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旧动能转换的“冰城发展观” 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提振冰城幸福指数

原标题:新旧动能转换的“冰城发展观”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提振冰城幸福指数

面对各种困难挑战、特别是新冠疫情的冲击,中国最北省会城市哈尔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用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振城市的幸福指数。

一个极具幸福感的哈尔滨,正吸引一波波创业创富者纷至沓来。

“走出去”招商

去年引进了213个千万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

抢抓我国新一轮产业布局调整机遇,紧盯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产业外溢,哈市开展“走出去”招商、园区招商、专业招商、网上招商。仅去年哈市就引进千万元以上省外投资签约项目213个,签约额3915.4亿元;实现实际利用省外资金增长36.7%。

集聚要素让项目一个个落地,哈市先后出台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等政策文件,推动1200个政务事项办理时限、要件和方式达到全国最优水平。日前,哈市建设项目审批改革被列为全国典型,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居东北地区首位。

落实中央预算内投资和政府专项债券资金、争取国开行安排项目融资资金、创新开展“百大项目用人空中双选会”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强化项目审批和要素保障——无论是去年还是今年上半年,哈市积极创新服务助力项目建设,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建立“首席服务员”工作机制,采取项目领导包保、联审办公等措施,有力促进了科友半导体、北药智慧产业园、正威新材料、飞鹤产业园、阿城钢铁产业园等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加速建设。在高质量项目的推动下,去年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3.12%。

目前,哈市的产业集聚效应更强,全市近80%新开工工业项目落户产业园区,高端装备、绿色食品、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等产业完成集群发展布局。

发展新兴产业

着力构建“4+4”现代产业体系

现代产业体系是支撑哈市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省会龙头带动作用的重要引擎。

为此,哈市构建了以联席会议、产业推进组、工作专班等为重要抓手的“1+8+10”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机制,配套出台支持产业园区、民营经济以及被誉为“温情21条”“新驱25条”的一批扶持政策,着力发展绿色农产品深加工、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生物医药、特色文化和旅游等4个主导产业,信息、新材料、金融、现代物流等4个优势产业。去年,全市“4+4”现代产业体系总规模达到6213.7亿元。

在产业链建设上,哈市印发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建立“总链长+链长+工作专班”三级工作推进机制,着力围绕航空航天、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清洁能源装备等10条产业链,锻长板、补短板、固底板,进一步提升了重点装备制造企业成本优势。

为全力谋划新兴产业发展,哈市积极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建设,全市建成5G基站7030个,已有8家数据中心投入运营,规模和业务占全省85%以上,新增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1500家、增长18.6%,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6.6%。

在加快龙哈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中,目前哈市已建成产融合作、要素保障等10大功能模块,完成用户注册1665户、接入设备1422台。为加快推动电商直播业发展,去年全市已集聚直播电商生态企业100余家,实现电商直播带货超10亿元,带动产值超100亿元。

为园区赋能升级,哈市采取财政资金补助、基金跟投、用地倾斜等方式,推动国家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各产业园区(功能区)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目前,哈经开区营业收入已超千亿元,利民、宾西、双城等3个开发区营业收入已超百亿元。

区域开放合作

积极推动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

南北携手,其力“断金”。去年以来,哈市积极开展与深圳市对口合作,双方合作项目达到121个,累计完成投资319.6亿元。其中,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已签约华为鲲鹏、深圳敢为等企业24家,注册企业达到127家。

哈市务实推动哈长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与长春市在文化体育、教育医疗等10个重点领域的合作稳步推进。哈长一体化示范区内,哈电集团德惠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五常秸乐与扶余山鹰纸业秸秆纤维合作项目进展顺利。

在有序推进京哈跨区域合作中,北京普发动力加氢装置生产等8个项目已实现在哈签约落地。通过积极构筑外贸新格局,综保区综合服务、口岸作业、保税物流、保税加工四大功能区建成投用。万科中俄产业园、中俄农产品国际交易中心落户哈市,一批对俄产业园区和功能平台项目落户黑龙江自贸区哈尔滨片区,为产业高质量“走出去”、高水平“引进来”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阅读:
深度关注 良心钱如何用在刀刃上 奥运观察 世界看到中国后浪最美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