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30秒生死时速:郑州“幸运者”讲述自己如何逃离京广路隧道

原标题:30秒生死时速|郑州“幸运者”讲述自己如何逃离京广路隧道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侯隽|郑州报道

“我今天(7月23日)是来找我的车,没找到。这两天看到网上关于京广路隧道的视频,看一次我就哭一次!”郑州市民李倩(应采访者要求化名)说起京广路隧道时,情绪很激动。

7月20日以来,郑州市遭遇罕见特大暴雨,市区出现严重内涝,京广快速路隧道大量积水。目击者称,当时至少上百辆汽车抛锚或困滞在隧道附近和隧道中。此后,不少网络平台上流传着郑州京广路隧道大量车辆被淹的视频。

30秒生死时速:郑州“幸运者”讲述自己如何逃离京广路隧道

 7月22日晚,郑州京广南路隧道抽排积水现场。

7月22日晚,郑州京广南路隧道抽排积水现场。

7月23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步行走访了京广路自南向北路段,其中京广北路隧道南口附近路段已经封闭,被拦上警戒线不让靠近。

目前隧道正在进行排水工作。据悉,京广北路隧道车辆被淹情况最为严重。

30秒生死时速:郑州“幸运者”讲述自己如何逃离京广路隧道

7月23日上午,京广北路隧道南口附近路段已经被拦上警戒线,不让靠近。

7月23日上午,京广北路隧道南口附近路段已经被拦上警戒线,不让靠近。

京广路是纵贯郑州市南北的交通大动脉,是其建市以来就有的主干道之一,北起中原东路,南到长江路,既有高架桥,又有隧道。京广南路、北路、中路隧道加起来长约6公里,其中的京广北路隧道全长1.8公里,距离郑州火车站西广场只有300米。

现场正使用“龙吸水”进行排水。据报道,全国共有30台“龙吸水”,22台已经来到郑州参与救援。

现场正使用“龙吸水”进行排水。据报道,全国共有30台“龙吸水”,22台已经来到郑州参与救援。

对家住西郊长江路的李倩来说,京广路隧道是她的必经之路。

李倩清楚地记得,从7月19日晚,郑州就开始下雨,彼时市气象台就已发布暴雨红色预警。7月20日清晨,再次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中国气象局官网显示,红色暴雨预警信号的防御指南要求,应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不过,7月20日郑州各企事业单位并未发出停工通知,很多人还是按照平时的习惯上班。

下午3点半左右,因为大雨,李倩提前离开办公室。

就在那一天,郑州市气象服务中心已经发布了4轮红色暴雨预警,但很多人和李倩一样并不知道预警,也没有意识雨天不适宜开车。

“一路上下雨太难开了,平时只要一下雨京广路隧道就会堵车,我那天其实出门还犹豫要不要把车放在单位。现在想想,放单位就得去坐地铁五号线,开车就要经过京广路隧道,哪个都避免不了。”

当天下午4点10分,李倩驾车行驶至京广路隧道附近,此时已开始堵车。在将近20分钟的时间里,车辆几乎一动不动。雨越下越大,地面的积水开始向隧道里灌去。

有察觉到不对劲的司机开始掉头离开。“有个大哥说别开了,还是回去吧。前面路段有积水比较深,小车肯定过不去。我犹豫了30秒,给家里人打电话问怎么办。但是手机信号太弱,有时又是占线,电话始终没有接通。最后我觉得技术不好,就把车掉头停到路边了。”李倩回忆道,正是这30秒的犹豫和纠结,让她感到躲过了一场灾难。

30秒生死时速:郑州“幸运者”讲述自己如何逃离京广路隧道

30秒生死时速:郑州“幸运者”讲述自己如何逃离京广路隧道

另一位“幸运者”吴先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帮他躲过一劫的是导航。吴先生开车沿着京广路向南回家,抵达京广北路隧道时,导航上的拥堵状态全是深红色。常年走隧道的他意识到,京广北路隧道又堵车了。

“当时里面(隧道)的灯灭了,我一看觉得不中,没法走,加上外面的雨太大,浇得雨刷都没什么用,眼前什么都看不清,手机信号也时断时续,所以就绕道走了。”吴先生说。

走访中,有围观群众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京广路隧道从7月22日就开始救援工作,但是因为高架桥下有大量积水,还有很多车没有捞出来。“今天还好点,昨天抽水味道很重,现在车陆续运走了,昨天这里的车有几十辆。”附近居民张先生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目前,郑州市已经调动了全市的土方、渣土车公司,安排车辆做排水后的道路清洁工作,记者在现场看到,多台抽水机正在紧急排水,隧道水面已经明显下降。

7月23日中午,郑州京广路隧道已经部分恢复运行。

7月23日中午,郑州京广路隧道已经部分恢复运行。

截至7月23日中午,据官方公布的消息,京广路隧道积水已造成两人死亡,其中一人在北段隧道路口,为女士;另一遇难者在南段遇难。此外,据媒体报道,还有两名失联少年仍未找到。

在京广北路隧道尾端郑州铁路局集团办公区域,救援和道路清洁车都在此待命,他们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等到隧道积水抽完,铲车和清洁车将淤泥铲走后就可以开始清洁道路。“我们昨天(7月22日)就来了,一直干到今天。预计今天晚上可以完成任务。”一名休息的司机告诉记者。

据悉,京广路隧道不是第一次积水,附近居民说,这里地势低洼,下雨很容易积水。

根据郑州媒体报道,京广路隧道此前至少已有3次因暴雨导致积水。

2017年8月18日,一场暴雨突袭郑州市区,导致郑州多个街道被淹。京广路西向东一马路右侧隧道,积水有30厘米。

2019年8月2日,京广快速路京广南路隧道内出现积水,南北双向车辆无法通行。

2020年8月,京广北路隧道西匝道出口因路面积水封道,京广路隧道南向北全线拥堵。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侯隽摄)

相关阅读:
国家防总将防汛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 云南一艘停泊船突发船体断裂倾覆 1人获救3人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