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气象大数据已融入人们日常生活
2020年3月18日,青岛,气球缓缓上升,雷达实时接收探空仪传回的气象数据。视觉中国供图
大数据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从未如此密不可分:在城市,活动举办者每每需要掌握某个路口、某片广场是晴是雨、是冷是热;在农村,农民想知道这片稻田降水多少,数米之隔的鱼塘降水又是多少;在港口,对大风的分钟级精准预报,也许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经济效益……
这些需求背后都指向一个关键词:气象大数据,用贴近公众的呈现形式就是天气预报。
在上个世纪,数据壁垒曾是困扰我国科学研究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2001年,气象部门作为破除数据壁垒的先行者,开始面向科学界乃至社会公益部门提供气象数据。截至今年,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服务专业用户超过36.8万户,累积访问量超过7.6亿人次,累积数据订单量近300万次。
如今,打开导航软件,输入目的地,路线生成的同时,途中即将发生的天气影响也随之标出:寒潮来袭,打开空调取暖;出发滑雪,虽然尚未降雪,雪场却情况良好……不少人以为,每天收看或查询天气预报,就是人们和气象数据打交道的全部,其实在上面这些场景中,气象大数据早已融入日常生活。
时间回到2019年年初,我国迎来一年一度的春运,那一年发送旅客达29.8亿人次。在这人口大规模流动、交通系统经受考验的40天里,来自低温雨雪冰冻、寒潮、暴雪、大风、大雾的威胁,从未远离。
时任湖北省公安厅高速公路警察总队副总队长的张轶群,在这个春节用上了结合实时天气的交通指挥系统:遇到雨雪冰冻天气,可以实现高危路段提前警示、突发事件自助预警、拥堵点段智能诱导、安全信息实时发布。在交通信息发布与研判平台上,交警可以及时获取精细化恶劣天气预警信息。
这样的信息不仅面向决策者,也同样面向公众。人们在手机上打开地图软件,输入起终点确定路线和出发时间后,便能在路线上看到闪烁的红点——这是天气风险点“预警”,代表路上这个点存在道路结冰、大雾、大风等风险。
屏幕上的小小警告,并不是将现有的天气预报,照搬到道路所在区域那么简单。相对于区域性的预报,路面是不折不扣的“局部地区”,路面的大气辐射,道路材料的物理性质,附近地形、水体影响,桥梁涵洞隧道差异等因素,都会对预报的精准程度提出更高要求。解决这个难题,需要气象部门的数据共享,也需要部门间、企业间的深度合作。
面对需求,路面气象信息服务平台应运而生,由气象部门共享气象数据,交通部门共享路面情况,平台则负责结合路面动态热平衡,自适应学习路面状态,让气象数据在道路上“飞驰”,最终得到实时输出的精细化交通气象服务产品,再推向用户。
深挖城市低洼地、涵洞等易积水点分布情况,研发暴雨积水风险等级预报;根据天气情况变化,调节打车软件呈现的最优路线和接单价格……数据共享的本质,是让需求与数据相逢。当有心人遇上有用的数据,我们的生活也因此多了一分便捷和安全。
历经多年开放共享,气象数据的应用,早已渗入了社会生活的种种细节。
2020年年末,随着一股寒潮南下,在湖南、浙江、陕西、江西等地,多年未见的“拉闸限电“再次出现。由于暂时性电力短缺,这些地区先后发布通知,优先保障居民生活、关键公共设施和重点企业用电,适当压限行政单位和景观用电。
气候形势变化,是这次“拉闸限电”的原因之一。在湖南,2020年入冬较常年同期提前1个月,水库水位下降、风力发电受限于冰冻、燃煤使用减少,共同成为用电紧张的原因。虽然这种情况十分短暂,但却提醒着人们,如不结合气象数据科学统筹调配资源,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供电稳定仍会受到威胁。
同不可或缺的电力一样,无论生活、工作还是娱乐,在衣食住行、柴米油盐中,气象数据的身影早已无处不在——
在田间地头,气象数据用于预测粮食产量。黑龙江省庆安县久胜镇的8.03万亩耕地,在基于气象数据开发的作物产量预估地图上,被密密麻麻划分成上千个格子,标识出从900斤以下到1050斤以上的不同亩产。借助这张地图,合作社可以精确预测具体到地块的粮食收成。
在冰雪运动中,气象数据用于提升人工造雪效益。军都山滑雪场借助精细到周的预报,掌控人工造雪时机,选择未来两周最适合造雪的“天气区间”。
而在新零售领域,商家将天气影响运用得细致入微。梅雨时节,长江中下游的门店会根据雨情预测来决定购买频次较低、容易受潮商品的采购数量——对于降低损耗率来说,这种决策至关重要。
如今,越来越多的社会化观测数据,正融入气象数据的汪洋大海中。当越来越丰富的气象数据与人们越来越旺盛的需求相遇,有望碰撞出更绚烂的火花。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邱晨辉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8月03日 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