它是最初的启蒙和引领

刚工作时的我,是实打实的“小菜鸟”。在前辈的带领下写稿,总是不得要领,只能一味模仿别人的稿子。虽然一段时间后,写出来的文章乍一看像模像样,但总觉得“差点意思”。怎么办呢?求助前辈?大家都很忙,况且写文章是“需要自己琢磨的事情”,别人能帮的究竟有限。

这时候,案头的《检察日报》成了我摸索前进的一条路径。我开始钻研它的每个栏目,研究不同栏目的不同写法,研究其他同行是如何选取角度、搭建框架、精准用词的。我就像一块被放进水里的海绵,拼命地汲取水分。那时,常挂嘴边的感叹就是“我什么时候也能把稿子写成这样啊”。

有时候,时间给予的馈赠,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原本,研读《检察日报》只是源于自己的“本领恐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检察”的了解越来越深刻,再加上《检察日报》作为“神助攻”,拓宽了我的眼界和思维,宣传工作做得越来越顺手。

慢慢地,我会思考,哪些案子我也可以换种写法,哪些栏目我也可以去尝试投稿。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每天苦思冥想的日子是多么弥足珍贵,日积月累成就了现在的我,相信在未来也会给我更多馈赠。

它是无言的激励和认可

2016年,我开始尝试着给“新闻眼”栏目投稿,到现在我还记得自己当时战战兢兢的“囧样”,忐忑等待回复的心情。

幸好,编辑老师对新人表现出极大耐心和包容,她告诉我栏目的定位是什么,写稿时要注意什么,什么样的稿件更容易刊登。那一年,我陆续在“新闻眼”刊登出几篇较大篇幅的稿件。还记得那时候每每刊登出来一篇稿子,编辑老师总会在微信群里鼓励一番,全国各地检察院的老师们也会纷纷点赞。

现在回想起来,或许是从那时候起,检察宣传不仅成了我的工作,更成了我的兴趣。我从此便更加认真地对待每一篇稿子。也是从那时候起,我养成了每写一篇稿子,都会打印出来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的习惯。

获得“砥砺奋进的5年·中国检察好故事”征文活动优秀作品奖

获得“砥砺奋进的5年·中国检察好故事”征文活动优秀作品奖

2017年,我的一篇报道《是偷还是借,到底谁在说谎》获得“砥砺奋进的5年·中国检察好故事”征文活动优秀奖,尽管只是众多获奖作品中的一个,对于我来说,却是莫大的鼓舞。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一篇篇稿子登上了“新闻眼”,也登上了《检察日报》的很多其他栏目。

2020年,检察日报即将迎来全面改版。当年6月,明镜周刊的编辑老师跟我约稿,希望我能出一篇稿子作为“明镜高悬”栏目改版后的第一期稿件。这让我既惊且喜。

提笔前,我特意将我选中的案例告知编辑,得到她的首肯,这才敢下笔。写作过程中,我数次返工修改,为的就是能把检察故事讲得透彻又易懂,把检察官的履职风采展现得充分又真实。最终,当年8月,这篇《这款网游背后藏着赌博平台》作为该栏目改版之后的第一篇稿件刊登发表。

老爸留存着每一份刊登过我稿件的报纸

老爸留存着每一份刊登过我稿件的报纸

因为我的缘故,老爸在老家也订阅了一份《检察日报》,他留存着每一份刊登过我稿件的报纸。因为他明白,每一篇能登上《检察日报》的稿子,都对我意义非凡。

它是一直的陪伴和期许

2020年,我从嘉定调到浦东。2021年7月15日,“引领区”文件正式公布,浦东再一次受到万众瞩目。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即使渺小如我,也能感受到强烈的时代大潮冲击。同样在这一天,我看到了“我与《检察日报》共同成长”征文启事。一时间,许多事情、经历、情感一齐浮现脑际、涌上心头,于是我提笔写下这篇文章。

一方面,我为自己可以在这片热土上奋斗而感到无比幸运。我虽无缘亲历浦东前三十年的蜕变,但我却有幸能见证浦东的再一次自我跨越。另一方面,浦东已然在新起点上了,那么我想,我更应该发挥所长,让浦东检察故事从我的笔端流出,通过《检察日报》这样的平台,让更多人看见,让更多人了解。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今后,希望我能有幸带着更精彩的“东检故事”再次与《检察日报》相逢。如果有人能从我笔下的“东检故事”中捕捉到些许东检展现出的新气象、迸发出的新力量,那我便觉得十分满足了。

(作者系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宣传干部,联系电话:18317079917)

相关阅读:
加拿大法院结束对孟晚舟引渡案初审,外交部回应 荆州:开展监督检查1173次 督促推动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