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开出两张清单,是对美方进行的一次“火力侦察”
【视频/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沈逸】
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的《逸语道破》。
备受瞩目的中美天津会晤中,中国外交部副部长谢峰和美国国务院常务副国务卿舍曼举行会谈,包括王毅部长与舍曼会见,牵动着各方的关注。
先看一看各方的表态。美方说,美国常务副国务卿温迪·舍曼于7月25日到26日出访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及其他中华人民共和国官员进行会晤。这里一个谎言出现——重构事实,7月25日到26日她是到这来了,第一个与舍曼会谈的人是谢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负责中美关系的外交部副部长。
我们这边的消息是什么?7月26日中美天津会谈于当天上午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谢峰同美国国务院常务副国务卿舍曼进行会谈。
本周一(7月26日)在天津举行的中美副外长会谈(视频截图)
在会谈结束后的吹风会上,有记者请谢峰介绍一下会谈内容。新闻报道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谢峰在会上说了些什么,非常详尽:
首先他解释了中美关系当前所处的状态。他称中美关系目前陷入僵局,面临严重困难,而造成困难的根本原因是一部分美国人把中国当成“假想敌”。所谓的“珍珠港时刻”“斯普特尼克时刻”,一个暗喻日本,一个暗指冷战时期的苏联。而且这次谢峰副部长的讲话值得细品,他是这样说的:
想通过树立中国这个“假想敌”,重新点燃国家目标感,通过妖魔化中国,转移美民众对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的不满,把美国内深层次结构性矛盾甩锅到中国身上。美全政府全社会动员,全方位遏制中国,似乎只要遏制住中国的发展,美内外难题就能迎刃而解,美国将重新变得伟大,美国治下的霸权就可以延续。美方动辄拿中方说事,好像不扯上中国,都不会说话做事了。我们敦促美方改变当前这种极其错误的思维和极其危险的对华政策。
这话说得非常直白坦率,显示中方清楚知道美方背后深层逻辑是什么。战略决策层知道所有相关信息,能够选择一套最优方案。这次会谈中方在这部分表达得彻底到位,而且说得极其直白,证明中国对美方的动机洞若观火,不是玩弄几个华丽词藻就可以蒙蔽的。接下来他说:
中国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美方的“竞争、合作、对抗”三分法就是遏制打压中国的“障眼法”。对抗遏制是本质,合作是权宜之计,竞争是话语陷阱,有求于中方时就要求合作;在有优势的领域就脱钩断供封锁制裁;为了遏制中国,不惜冲突对抗。只想解决美方关切的问题,只想得到美方想要的结果,单方面受益,既要坏事做绝,还想好处占尽,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第三部分讲国际规则:
美方所谓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就是想把自己和少数西方国家的“家法帮规”包装成国际规则,用来规锁打压别国。美方抛弃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国际法和国际秩序,破坏自己曾经参与构建的国际体系,另起炉灶抛出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无非是想耍赖,想篡改规则限制别人、谋利自己,是想施行弱肉强食、以大欺小的“丛林法则”。
“家法帮规”这个词,不仅是一种通俗用语,也指出了这种规范有某种黑社会帮派的性质。帮派里团结自己的小兄弟,在外面横行霸道、恣意妄为。“丛林法则”是目前中国官方对美方提出的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最直白的论述。当然我们会注意到一个现象,对于这些内容,欧美的主流媒体基本上不翻译也不传播。对这个现象和这种行为,大家是需要进行密切观察,并且在一切相关场合进行有力表达。
美方应该首先解决好自己的人权问题。从历史看,对土著居民搞种族灭绝;从现实看,消极抗疫造成62万美国人死亡;从世界看,长期穷兵黩武,用谎言挑起战争,给世界带来深重灾难。美国凭什么以全球民主人权代言人自居?
美方没有资格在中方面前指手画脚谈民主人权。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政治制度、没有一条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如果老百姓都被剥夺了民主、自由、人权,中国人民怎么能释放出如此巨大的创造力和如此巨大的生产力?中国这么一个十几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国家,怎么能创造经济快速增长与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华民族怎么能在短短的100年间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西方民调显示,中国民众对中国政府的满意度超过90%,这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惊人的。
这两段在人权问题上对于美方的批驳揭露是非常强硬、到位的,而且直指问题本质。第一,不是自由民主人权不好,而是美方把自己当成是民主人权的教师爷,首先你不配;第二,美国把民主人权当成外交政策的工具来教中国,是挑错了对象。
最后是一个基调性的发言:
当今世界最需要团结合作、同舟共济。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积极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方愿与美方平等相待、求同存异。美方应该改弦易辙,选择与中方相向而行,相互尊重,公平竞争,和平共处。一个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不仅符合双方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盼。
另外,吹风会上透露的第二个消息是:
谢锋表示,会谈中,除了阐述对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敦促美方改变极其错误的对华认知和极其危险的对华政策,中方还重点就美方在新冠病毒溯源、台湾、涉疆、涉港、南海等问题上的错误言行,向美方再次表达强烈不满,要求美方立即停止干涉中国内政,停止损害中国利益,停止踩红线和玩火挑衅,停止打着价值观幌子搞集团对抗。我们敦促美方,千万不要低估14亿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和强大能力。
接着谢峰表示,会谈中,中方还向美方提出两份清单,一份是要求美方纠正其错误对华政策和言行的清单,一份是中方关切的重点个案清单。
谢锋回应道,在纠错清单里,中方敦促美方无条件撤销对中共党员及家属的签证限制,撤销对中方领导人、官员、政府部门的制裁,取消对中国留学生的签证限制,停止打压中国企业,停止滋扰中国留学生,停止打压孔子学院,撤销将中国媒体登记为“外国代理人”或“外国使团”,撤销对孟晚舟的引渡等等。
中方把它称之为“纠错清单”,就是《美方纠正其错误对华政策和言行的清单》,大家如果不记得“纠错”这个词的来历的话,可以去看看王毅外长在今年三四月份对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发表的视频演说:“美国新政府对华政策还没有摆脱上届政府的阴影,还没有走出对华认知的误区,还没有找到与中国打交道的正确路径。”
在中方关切的重点个案清单里,中方主要就中国部分留学生赴美签证遭拒,中国公民在美遭受不公正待遇,美不法分子滋扰、冲撞我驻美使领馆,美国国内仇亚、反华情绪滋长,中国公民遭暴力袭击等个案向美方表达严重关切,要求美方尽快解决,切实尊重、保护中国公民和机构在美的合法权益。
到目前为止,以“舍曼”和“天津”为关键词搜索英文媒体,大体只能搜到约不超过10个相关报道。其中只有《南华早报》和路透社在题眼位置提到中方给美国开了清单,在标题或副标题的部分说明。除此以外,以《纽约时报》最为典型,它不敢在标题当中提中国给出了清单,清单一般是翻成“list”,尤其是这种需要对方改正的清单,英文一般是“to do list”。
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去年12月7日离开温哥华住家去法院参加听证会。(图源:路透社)
《纽约时报》称,中方给了美方两套要求(two sets of demands),这是《纽约时报》变的第一个戏法。这篇文章名为《拜登的中国战略在谈判桌上遭到抵抗》(Biden’s China Strategy Meets Resistance at the Negotiating Table),文章对谢峰给舍曼的两张清单做了部分翻译和总结:Mr. Xie told the Chinese news media after his meeting that he had passed along to Ms. Sherman two sets of demands,这两条要求中第一个是解除对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签证限制(including lifting visa restrictions on Communist Party members),放弃对于中国官员的制裁(rescinding sanctions on Chinese officials),不再将中国在美国的媒体机构标注为外方代理人,但没有提中国指出的放弃打压中国企业、撤销对孟晚舟的引渡。
《纽约时报》在展示了自己熟练地选择性概括技巧后指出,所有这些事情都是特朗普总统任期内出现的(All of those were put in place during Donald J. Trump’s presidency),拜登总统没有把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撤掉(but President Biden has not moved to repeal any of them)。《纽约时报》的春秋笔法始终忠于民主党,像一条忠犬,可惜不是美国国家利益的watch dog,而是美国权贵阶层的哈巴狗lap dog,连新闻最基本的真实性都做不到。
中国给出了两张清单,是中美关系历史上第一次的重大举措,但《纽约时报》基于捍卫拜登政治生命的需要,基于在政治立场上对拜登表示支持和同情,这种行为已经违反了西方自由主义新闻教科书上的基础原则。《南华早报》表现还行,它讲到历史上第一次中方给美国的清单,不是说“list”而是“red line”,划了一条红线。
从我个人的理解来看,这张清单是我们对于中美关系现实当中面临的主要障碍的总结,这些障碍是特朗普政府做的把中美关系从正轨推出来的事情,对今天拜登政府来说,如果希望中美关系回到正轨,修正是入门条件,把这些石头搬掉,中美关系才能好转。两张清单是中国在平视美国的基础之上,建立更加健康的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尝试。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中国非常得坦率、耿直。
关于《南华早报》的提问“对于中美副外长在天津会谈的进展,中方如何评价?美方在访问之前表示,希望舍曼此行能够达到为双边关系设立护栏的目的,阻止双边关系继续恶化,请问中方对美方提议有什么看法?”新闻发言人赵立坚回了三段话,有新闻稿已经发布。第一段讲:
在双方的会谈中,中方直面两国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开诚布公地阐明了中方对发展中美关系的态度和立场,明确反对美方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利益,明确要求美方改弦易辙、纠正错误,同时双方也就各自和共同关心的广泛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美方就气候变化、伊朗和朝核等问题寻求中方的合作与支持。
事实上,中方在这些问题上一直负责任地发挥着建设性作用。需要强调的是,合作需要以互信为基础,以互利为前提,以良好的双边关系氛围为必要条件。美方应当树立正确的合作观,不能一边寻求合作,一边损害中国利益,这是行不通的。
第二段讲:
会谈中除了阐述对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敦促美方改变极其错误的对华认知和极其危险的对华政策,中方还重点就美方在新冠病毒溯源、台湾、涉疆、涉港、南海等问题上的错误言行,向美方再次表达强烈不满,要求美方立即停止干涉中国内政,停止损害中国利益,停止踩红线和玩火挑衅,停止打着价值观幌子搞集团对抗。
最后总结:
总体看,这次会谈深入坦率,增进了对彼此立场的了解,对争取下一阶段中美关系健康发展是有益的。
2021年7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图源:外交部)
在天津,分管中美关系的外交部副部长向美方来访的资深常务副国务卿,以这样一种坦率的方式表达,展示出中方建立在底气自信基础上的平视正在形成:我把自己的不满、存在的问题,开诚布公地向你一一阐明,而且展示我基本知道你行为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这些东西对我们是没用的。
对于中国的坦率和耿直,尤其是中国向美国真的拉了两张清单,美方在心理、思想、战略包括对策层面上,应该是没有准备的。媒体看到清单都在发愣,照理这是大新闻(breaking news),《南华早报》这方面做得还可以,遵从了西方新闻教科书自己设定的游戏规则,遇到这种大新闻先客观地报道事实。
其他的一些媒体就差了很多,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第一次给美方开出了两张清单,展现了我们对中美关系新的态度和认识。我们愿意用建设性的方式去维系中美关系的良性发展,但必须建立在中美双方良性互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我们愿意直面分歧,可以非常坦率地把问题提出,但是我们要清晰地向世界传递的消息是——中美关系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是你搞糟的,请你把它改正。
拜登政府对中美关系的处理战略、对华的战略研判,呈现出需要进行大幅度竞速调整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目前来看,在拜登的政治序列中,关于中国问题处置的地位非常微妙。
首先,单纯就对外战略而言,这绝对不是整个拜登政府战略框架中最优先顺位的东西,它的最优先顺位是要解决美国国内的问题。按照美国国内政治的节奏,拜登政府已经要进入为2022年即将进行的国会中期选举囤议题、拉选票和做前置动员的阶段了,也就是说现在拜登政府要开始慢慢地凝练出一些事儿来拉拢美国选民。
当下美国国内政治中,拜登的主要宣传精力过多聚焦于疫苗的分发、注射,以及管控、抗击疫情。但最近美国国内疫情又在高速反弹,每天新增确诊人数已破四五万,且继续往上。尽管死亡人数还稍微好看一点,但新增人数很快就会让防疫不再是一个单一压倒性的制胜卖点。
传统意义上,美国国内政治需要的政治筹码的作用开始凸显出来,如美国经济发展、疫情后复苏,拜登通过的那些疫情复苏的计划、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纾困方案等等,都要包装。但现在美国经济又遇到了通货膨胀,根据过往经验、全球金融和经济的普遍认识,这时候拜登需要得到中国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财政、税收、金融等问题上的回应和配合。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之下,中美曾有过类似的互动与合作,美方是在其中受益的。当时美方在关于IMF的投票份额方面的承诺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现。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几年里,美国数百万家庭的住宅被银行等房贷机构收回拍卖。(图源:AFP)
现在的背景下,舍曼访华之前,拜登的计算和美国国内政治所展现的约束表现出:明明过来是某种程度上有求于中国的,但就把它和政治精算联系在一起,如果不打算通过让步从中国获得收益的话,短期先做个秀,表现得强烈一点、表演得好看一点,用这种戏剧化表演的方式为拜登总统在国内政治中拉点短期分数。所以,首先抬升自己会见的级别,明明对谈的是谢锋,非要说她见王毅,她的这个“见”是指跟王毅来谈事情。
另一方面,中方用这种出两份声明的方式,客观上对美方进行了一次火力侦察,现在美方对于中美关系有没有预案?有没有预料到中国会采取这么坦率耿直,而且带有那种出乎意料的、强硬色彩的举动?从美方后续的文案反应来看是没有的。
那么,有没有临机专断之权。跟之前中美安克雷奇会晤一样,当大家已经拍桌子吵了以后,沙利文、布林肯敢不敢中断安克雷奇会谈,把美国的强硬贯彻到底?舍曼上午被训完,拿了两张清单,她敢不敢展现资深外交官果敢泼辣的作风,转身就走?不,还是要见。因为见了王毅之后,国务院的新闻稿就可以说,舍曼到中国跟王毅谈了,还是要给自己脸上贴金。
大多数美国老百姓不懂中文,没办法直接看中国新闻媒体提供的中文内容,他们可以被忽悠、被误导,这时候这种政治计算是非常拙劣的,显示拜登政府并没有表现出一个大家此前预期的政治精英形象,能以游刃有余、软硬齐备的方式应对冲击和挑战,结果只是让人发现你还是斤斤计较于选举精算,美国的国家利益不能高于个人的政治利益精算。这一点毫无疑问也是非常耐人寻味的。
其次,我们讲一讲中美关系未来可能值得深度观察的一些点,有时候中美关系的发展需要设置一些便于观察者概括的节点。
从安克雷奇到天津这一段其实是一个点,中美之间力量对比正在发生变化。中美之间的力量对比其实不是一个纯客观的东西,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一方面是中美双方所拥有的客观实力的指标,另一方面是中美之间对于各自实力的认识和理解。
杨洁篪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开场白中阐明中方有关立场。(图源:新华网)
经过2020年新冠疫情,以及2016年到2020年“懂王”的4年任期,中美之间客观力量对比在发生变化,但更重要的是中美之间对力量的主观认知发生了更多的变化,而且变化的幅度和速度,以及产生影响的强度可能要超过客观力量的对比。
对美国来说,它在主观认知上出现的问题,更多地是因为自己的主观认知出现了偏差。这个偏差来源于它主观设置了巩固和维护美国霸权的目标,使其容易去放大中国实力增长的速度,去放大所谓中国实力增长所带来的冲击威胁和挑战。其实,很多所谓的冲击威胁和挑战甚至可以理解为是纯粹的臆测和臆造。
从中国来说,至少在大家可以观察到的网络空间,不同人群对美国实力的真实强度及其产生的效用之间的认知受到了一系列事实的冲击。比如从特朗普当选这件事开始,很多人就觉得美国国内政治的发展脱离了原先经典自由主义或者是新自由主义的政治学理论所预言的,或者政治书上所教授的内容,带来了观念上的巨大冲击。
美国在特朗普任内采取的一系列极端策略,不管是对供应链的威胁、关税战、贸易摩擦等一系列动作,让大家看到了一个不愿遵守自己参与主导建立起来的国际规范的美国,在为了保障自己霸权的时候,会做出多少突破自身底线的事儿。
第三,2020年至今的新冠疫情是一个重大冲击,美国对于人民、对于人民的健康在整个政策体系中的优先顺位的考虑,以及政府在面对重大的冲击和挑战时的行动能力,这一系列的事实给中国人对美国实力的一般认知和预期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在安克雷奇会谈中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表现出来,并在这次天津会谈上得到初步巩固。
伴随总书记讲过的,我们开始平视世界,用一种对自身实力更加自信、全面而深刻的认识,用一种跟过去不太一样的态度去看待和理解这个世界,这样的心态会改变你的看法、影响你的行为。大家可以把这次天津会谈中,中方向美方扔出的这两张清单视为心态改变在国家层面上的重要体现,这绝对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集体致献词。新华社记者陈晔华摄
在新的中美力量对比和新的美国行为模式变迁下,我们需要做出调整,并且已经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而目前为止,美方甚至整个西方媒体都采取视为不见的方式来对待这两张清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心态——对于中国实力的崛起与中美实力差别的心虚、加剧焦虑,亦或开始尝试某种自我麻醉和欺骗。
这对中美关系会产生什么影响?大家可以看赵立坚对本次会谈的总结,其中讲到对中国来说力争下一阶段对中美关系健康发展是有益的,这几乎是一种底线式的表达。美国可能会这样自我欺骗:这张单子是一种宣传性的表达,不认为中国会对美国提出这样的要求,中国还是会接受美国的意见,所以它会进行一轮反向试探。
从美国国内政治的情况来看,可能试探要与特定的窗口相结合,这毫无疑问是危险的。因为中方会真的做出回应,那时候中美关系可能会迎来真正意义上经受考验的时刻,接近所谓的最危险时期,但实际上还有其他的考验跟挑战。
对于拜登政府来说,目前在中美关系上,面子和里子一样重要,他们没有大勇气,也没有大格局,更没有政治上的大智慧,不敢做出突破带领中美关系朝着艰困但正确的方向前行的举动。拜登选择的是做容易的事,而不是做对的事,做成本低的事,而不是做符合美国中长期战略利益的事。这意味着,短期内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会进一步继续增强,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但之后,我个人还是对美国整个政治体制、政客认知、背后利益集团和深层结构有比较充分的信心的,他们的所谓理性、所谓实用主义、所谓务实的价值观、认知和理念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为自己的实用主义行动提供事后合理化解释的。
当初乔治·凯南在写《苏联行动根源》时,撇开一部分对俄罗斯特色的描写内容,整个8000字的长电报和后面的x先生文章,对于国家行动逻辑的认识和理解中的相当一部分也可以通约地适用于对美国的分析。
对于一个对实力的逻辑比对理性的逻辑更加敏感的美国而言,为了中美关系的良性发展,我们确实需要学会怎样更加准确、清晰、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诉求、展示自己的意志、表明自己的能力和实力。更加凝练地讲,这就是耳熟能详的“以斗争求和平”或者“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让步求团结,则团结亡”。
通过大家的耐心观察、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相信终有拨开云雾的一天,中美关系理应、也一定能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希望华盛顿的精英们能浪费更少的时间做出正确的决策。正确的决策其实并不难找,但确实需要足够的勇气。相信拥有这种勇气的人会对中美关系、对美国做出更好的贡献。
至于中国,大家这次在天津看到了新一代以总书记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外交天团所展现出的面貌、坚定的意志、斗争的方法和技巧,我们做好自己的事儿,有什么理由不相信最终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呢?所以一起为此而做出共同的努力吧!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