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获奖20W+,论文高被引……这位“科研大神”有点牛!
来源:江南大学
他的第一作者文章
入选ESI高被引论文
曾荣获十多项校级以上荣誉
是产业化项目主要完成人
“DNA programmer”
他被誉为“科研大神”,
有信仰、勇往直前、热心助人。
他就是江南大学生工学院博士生武耀康
梦想启航,上下求索
2015年9月,武耀康怀着科研的梦想来到了向往中的江南大学,进入生物工程学院生物系统与生物加工工程研究室,从最初对科研的懵懂无知,到懂得学术科研的重要性,最后把学术研究当成一种使命,武耀康开始了他的科研之旅。
研究生期间,他主攻的课题为氨基葡萄糖的生物合成。氨糖就像骨骼健康的润滑剂一样,在维持骨关节健康及治疗骨关节疾病中具有广泛应用。截止2020年,全球对氨糖的需求量已高达5万吨/年。在传统制备氨糖的过程中,每生产1吨氨糖就会产生800吨废酸碱液,环境污染严重。
因此,武耀康与他的科研伙伴用了将近6年的时间,以食品安全级的模式工业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为研究对象,基于CRISPR系统开发了简洁且强大的“DNA编程语言”,构筑得到了高效的氨糖合成细胞工厂。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质为原料,实现了氨糖的绿色生物制造,与国外最高产量110 g/L相比,他们的方法产量可以达到131 g/L,位居本领域先列,且整个过程绿色、经济、环保。
攀登高峰,累累硕果
基于上述研究,武耀康以第一作者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中科院1区,IF=16.971,被引29次,2020年ESI高被引论文,本领域前1%)、《Metabolic Engineering》(中科院1区,IF=9.783,被引43次)和《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中科院2区,IF=4.53,被引12次)等生物工程领域权威期刊发表多篇科研论文;并且作为主要发明人申请专利7件(其中国际专利3件,授权3件);另外,他在合成生物学旗舰期刊《ACS Synthetic Biology》(中科院2区,IF=5.11,被引2次)上发表了综述文章,系统总结并展望了CRISPR系统在细胞工厂重编程中的应用,并入选了当期封面论文。
武耀康和他的科研伙伴取得这些成果,还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引用和高度评价。他们设计的“DNA编程工具”经索取后已分享至中科院微生物所、上海交大、帝国理工等多个科研院校的课题组。山东大学的祁庆生教授和中科院的姜卫红研究员都在其文章中将他们的研究作为典型案例进行了介绍,MIT的sinskey教授也将他们文中的观点作为其主要论据进行了论述。
利用武耀康等研究的工具策略,他所在团队的科研成果“氨基葡萄糖绿色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荣获2020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受益于此项技术的合作企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也大大减轻,该项技术使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可利用全生物法制造氨糖的国家。
青春之名,报国之路
凭借自己辛勤的付出,艰辛的努力,突出的学术成果,以及基于该研究成果在工业化中的贡献,武耀康在研究生期间先后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江苏省科研创新计划、伦世仪奖学金、张启先奖学金等十余项荣誉,累计获得各类奖学金达20万元。
为了继续追逐自己的科研梦想,武耀康选择毕业后留在江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并且入选了2021年的“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全国仅400人,本次江南大学共2人),是全国本次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的唯一入选者。
研当以报效国家为己任,学必以服务人民为荣光。武耀康所在的实验室是伦世仪院士和陈坚院士所带领的优秀团队,所在的党支部是全国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实验室的前辈老师们不仅是发酵精神的传承者,育人道路上的接力者,更是坚定信念的模范践行者,是每位同学心中的楷模、信念的“样板”。
今后武耀康仍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发扬“善于实践,勇于创新”的发酵精神,开垦科研田地,为实现发酵工业强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CRISPR:即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的缩写,意思为“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是细菌防御病毒侵入的一种机制。通过人为的设计与改造,CRISPR系统已经发展为一种简单而强大的基因组编辑工具。它就像一把“分子剪刀”,使研究人员能够很容易地改变DNA序列和修改基因功能,从而实现“DNA的重编程”。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两位研究CRISPR/Cas9的科学家,以表彰她们对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开发及分子机制研究所做出的贡献。
图文来源:生工学院
本期编辑:张铁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