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没有办公地点,一个老师带20多个孩子……如此夏令营敢报吗

原标题:没有办公地点,一个老师带20多个孩子……如此夏令营敢报吗

“一头连着课堂,另一头连着广阔的自然与社会”“乘风破浪的少年”……暑期来临,各式夏令营、研学活动逐一登场,成为不少家长解决暑期孩子托管问题、让孩子增长见识、锻炼身心的重要选择。然而记者调查了解到,在火爆的市场背后,一些夏令营的带营老师资质存疑,师生比过小,管理存在漏洞,部分机构存在“霸王式”签约,给参营安全和消费者维权带来隐患。

带营老师资质堪忧,师生比宣传闪烁其词

一周前,河北石家庄家长王先生想给女儿报个夏令营,一家名为“某某商学院”的夏令营机构吸引了他的目光。“在这家机构的微信公众号上连续浏览了七八款产品,发现都满员了,没想到这么火爆。”

记者从在线旅游平台“去哪儿”了解到,我国研学旅行市场今年以来恢复很快,今年上半年,该平台研学旅游订单量已经超过2019年同期的七成,一些热门项目的预订量甚至超过2019年同期。

“从平台数据来看,超过80%的家庭出游用户会搜索研学相关的旅游产品。在疫情之前,7天-10天的中长期夏令营研学产品较多,现在3天-5天的中短期研学产品更受家长欢迎。从价格上看,暑期研学夏令营的人均费用在每天600元-1000元,在火热的暑期旅游市场中具有相当优势。”“去哪儿”度假事业部营销总监宋雅雯说。

某夏令营组织机构的宣传图片。

某夏令营组织机构的宣传图片。

与一般的旅行不同,家长在挑选暑期夏令营时,更看重孩子在旅行中知识的增长、眼界的开阔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夏令营活动的管理、安全等因素也十分重要。然而,记者采访发现,与举办方不遗余力宣传夏令营的诸多好处和优势相比,参营师生比、人员准入资质等关键词在其宣传中却显得过于“低调”。

不久前,山西太原家长李女士经过精挑细选,给上小学的女儿报了一家“英式”夏令营。该营的组织方来自北京,声称团队很专业,同时参营价格不菲,于是李女士放心地把女儿交给了对方,但随后发生的事却让她始料不及。

“老师对宿舍管理非常放任,有些孩子年龄较小,生活能力弱,老师根本不去指导,甚至遇到霸凌现象也不出面协调。”李女士质疑,类似由小学生独立参营的寄宿式夏令营,营地老师有无选取标准,是否需具备一定资质,是否做过岗前培训,是否熟悉学生心理,都要打个问号。

记者浏览多家夏令营、研学机构公众号发现,仅有部分机构会主动在页面上说明参营的学生人数、师生比等。记者以暑期“帆船营”为例,对“某某商学院”“某某熊教育研学”“某迪”等5家机构进行了对比,发现仅有两家注明团容量、师生比等关键信息。

某夏令营组织机构在宣传页面注明了“师生比”,但部分组织机构并不注明。手机截图

某夏令营组织机构在宣传页面注明了“师生比”,但部分组织机构并不注明。手机截图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暑期夏令营、研学活动的季节性强,每年暑期,一些机构都会出现临时增加、聘用营地老师的现象。“不需要特别的资质和审核,在校大学生也可以。一个老师带20多个孩子的情况时有发生。”她表示,由于很多都是组织方跟外地培训机构合作的产品,对于营地老师、研学导师的身份和来源,组织方其实也不是很清楚。

没有办公地点,一个老师带20多个孩子……如此夏令营敢报吗

一位夏令营组织人员坦言,对研学导师的具体来源、资质等并不清楚。手机截图

“霸王式”签约维权难,层层转包留隐患

记者走访了解到,当前夏令营多采取“先付款再签合同”的报名流程,也让消费者意见较大,给后续维权带来诸多隐患。

天津一位家长告诉记者,今年是孩子首次参营,她特意选择了一家办营时间长、收费较高的机构。原定活动时长是两周,以英语训练为主,但开营后一两天,孩子就表现出了不适应。“英语能力达不到,上课听不太懂。”这位家长说,因事出意外,且合同里规定“因个人原因出现的退营不予退费”,导致她后来的退费过程十分周折。

记者咨询了多家夏令营主办方,发现对方均要求家长先支付全款,然后签协议,个别机构甚至拒绝在家长交款前提供协议范本。其中一家收费最高的夏令营的工作人员称,营地名额紧俏,家长交全款后孩子方可优先面试,面试通过才能参营,俨然“供方市场”的派头。

没有办公地点,一个老师带20多个孩子……如此夏令营敢报吗

一家夏令营组织机构宣传页面上的报名流程,要求先交全款,“锁定面试名额”。手机截图

一些家长还指出,近年来线上报名越来越常见,有的机构打着组织夏令营的旗号,却连办公地点都没有。一旦发生纠纷,根本找不到组织方的人,更别提维权。

除了“霸王式”签约,记者发现,夏令营组织还存在层层转包的情况,给学生安全和后续维权带来隐患。

“有些地方没生源,就靠转包。”一位业内人士坦言,“但转包过程中出现意外怎么办,目前谁也说不清。”

山西太原一位家长说,今年她给孩子报名参加了一项北京名校游学活动。没想到两地人员衔接“有误”,孩子们抵达后无人接站,无人安排住宿,在人生地不熟的城市滞留长达10多个小时。

加强行业监管,建立公共平台

记者了解到,当前夏令营、研学等活动仍存在监管主体模糊、监管责任不到位的情况,消费者容易面临维权困难。曾有孩子在参加夏令营过程中被开水烫伤,主办方以办理过保险为由,要求家长走保险理赔程序,不负其他监管责任。近年来,类似的维权难案例频有发生。

连日来,记者相继拨打文旅、市场监管和教育部门等7个省市级服务热线和相关人员电话,询问夏令营或研学游学中出现纠纷应向哪里投诉,均未得到明确答案。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应进一步明确相关活动的主管部门和监管责任,以保证孩子安全,促进行业良性发展。“主管和监管部门应进一步明确经营方能做到哪些安全防护保障,经严格批准、备案,方可准许举办。”山西省消协投诉部主任张佳说。

中国旅游研究院研学旅行项目主管、副研究员张杨建议,规范夏令营市场秩序,首先要加强行业规范与监管,特别是要加快行业标准的出台;其次要加强机构资质审核,看机构是否合规经营,是否有虚假信息;最后要建立行业公共平台,使消费者能够进行公开信息查询。

“对于家长而言,要从品牌、价格、口碑、产品内容和承诺等方面进行筛选,在合同签署过程中如发现不合理条款,应谨慎签约。”张杨说。

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提醒,合同是重中之重,家长首先要仔细阅读合同,如发现有不平等条款、格式条款或经营方规避责任的条款,以及缺乏相应防患于未然的内容,就要提出增加条款,或是另行注明相关条款。

来源:刘翔霄、马晓媛/新华视点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

江苏镇江:临时关闭部分高速公路出口 “上海发布疫情防控升级紧急通知恢复2020年初战时状态”?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