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江苏南通:精准普法 为群众送去最需要的法治服务

原标题:江苏南通:精准普法为群众送去最需要的法治服务

江苏南通:精准普法 为群众送去最需要的法治服务

通州区检察院回访检察建议落实情况。

江苏南通:精准普法 为群众送去最需要的法治服务

如皋市检察院携手“女童保护”讲师开展儿童防性侵知识讲座。

江苏南通:精准普法 为群众送去最需要的法治服务

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在社区开展防诈骗宣传活动。

海门区检察院深入乡村进行不起诉案件公开宣告并现场普法。

编者按今年以来,作为江苏省委政法委2021年政法惠民十件实事之一——“精准普法月月行”在全省范围开展。南通市两级检察机关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融合“企明星”宣讲团、“法治副校长”“检格+网格”等行动,深入推进“精准普法月月行”活动,以丰富多样的形式为群众普法讲法,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助力社会安定和谐、经济行稳致远提供有力检察保障。

护航民企

海安:“今天的法治课有些不一样”

“建筑工地领域事故较多,钢结构工程高坠事故频发,伤亡人员年龄普遍较大……”日前,海安市检察院检察官助理聂彭飞走进滨海新区,为这里的重点工业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等50多人作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宣讲。

为有效防范企业安全生产刑事法律风险,海安市检察院对近年来办理的安全生产领域案件进行调研分析,走进安全生产事故高发乡镇,为企业筑牢安全生产“防火墙”。

宣讲会现场,聂彭飞不仅介绍了安全生产类案件的发案特点,分析案发原因,围绕危险物品肇事罪、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等罪名,从内涵、立案追诉标准到刑罚标准,一一进行介绍,引导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吸取教训,保持警惕,避免类似事故发生。

“高某借用朋友公司钢结构工程施工资质,承包钢结构建筑工程,并将工程转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的许某个人的施工队组织施工,由于施工现场缺乏有效安全防护措施和安全管理人员,发生一人死亡的重大事故……”讲座结束前,聂彭飞重点讲述了该院办理的某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案件,用身边人、身边事引导企业负责人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坚决摈弃麻痹大意思想和侥幸心理。

“安全生产经常讲,今天检察官的法治课有些不一样,我们很受启发,回去后,我们就开展一次安全隐患大排查,将风险彻底扼杀。”宣讲结束后,一企业负责人感慨道。

如东:企业“点单”检察官送法

在深入推进“精准普法月月行”活动中,如东县检察院组建“企明星”宣讲团,根据该县东西南北各区位特征,组织开展符合各镇区特色的“走进民企”系列宣讲活动,通过联络员、直通车等方式及时了解企业需求,以“大讲堂+小课堂”等方式,实现点对点沟通、面对面交流。

“投资所谓的‘新兴产业’‘海外项目’有几成胜算”“股权融资中,哪些错误的发生会让企业彻底丧失融资机会”……日前,在如东县企业家协会活动现场,该县检察院检察官彭鹏在《企业投融资法律风险及对策》专题讲座开始前,向现场的80余位企业家抛出了两个颇有警示意味的问题。

问题一出,会议厅内鸦雀无声,企业家们纷纷抬头探身,期待着讲台上检察官的答案。

随后,彭鹏结合国内投融资方面的典型案例,从资金安全的角度,详细解说了企业投融资过程中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常见的投融资法律风险以及防范对策,以案说法、以案释责。

在交流环节,恒辉公司董事长王咸华和南通楠桥纹织公司负责人姚霞的一席话,道出全场80余位企业代表的心声:“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体,不仅要考虑自身经济发展,还要对整个经济生态负责!”

“协会与县检察院合作多次了,检察官宣讲的主题都是按照企业‘点单’要求开展的,效果很不错!”如东县企业家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高军对如东县检察院“进园区、进项目、进企业”专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

启东:案后服务帮企业上市“排雷”

近日,启东市检察院检察官再一次来到某公司,详细了解企业近期的生产经营情况和IPO(首次公开募股)上市进展。企业负责人表示,苏某已按照承诺为企业免费提供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维护,目前双方关系融洽,企业运行良好,IPO上市申报工作正在顺利推进。

事情还要从2020年年底该院办理的一起案件说起。2020年11月11日凌晨,犯罪嫌疑人苏某通过获取服务器后台密码远程登录某公司服务器,删除了该服务器中的一款系统软件以及所有的数据库文件,导致被害公司的财务系统无法正常使用。被害公司为恢复数据、重新搭建系统共计花费3.4万元,仍有14个数据库中的数据尚未恢复。今年3月17日,经该院提起公诉,法院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处苏某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

在案件审查中,启东市检察院发现,被害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案发时正处于IPO上市关键时期,该案给企业的上市进程造成了阻碍。

该院立即启动涉企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同时实地走访、深入被害公司调研,了解公司生产经营情况,主动为其提供政策法律咨询,开展精准普法。针对调研中发现的被害企业在服务器及核心财务系统的账号、密码管理松懈,缺乏风险意识等重大风险隐患的问题,该院及时向该企业制发刑事案件风险提示函,建议加强员工教育培训、明确专人负责网络安全工作、加强对重要软件和服务器的密码管理等,避免风险再生。

“检察机关的‘送法进企业’不仅帮我们解惑,还帮助我们从根源上解决了管理上的疏漏,我们公司IPO上市的困难解决了。”该公司负责人对检察机关连连道谢。

守护明天

如皋:打造护苗精品课

“起初我们还担心孩子们听不懂,不想听,没想到讲座效果这么好,孩子们纷纷举手回答问题。”放暑假前,在听完“女童保护”讲师的儿童防性侵知识讲座后,如皋市安定小学的老师欣喜地向一同前来的检察官反馈。

“女童保护”公益项目由专家团队开发教案,专业讲师讲授知识,通过丰富的肢体动作、亲切温柔的语言,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够走进课堂、参与到老师的授课中来。如皋市检察院结合当地校园法治教育需求和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办理现状,引入社会专业化力量加入“女童保护”团队,共同打造精品幼童保护课程。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两名如皋校区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生经“女童保护”团队培训指导和严格考核,从众多志愿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如皋首批“女童保护”讲师。听取学校法治需求后,如皋市检察院与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沟通,共同制定授课安排,组织首批“女童保护”讲师奔赴如皋各所小学校园开展授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隐私部位有哪些吗”“如果有陌生人问路,并请你带路,你会怎么做”……课堂上,讲师时而向学生们抛出问题,时而邀请学生一起做游戏,将敏感话题讲得通俗易懂又好接受。孩子们被生动有趣的授课内容调动起来,频频和讲师互动,高高举起小手,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在欢声笑语和游戏中,掌握防范性侵害的小技能。

目前,如皋市检察院已组织讲师对全市3300余名学生授课,“女童保护”已成为当地师范学校独具魅力的创新课程,守法、自护的种子通过专业讲师讲授,播撒进更多幼童的心田。

通州:让老师担忧的电子烟管住了

虽然还没开学,但细心的居民已经发现,学校门口的小卖部贴出了“禁止向未成年人售卖电子烟”的醒目标识。日前,南通市通州区检察院检察官跑了四五家商铺和学校都收到良好反馈,电子烟专项整治工作效果初显,学生健康和学校秩序得到有力保障。

说起电子烟专项整治,还要从上学期的一堂法治课说起。今年年初,通州区检察院检察官在某中学开展“普法进校园”活动中,除了向老师和同学们宣讲预防校园欺凌等法律知识,还介绍了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职能。

“现在校园里电子烟很流行,这事儿你们检察院能不能管一管?”法治课后,老师们向开展法治宣讲活动的检察官反映,校外不少商家向未成年人售卖电子烟,一些学生三五成群躲在学校角落、厕所里偷偷吸电子烟,老师们希望检察官从社会公益角度予以关注。

我国法律明确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许多未成年人却成为电子“烟民”,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通州区检察院迅速行动,依托“法治副校长”检校共建普法平台和“网格化”平台就电子烟销售情况开展专题走访调查。

充分了解情况后,通州区检察院邀请区市场监管、烟草、教育等行政机关和学校代表共同召开电子烟公益诉讼案件磋商会,向市场监管、烟草专卖局送达检察建议,就电子烟市场行政管理职责分工,如何整治电子烟销售市场乱象等进行会商,形成电子烟销售市场整改工作合力。

收到检察建议后,该区市场监管、烟草等部门立即开展电子烟销售市场联合整治专项行动,对违规经营者予以面谈,督促依法变更经营范围;发放《电子烟销售行为规范承诺书》,督促所有销售电子烟商户在店内显著位置粘贴“禁止向未成年人售卖电子烟”标识,核实购买者身份信息也成为销售电子烟必经程序。该区教育主管部门也组织开展保护青少年远离传统烟草产品和电子烟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发放《校园周边禁售电子烟告知书》《告学生及家长书》等形式强化电子烟危害宣传。

与此同时,该院结合精准普法进校园,将电子烟危害宣传和未成年人保护法融入校园普法宣讲,与政府、社会、学校等各方相融相通,形成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合力。

心系群众

崇川:截断非法寄递“两卡”通道

“各寄递企业应积极配合开展电信网络反诈骗工作,一旦发现可疑线索,立即向司法机关反映,全力遏制‘两卡’违法犯罪通过寄递渠道滋生。”近日,在南通市崇川区检察院牵头举办的“南通寄递行业‘断卡’联合推进会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题宣讲活动上,企业代表纷纷在倡议书上签名。

为依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斩断犯罪链条,崇川区检察院坚持打团伙、断通道的工作理念,办理了多起非法提供、收售“两卡”犯罪案件,多名犯罪分子受到了法律制裁。办案中,该院检察官发现,涉案银行卡套件均通过寄递方式进行转运,遂结合实际制发《关于拒绝非法寄递“两卡”的倡议书》,呼吁全市寄递企业严格执行收寄验视制度,积极参与打击行动。

据了解,此次宣讲活动特地选在金融网络企业较为集中的中南商务区举办,中信银行、广发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及寄递行业代表共100余人应邀参加活动。

为更好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该院还制作了《“断卡”行动小贴士》《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小贴士》《“两卡”法律风险提示书》等多份宣传材料向市民发放,同时就市民关心的问题进行互动解答。活动中,共发出宣传资料1000余份,受教育群众共计150余人次,起到了良好效果。

此外,该院针对各类特定群体,制定了多种反诈普法“套餐”,深入社区网格开展反诈宣传,如为全区50余名涉电信网络诈骗的社区矫正人员上警示教育课;走进社区街道为退休老人、青年学生等重点人群开展预防教育;邀请社区网格员参加反诈骗专题讲座等活动,就如何开展上门宣传进行“手把手”教学等,筑牢金融安全防线,提高群众防范“免疫力”。

海门:不起诉宣告现场成了普法课堂

“感谢检察机关对我从宽处理,今后我一定遵纪守法,不再动那些歪脑筋,好好工作!”日前,得知自己被南通市海门区检察院不起诉后,陈某激动地说。

原来,为应付绿化工程公司电力安装岗位的资质验查,没有操作证的陈某通过别人介绍,在微信上购买了一张伪造的低压电工操作证。

该案经侦查机关侦结后,很快被移送至海门区检察院。承办检察官了解到,陈某本身具有熟练操作低压配电的技能,是为了应聘绿化工程公司电力安装的岗位才购买了假证,并且在进入该公司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了真正的低压电工证。案发后,陈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交代情况,希望能从轻处罚。

考虑到陈某系初犯,犯罪情节轻微,社会危害性小,有自首情节且认罪认罚,检察官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承办检察官来到陈某所在的常乐镇匡北村,在村干部和村民的见证下,对陈某公开宣布不起诉决定,阐明了作出不起诉决定的事实、证据、法律依据,并对陈某进行了训诫。

旁听的村民们对检察官的处理结果表示理解。但也有村民表示,是不是犯了事,都能不被起诉?检察官解释道:“犯错就是犯错,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人无完人,谁不犯错呢?知错就改,对社会影响不大,犯罪情节轻微的,咱们现在本着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认罪认罚的前提下酌情从宽处理。”

看到个别村民还有些疑惑,检察官趁机又列举了多个看似寻常但其实是违法行为的案例,大家直呼:原来这也是犯罪啊!看着村民们恍然大悟的神情,检察官知道这次的普法宣传印到了村民的脑中心中。

今年以来,为扎实推进检察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该院依托不起诉宣告进网格机制,进社区、进乡村公开宣告不起诉决定并开展现场普法,不仅增强了群众的学法、守法意识,也彰显了检察温度。

文稿统筹:通讯员陈颖之陆吟秋潘倩秦晓微徐明明徐登月陆佳炜陈赛凤季捷鞠丽赵晓亚蔡艳

相关阅读:
武汉一项目责任人未依法履行防控责任被拘留 赛艇皮划艇获2金2银2铜 同舟共济 劈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