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德基民盟政客呼吁要联美抗中,分析人士:出于选情压力和美国推波助澜的原因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青木王涛]德国《商报》9日称,在本周即将出版的德国联邦政府跨大西洋合作协调人办公室成立40周年庆贺刊物上,德国执政党基民盟总理候选人拉舍特、基民盟籍国防部长卡伦鲍尔撰文呼吁加强欧洲和中国之间的“界线”,否则存在“控制市场”的风险。
资料显示,德国联邦政府跨大西洋合作协调人办公室成立于1981年,隶属于德国外交部,旨在推动德国与美国和加拿大的关系。现任跨大西洋合作协调人为基民盟籍联邦议员拜尔。
德媒称,除拉舍特和卡伦鲍尔外,拜尔、德国外长马斯等人也在上述刊物上撰写文章。拉舍特、卡伦鲍尔和拜尔在文章中就中国对全球经济、人权和未来技术不断增长的影响力发出警告,呼吁与美国结成抗衡中国的战略联盟。
其中,很有可能成为“默克尔接班人”的拉舍特,要求欧洲有行动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跨大西洋盟友的强大合作伙伴”。他写道,欧洲和美国必须在数字化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并就新技术标准达成一致。拉舍特还称,“我们和跨大西洋伙伴都认为,中国不仅是谈判伙伴和竞争者,也是制度对手。”
值得注意的是,拉舍特今年6月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曾表示,在与中国的地缘政治竞争中,西方应避免陷入冷战思维,不要与中国发生新冷战。不过观察人士认为,拉舍特此次表态与此前涉华讲话并没有特别变化,即认为中国既是系统性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
与拉舍特相比,卡伦鲍尔的语气更加强硬。她在文章中警告称,不要过分依赖中国的经济实力,宣称“北京不希望供应链公平整合,希望控制市场和其他国家的政治行动,包括欧洲、德国”。她还声称,有地缘政治野心和强大的主导地位的中国,“对开放的社会、人权和积极的民主没有太多兴趣”。卡伦鲍尔说,跨大西洋关系涉及到中国时,已经成为“命运问题”,因为“没有美国,我们欧洲人将无法保持自由和安全。如果没有欧洲,美国这个庞大且有影响力的经济体,也将无法轻松和中国竞争”。拜尔也在文章中表达了类似观点,并称在中国问题上保持中立将是“幼稚和危险的”,但完全脱钩“是不现实的”。
香港《南华早报》10日称,在德国总理默克尔即将卸任之际,欧盟内外正在竞相塑造未来的对华关系。《商报》称,美国总统拜登希望联合欧洲打造对抗中国的联盟,但在德国尤其面临阻力。
有分析认为,德国国内早就存在“中国威胁论”,只不过近来甚嚣尘上。
包括拉舍特在内的基民盟官员做出上述表态,一方面是出于选情压力,把中国当成靶子,有助于转移选民的视线。另一方面,在美国政府的推波助澜下,欧洲的反华声音日渐高涨。从现实利益来看,德国肯定要与中国合作。但在政治上,无法避免受到美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