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瞭望》调查:警惕病险水库成汛期“定时炸弹”

原标题:《瞭望》调查:警惕病险水库成汛期“定时炸弹”

存量大、除险加固资金全面到位难、中小水库管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让不少病险水库仍带病运行

部分水库病患治理不够彻底,日常维修养护跟不上,安全鉴定没有实现常态化

有的山塘建设年代久远,没有专门负责的管理单位和机构,只能靠村里自行组织人员进行监管

随着我国南方地区进入主汛期,防汛救灾压力增大。水库是防洪的重要屏障,我国现有9.8万多座水库,一些已接近或达到设计使用年限,部分水库陆续进入病险行列。

近年来,我国对近7.2万座病险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记者在云南、贵州、江西、浙江、湖北、湖南、陕西等地调研了解到,通过除险加固,不少水库比原来新建时坝面更宽更牢靠,措施更强,有效降低了安全隐患。

但是,由于存量大、信息化建设滞后、除险加固资金全面到位难、中小水库管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仍有病险水库带病运行,安全度汛存在风险。

多地水利行业受访人士建议,可从资金来源多元化、安全鉴定常态化、管护模式专业化、防汛建设信息化、水库产权清晰化等六个方面着力,尽快补强水库防汛保安薄弱环节。

小型水库存隐患

我国有4700多座大中型水库、9.4万多座小型水库。现有病险水库多为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艰巨。水利部门介绍,目前,尚有3.1万多座水库没有在规定期限开展安全鉴定;部分水库受超标准洪水、强烈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不同程度损毁;受财力所限,已开展的部分水库除险加固标准较低;部分水库管护力量薄弱,日常维修养护不到位,积病成险。

记者调研发现,一些病险水库存在这些新老隐患:

一是小型水库信息化建设滞后,自动测报存在短板。部分小型水库管理信息化系统设施较为老旧,甚至有的水库用于监测水位的探头已经失灵。

江西的水库数量位居全国第二。江西省水利厅建管处副处长陶理志介绍,一些地理位置偏远的小型水库信息化程度不高,水雨情监测系统尚未完全覆盖,有的还靠肉眼观察获得数据。

记者在鄂西北一座总库容为1068万立方米的调蓄水库看到,这座以灌溉为主、兼具防洪等综合功能的中型水库,只有一个水雨情监测点位和摄像头,一旦出了故障,就将给水库管理和安全度汛等埋下隐患。

二是地方资金落实有困难,影响除险加固进度。例如,陕西的水库大多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近年来,陕西对700余座病险水库实施除险加固,但因资金配套不到位,部分水库病患治理不够彻底,日常维修养护跟不上,仍有600多座水库未做安全鉴定。

“除险加固项目地方资金落实有困难,前期费用严重不足。”陕西省水利部门受访负责人说,水利部对规划内的138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实行定额补助,其余75座由地方自筹。但由于县级财政没有专项列支工程前期费用,部分水库无法开展前期工作,错失了列入国家补助项目计划的机会。

西南部分地区的水库为小库高坝,项目资金难以满足除险加固需求。同时,一些地方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建设标准不高,容易埋下隐患,增加后续除险加固成本。

三是小型水库、山塘管护力量薄弱。以江西为例,部分小型水库位于大山深处,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有的水库的坝顶公路和进库的公路未能完全硬化,增加了监管难度。还有的山塘建设年代久远,没有专门负责的管理单位和机构,只能靠村里自行组织人员进行监管。

受访业内人士分析,我国现有病险水库多为小型水库。小型水库工程产权基本为县级政府或乡镇、村组所有,由于基层力量薄弱,工程管护能力和水平不足,难以实现统一规范管护。此外,极端天气导致单点暴雨增加,也让已除险加固的水库存在安全隐患。

加大除险加固资金保障

“除险加固不是修修补补,更像是病险水库的一次重生。”浙江省水利厅运行管理处处长赵法元等多位受访者认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直接关系着安全度汛的大问题,建议增加专项拨款,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

陕西省水利厅河湖运行处处长周照程建议,加大中央对水库除险加固的补助投入,对新增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落实资金渠道,明确省、市、县三级财政分摊比例和脱贫县的政策,确保专款专用。

相关业内人士建议,可由国家和省级财政投入为主,取消经济落后地区的地方配套,并通过明晰产权,吸引社会资金投入。

在地处鄂西北山区的湖北南漳县,记者了解到,全县水库已完成第一次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部安装水情雨情自动测报系统。

“在国家项目资金不足、县级财政困难无配套资金的情况下,我们通过地方债券和县级水利投资公司,向银行贷款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南漳县水利局水库河道股负责人周善玲介绍,该县去年被确定为“全国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

另一方面,经费不足也影响着病险水库的安全鉴定。按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相关办法规定,大坝在竣工验收后5年内应进行首次安全鉴定,以后应每隔6~10年进行一次鉴定,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理,避免水库“久病成险”。

“据测算,完成一座大中型水库安全鉴定需要100多万元,小型水库8万~10万元。”中部某省水利部门介绍,大坝安全鉴定工作所需费用,原则按照大坝隶属关系由同级地方政府承担,该省今年安全鉴定任务数为2227座,比2020年1380座目标任务增加近一倍,经费投入压力大。

给水库安上“智慧眼”

记者调研了解到,多地反映,病险水库安全度汛压力大,近年来多地均有水库在汛期新发生散浸、渗漏等险情。多位受访者建议,需完善隐患台账和应急预案,对病险水库防汛实行特殊化。

湖南是全国水库第一大省,水库数量占全国总数约七分之一。湖南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建议,要深入排查水库安全度汛的薄弱环节,建立隐患台账,对于正在实施除险加固的病险水库,逐库落实工程安全度汛责任人;对尚未除险加固的病险水库,严格控制运行,督促逐库拿出安全度汛措施,经信息系统逐级核对、审核并上报至水利部备案。

同时,更应充分运用新科技,让水库防汛建设实现信息化。周照程说,陕西大多数水库建于20世纪50~70年代,受历史条件制约,当时没有进行信息化建设,有些小水库尽管配备了信息化管理手段,由于各种原因发挥作用也不足。他建议加快配备大坝安全监测、水雨情监测及视频监控设备,提升小水库的科学防汛能力。

陶理志建议,督促各地紧盯小型水库大坝运行情况,加强水雨情测报系统等科技成果应用,严格落实水库调度运用计划和防汛应急预案,加强预报预警,做到险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提升小型水库管护专业化水平

为破解小型水库管护能力和水平不足难题,多位受访者建议可鼓励探索多种模式,实现小型水库管护专业化。

浙江70%以上的水库建造于上世纪80年代前。浙江省淳安县水利水电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淳安县创新小型水库管养分离模式,2016年5月成立了县属国有企业——淳安县水利工程养护管理有限公司,通过专业化公司,规范水库维修养护。

周照程建议,对分散管理的小型水库,可探索实行区域集中管护、政府购买服务、“以大带小”等专业化管护模式,全面提升小型水库管护水平。

而从深层次看,需探索机制改革,实现小水库产权清晰化。浙江省玉环市农业水利建设运行服务中心主任曾海英说,可探索小型水利工程确权颁证,明晰小型水利工程权属,落实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有利于促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规范化、维护专业化,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充分发挥。

他介绍,2020年12月底,台州开展首例小型水库确权登记,标志着当地水利工程“三化”改革(管理产权化、物业化、数字化)取得新进展。产权明晰后,未来水库扩建也可通过抵押融资,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进一步拓宽水利建设资金社会化投入渠道,形成全民办水利的良好氛围。

来源:瞭望微信公号

责任编辑:朱学森 SN240

相关阅读:
打造市民公共体育文化空间 上海体育博物馆开馆 河北石家庄机场因雷雨天气无法正常起降 航班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