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课外补习究竟有没有用?校内学习比补课更有助于提高成绩

原标题:课外补习究竟有没有用?校内学习比补课更有助于提高成绩

教育公平是学者薛海平多次提及的话题,他说这是教育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他持续研究的初心。

江苏女生中考,12门有8门满分,初中三年没补课;清华大学毕业生应聘家政,年薪50万,含一对一补课。

每到升学季,与教育相关的新闻中,是否补课总会成为吸引眼球的重要元素。尤其在国家未对课外培训机构加强监管前,无数家长都用补课把孩子的业余时间填得满满。

课外补习究竟有没有用?校内学习比补课更有助于提高成绩

从2005年开始,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薛海平就致力于对学生的课外补习进行研究,包括课外补课对升学结果尤其是考大学的影响,课外补课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和功能等等。

多年来,他一直都在呼吁对课外补习机构加强监管:“因为通过研究发现,激烈竞争的课外补习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业负担、家长经济压力,干扰了学校教育健康发展,还可能维持与加剧社会不平等。”

《我国基础教育课外补习研究》是薛海平的新著。虽然这是一本严谨的学术著作,但对课后补课究竟有没有用、校内学习和校外补课究竟哪方面才重要、“寒门难出贵子”等社会热点话题都有科学研究,并提出了理性建议。

全球都有的补课现象

除了《虎妈猫爸》《小欢喜》《小舍得》等关注教育话题的国产剧,国外影视作品中同样有很多与课外补习相关的情节,如韩剧《天空之城》中的一群富太太,为了孩子考上名校而在豪宅里疯狂补课。

另外,涉及课后补习的学术著作也不少,比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安妮特·拉鲁的《不平等的童年:阶级、种族与家庭生活》中就写到,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同样崇尚“协作育儿”“精密育儿”。

薛海平说,课外补课不是中国或东亚社会才有,而是一种全球性现象。上世纪90年代开始,被国际学术界称为“影子教育”的课外补习就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美国学者分析了1972~2017年全国收入状况后发现,随着收入不平等加剧,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投入差距在不断扩大,不同阶层的孩子在学业上的差距也随之扩大。

薛海平梳理了最近40年研究文献发现,“课外补习”的概念1992年开始在中国提出,但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方面的研究和国外相比较少。直到2010~2013年,北京大学社会调查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调查中心对全国家庭入户调查的数据,以及教育追踪调查的数据陆续公布,解决了之前制约学术研究的数据获取难问题,课外补习的研究才开始多起来。

“2000年以前的课外补习,主要是大学生做家教进行‘补差’,总体补习的学生比较少。”薛海平说,之后培训机构开始出现,并逐步规模化,课外补习迅速发展,城镇学生主要从以前的“补差”变成“培优”,也就是学校教学质量越好或者在班级学习成绩越好的学生,越会补习,“因为这些学生面临的学习竞争非常激烈,为了保住排名,他们寻找课外补习的动机更强”。去年热播剧《小舍得》中,颜子悠本身已经品学兼优,“鸡血”妈妈田雨岚却始终铆足劲,课后给他报了很多辅导班,就是这种社会现象的一个缩影。

另外,这几年很多学校下午最早两三点就放学,很多双职工家长没办法,也只好把孩子送到校外培训机构去。“这些家庭没有老人看管孩子,放学这段时间家长不想浪费,于是很多针对这种家庭需求的课外补习机构就发展起来,课后补课也变得越来越常见。”

补课是否有用还未定论

课外补习究竟有没有用?这不仅是家长,也是学术界普遍关心的话题。薛海平说,目前国内对学习成绩长期影响的追踪研究十分少见,实证研究上,学术界的研究也没有最后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因此很难简单地给出家长非常期待的“有用”还是“没用”的答案。

他的研究结果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课外补习对数学和英语有正向影响,但对语文成绩影响不大。学校质量较高成绩较好的留守儿童,课外补习对提高成绩有正向影响;但学校质量较差成绩也差的留守儿童,哪怕参加了补习,学习成绩也没有明显变化。

学者张羽则通过对北京某初中全体学生的9年追踪数据分析认为,小学一年级学生参加语文或数学课外补习,对其初中相应学科的初始成绩有负向影响;小学高年级学生参加补习,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在初中阶段的初始成绩,但对初三的成绩增长速度有负面影响。

不过薛海平说,高考成绩又受很多其他因素影响,比如考生的心理素质等,要想从中单独找出课后补习起到的影响,还要有更多、更广泛的数据,才能为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他做过课外补习与考大学的关系调查,最后的结论也印证了两者之间的复杂性。830名没参加课外补习的高中生中,77.8%进入大学,338名参加过课外补习的高中生中,88.4%进入大学,但他们的本科率分别为55.4%和57.4%,“也就是说,虽然参加课外补习的高中生升入大学本科的比例确实高于没有参加课外补习的高中生,但彼此之间的差异参数并不大”。

每天补1.86小时课才有效

要想通过课外补习提升成绩,“代价”也很大,不仅要花很多钱,还要花大量时间。薛海平说,课外补课有明显的“门槛效应”。利用PISA(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开展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2015年针对我国四省市中学生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增加课外补习时间的确能提高学习成绩,但其对成绩的影响呈U形曲线:“学生刚开始补课时,由于所学内容和校内课程有一定重叠和无针对性,会出现厌学和抵制情绪,所以短时间内的补课会出现无效性。随着学习时间增加,补习针对性更强,成绩才开始出现上升。”

研究表明,只有每周在科学、数学和语文课外补习的时间分别超过12、14、13个小时的时候,学生的成绩才会产生实质性的提升,算下来就是平均每天需要的补习时间是1.86小时。而学习基础差、学习效率低、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需要更长时间的补课才能达到补习效果。只有基础好、能力强、学习兴趣大、效率高的学生,才可能只需很少时间就取得较好的补习效果。

同时,学者研究还表明,当每周校内的科学、数学和语文课程时间分别达到13、9、9个小时,学生成绩的提升最大。“这表明,校内学习比课外补习更能有效地提升成绩。但现在很多家长在课外补习上花了太多时间,孩子被搞得很累,到了学校上课的时候反而没精神了,实际上家长这种做法完全就是本末倒置。”

“所以国家对课外培训机构进行监管和治理是好事。”薛海平说。他同时建议,应该提高主流教育的服务质量,缩小重点高中与普通高中之间的教学质量差距,这样就能更充分有效地利用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另外,学校也应该采取更加灵活的教育教学模式,满足学生和家长的多元化需求。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外补习研究》一书中,教育公平也是薛海平多次提及的内容,他说这是教育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他持续在这方面做很多研究的初心。视觉中国图

责任编辑:刘德宾

相关阅读:
我省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当前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北京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