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专家释疑:郑州花费534亿打造的“海绵城市”为何失效?

原标题:专家释疑:郑州花费534亿打造的“海绵城市”为何失效?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周琦

7月22日,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发布消息称,截至22日4时,强降雨造成河南省103个县(市、区)877个乡镇300.4万人受灾,因灾死亡33人,失踪8人。

目前,河南全省已紧急避险转移37.6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5.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15.2千公顷,成灾面积77.9千公顷,绝收面积10.3千公顷。

7月22日7时50分,河南省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安阳、鹤壁、新乡三地区部分地区降水量已达50毫米以上,预计未来3小时内,安阳、鹤壁、新乡、焦作、平顶山五地区降水持续,累积降水量将达100毫米以上。

据悉,目前已至少有河北、山西、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湖北7省消防救援水上救援专业队伍1800名指战员、250艘舟艇、7套“龙吸水”大功率排涝车、11套远程供水系统、1.85万余件(套)抗洪抢险救援装备等紧急驰援河南防汛抢险救灾。

不少网友在纷纷为河南省捐款捐物、支援防汛救灾的同时,也不禁发问,此次袭击河南的特大暴雨,为何没有提前做好充足的应对措施?尤其是省会郑州遭遇的灾情,到底是真的在天灾面前无能为力,还是城市建设规划、应对防灾减灾上存在问题?

为何没有停工、停课、停业?

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下达指令

据中央气象台专家介绍,7月17日以来,河南省气象部门发布雷电、暴雨、大风等预警信息1427条,暴雨红色预警信息162条;郑州自7月19日夜间起发布暴雨橙色、红色预警信号共11条,短信接收总人次达1.2亿,向2.25万名应急责任人发送预警54万条。

中国气象局官网上发布的防御指南显示,面临暴雨红色预警时,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1年5月印发的《郑州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提到,当发生跨县(市、区)大范围的气象灾害并造成较大危害时,由市应急指挥部决定启动应急响应,统一领导和组织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根据分灾种响应的相关规定,启动本部门应急响应,做好应对工作。

为何在气象部门多次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后,应急管理部门没有发布停工、停课、停业的“三停”应急措施?

郑州市应急管理局宣传处工作人员表示,应急管理局一直在发布预警信息。而对于收到气象局暴雨红色预警信息后,是否要停工停学,“这个决策要经过指挥部层层批准之后才能做出,一般会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等级做出预警。对于降雨时长、降雨大小都会有提示,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轻易下达停工停产的指令。”

花费534亿打造的“海绵城市”为何失效?

暴雨超过“海绵城市”对水处理的承受能力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郑州市城乡规划局2018年1月发布的《郑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7—2030年)》显示,至2020年,规划范围内建成区面积约793.4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建设达标区(示范区)面积约187.6平方公里,占比达到23.6%。

上述专项规划称,计划至2020年,郑州市建筑与小区海绵设施总投资57.5亿元,城市道路海绵设施总投资137.1亿元,城市绿地总投资139.9亿元,城市水系总投资138.1亿元,污水处理厂总投资61.2亿元,监测与管控能力建设1亿元,合计近期(2017年—2020年)建设海绵城市项目总投资534.8亿元。其中,主城区范围海绵城市近期建设工程总投资约471.1亿元。

2021年5月31日《郑州日报》刊发的《郑州:“会呼吸”的海绵城市释放综合生态效益》文章称,“建成排水管网5162公里、再生水利用率为50%……自2016年我市成为全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近年来郑州在工程项目中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以点带面,以面带动全市,探索中原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新思路。统计显示,自海绵城市建设实施以来,全市共计消除易涝点125处,消除率77%。去年再生水利用量达到3.8亿吨,再生水利用率为50%。”

面对此次暴雨,为何“海绵城市”显得如此疲软?一位不愿具名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海绵城市”设计时一般通过做人工湿地、绿色植被、花盘、树池等,其设计主要是解决中小雨、一定量地表水的渗透循环等。郑州此次的暴雨超过了“海绵城市”对于水处理的承受能力,使其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不断对土地进行开发,由此导致土壤涵水能力下降,土地硬化率提升,增加了内涝的风险。”上述教师表示,面对特大暴雨时,当地有关部门应该提前预警,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应急治理预案。例如,提前通知市民尽量待在家中,停止重大公共活动,做好强排设备、抢险队伍提前到岗等。

致12人身亡的地铁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积水冲垮出入场线挡水墙进入正线区间

7月20日18时许,雨水倒灌进郑州地铁五号线地下隧道和列车内。郑州地铁五号线(海滩寺—沙口路)路段内有市民被困于列车内。7月21日凌晨,郑州发布通报称,郑州地铁全线网停运,组织力量,疏散群众,共疏散群众500余人,其中1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5人受伤(均已送医)。

7月22日,郑州地铁首次公布了详细过程。7月20日,郑州市突降罕见特大暴雨,造成郑州地铁5号线五龙口停车场及其周边区域发生严重积水现象,18时许,积水冲垮出入场线挡水墙进入正线区间,造成郑州地铁5号线一列车在沙口路站~海滩寺站区间内迫停,500余名乘客被困。在地铁员工、应急救援队、公安干警、解放军指战员、义务救援队及热心乘客的共同努力下,共解救乘客500余名,12名乘客经抢救无效不幸罹难,5名乘客送院观察,生命体征稳定。目前,地铁集团正开展抢险除险和运营恢复工作。

据报道,郑州地铁公司安全部门的主任称,对于市民而言,地铁是恶劣天气下,回家的唯一希望。他们努力的目标也是尽量做到不停运,“我们一直在撑,一直在撑,直到下午六点,实在撑不住了”。这期间,他们一直在组织抽排和围堰。关于是否停运由地铁公司的运营分公司决定,但是也需要“通过运营公司上报交委和应急管理局”。

地铁为何会淹水?一位隧道给排水从业者解释道:“地铁本身不是通过排水来解决的,是通过挡水的方法来解决的,就是要防止水进入车站。”对于郑州此次暴雨,他认为地铁工程设计方面出问题的可能性不大,“车站的出入口,包括地铁站露出地面上的风亭,都有一个安全高度,一般是比周边路面高45~60公分。如果达不到这要求,或是要考虑到一些暴雨的情况,会加闸板,暴雨时会把水挡在外面,但是这些设计的雨量最多应该也只能按‘百年一遇’来做。郑州的暴雨达到所谓‘千年一遇’,正常情况下,肯定不会存在这个情况。”

拿“海绵城市”抹黑郑州,站得住脚吗? 受河南多地持续强降雨影响 石家庄站266趟列车停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