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首次以“北京中医药大学”命名的股骨头坏死X线疗效评价方法在骨科国际顶刊JBJS上发表

原标题:首次以“北京中医药大学”命名的股骨头坏死X线疗效评价方法在骨科国际顶刊JBJS上发表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

首次以“北京中医药大学”命名的股骨头坏死X线疗效评价方法在骨科国际顶刊JBJS上发表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82030122)等资助下,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陈卫衡研究团队在股骨头坏死中西结合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其中以“髓核减压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结果评价:北京中医药大学x线评价方法(Evaluation of Radiographic Outcomes after Core Decompression for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Th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X-ray Evaluation Method)”为题的研究成果,于2021年7月28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骨科顶刊《骨与关节外科杂志》(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填补了国际上股骨头坏死保关节治疗影像评价标准的空白,也是首次以北京中医药大学命名的疗效评价系统。

论文链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319932/

首次以“北京中医药大学”命名的股骨头坏死X线疗效评价方法在骨科国际顶刊JBJS上发表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是骨科的常见病、疑难病,多由创伤、酗酒和激素导致,全球ONFH患者已超过2000万例,作为人口大国和好发国家,我国患者约占世界病例的二分之一。由于该病好发于20-40岁的年轻人,晚期因股骨头塌陷而不得不采用人工关节置换,因此,在早中期积极进行保关节治疗已成为领域专家学者的共识和研究热点。

然而,无论是何种保关节治疗手段,国际上一直缺少可供使用的影像评价疗效标准。陈卫衡教授在长期的临床研究中,总结并凝练出基于髋关节正位X片的疗效评价系统,并作为国际骨循环学会(ARCO)中国区副主席,分别于2017和2019年两次受邀在国际骨坏死协会双年会上做大会专题报告。经过不断的优化研究,该评价系统整合了股骨头形态、坏死病灶和骨关节炎程度三个影像参数,对病情严重度进行了较客观、准确的量化,形成了国际首个具有重复性和一致性的“北京中医药大学X线评价方法(BUCMXE)”。

首次以“北京中医药大学”命名的股骨头坏死X线疗效评价方法在骨科国际顶刊JBJS上发表

首次以“北京中医药大学”命名的股骨头坏死X线疗效评价方法在骨科国际顶刊JBJS上发表

首次以“北京中医药大学”命名的股骨头坏死X线疗效评价方法在骨科国际顶刊JBJS上发表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杂志于1903年由美国骨科协会创办,是国际骨科领域的顶级期刊。作为国际骨科医生和研究人员最为推崇的学术信息源,以及骨科领域同行评议类科研信息的金标准,该杂志的发文量一直不大,其中中国学者近年发文篇数仅占2~5%左右。陈卫衡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能被这一国际顶级权威杂志接受并发表,再次标志着中国学者对股骨头坏死研究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已得到国际认可。其所创建的髓核减压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评价标准,不但可以广泛运用于各种保髋手术的评价,而且更加适合以中医中药为主的非手术疗法评价,有助于体现中医药早期防治股骨头坏死的疗效优势,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

相关阅读:
落实防控措施 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省法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控工作 南京市建邺区:靶向聚焦 强监督促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