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江苏沭阳:城乡治理双轮驱动,凝聚基层建设合力

原标题:江苏沭阳:城乡治理双轮驱动,凝聚基层建设合力

正义网宿迁7月16日电(见习记者刘亭亭)“村里新搞的广场夜谈活动真是好,我们村里的事情自己就能解决。”走进江苏省沭阳县桑墟镇新顺河村,总会不经意间听到乡亲们这样议论。走入街头、社区,也会听到社区群众锻炼身体的同时,在讨论着“小区说事”活动上对小区工作的意见建议。

在沭阳县,“广场夜谈”+“小区说事”已深入人心,成为群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农村“广场夜谈”:聚民意、暖民心

“这真是解了我心里的‘大疙瘩’,现在心里舒服多了。”沭阳县桑墟镇新顺河村民杨士军激动地说。原来,杨士军的矛盾是靠一场“听证调解”方式解决的。

杨士军和魏良举两家因地界争议产生纠纷,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村“两委”调解30余次未果。为彻底解决杨士军、魏良举的矛盾纠纷,桑墟镇政府专门组织召集信访、司法、公安等部门人员,以及律师和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乡贤等人员参加,经过5个小时的现场勘查,双方面对面举证、质询、辩论,听取法律顾问及群众代表意见和建议,杨士军和魏良举对最终的处理达成共识,并现场签署调解协议书,双方握手言和。

自2019年起,沭阳县在农村逐步推开“广场夜谈”。通过利用晚上的农闲时间,村民集中在村(居)空旷广场上,就本村发展开展集中“问政”“议事”。会前,各村网格员会深入党员代表、群众代表、问题突出的群众家中,广泛了解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提前研究。会上,村支“两委”主要负责人会对近期工作完成情况及近期工作安排向群众述职,群众进行公开质询,提出意见与建议。

针对“老大难”信访重点问题,沭阳县创新“听证调解”机制,由镇村两级依照“广场夜谈”模式召开“现场听证调解会办会”,邀请当事人、证人,召集信访、司法、公安等有关部门人员,以及律师和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乡贤等人员参加,各方摆事实、讲政策、谈法律,公开商定解决方案。目前,全县已召开“广场夜谈”问政质询会400余场,举办“现场听证调解会办会”200余场,帮助群众解决问题4000余件,很多持续多年的疑难问题得以妥善解决,赢得群众一致好评。

城市“小区说事”:民议事、民决事

今年以来,沭阳县在农村“广场夜谈”做法基础上,又将群众议事平台的经验做法推广到城市区域,探索建立“小区说事”议事模式——通过凝聚小区建设和基层治理合力,动员小区党支部、物业和全体小区居民共同参与社会治理,解决基层小区治理中的突出问题,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和法治化水平。

在“小区说事”会的现场,总能见到社区的干部、业委会的成员和物业公司的员工聚到一起,共同协商处理问题,有的放矢、资源联动,问题解决更加精确高效。东园社区书记王寒寒告诉记者,统筹“社区干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三支力量作为小区治理的主力军,强化对关键主体、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关键工作的指导监督,促进问题解决更公平、效果更好,让小区居民更放心、更满意。

阳光天地小区居民张念念对这种全新处理问题的方式连连称赞:“以前小区里一发生问题,不知道该找谁,尤其是一些涉及多家利益的问题,总也扯不清楚,现在好了,有事儿找他们一定能给解决了!”

为了发动居民广泛参与到“小区说事”会活动中,该小区还动员发挥小区比较有“权威”性的人物和乡贤能人的带头作用,集合老党员、老干部、群众代表、法律人等群体组建“微治”团队,参与到小区公约制定完善、入户上墙、民主评议、尊约执行、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实现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合力共治的基层治理格局。

为了拓好“说事”服务,让群众“真满意”,沭阳县还坚持从细微处入手,以社区居民实际需求为导向,将政府和各种管理职能延伸到社区,为居民提供细微化、经常化的便民服务,积极整合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等资源,为居民提供更及时、更便捷的服务。同时,融合12345线上联动机制,推进住建、城管和公安等部门综合执法进小区,对接群众“说事清单”,细化梳理职能部门和城市社区、服务管理和执法边界,促进各方力量依法、有序、理性地参与物业管理事务,构建全方位综合执法管理体制。目前,全县各街道社区已陆续推开“小区说事”,解决群众急难想盼问题千余件,社区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相关阅读:
珠海隧道透水事故:救援作业面推进395米,被困14人仍无联系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七部门进驻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网络安全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