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100年前这一幕,你也可以成为“亲历者”!

原标题:100年前这一幕,你也可以成为“亲历者”!

瓢泼大雨中,一群年轻人身居游船,进行紧张激烈的讨论。乌云散去,阳光洒下,船舷上负责警备的女子收起伞,船舱中传出《国际歌》的合唱声……

这一幕出自电影《1921》。1921年,五四运动余温未散,工人运动如火如荼,国际形势风云变幻;13名代表参与的中共一大成功召开,撼动了之后百年的历史进程。

100年前这一幕,你也可以成为“亲历者”!

如何讲好建党故事,曾执导《建党伟业》的导演黄建新此次将视角聚焦到当年的亲历者。“史料中有关他们的故事令人感到宏大、遥远。其实历史人物和我们一样,会熬夜拼搏,也有生活。”

黄建新相信,纵使历史行进百年,但有一些情怀在这个国家从未改变。这一次,他打算怀抱2021年的心态,回到1921年寻根。

还原历史,亲历时空

不同于以往呈现中共一大的影视作品,电影《1921》首次选择以一大代表李达和妻子王会悟筹备会议的过程为叙事主线。

在影片筹备阶段,阅读过300多本党史相关著作后,黄建新内心中的框架逐渐清晰:尽管李达不太为大众所熟知,但1921年的陈独秀身处广州,李大钊等人居于北京;身居上海的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李达,正是全片最适宜的线索。

黄建新认为,电影《1921》基于历史,但表达核心在于人的故事。为了更好挖掘人物行为逻辑和动机,剧组将电影主要涉及的十几个历史人物的传记、回忆录等史料系统整理,深入研究细节,总结每个人的性格特点;为方便演员熟悉饰演角色,剧组还提前数月为他们邮寄了整包史料。

100年前这一幕,你也可以成为“亲历者”!

联合导演郑大圣回忆,在“一大”会议的相关镜头中,作为书记员的毛泽东(王仁君饰)多数时间用心倾听,不轻易表态。这便来自于主创团队对史实的细致发掘——在一位“一大”代表的回忆录中,特地提到来自湖南的高个青年,为人静穆,开会期间不轻易发言,但在宿舍里面活跃,好与人辩论。

为确保真实地还原历史,主创团队向相关党史专家请教专业知识,同步派出工作小组前往法国和日本等地搜集史料。结果令黄建新兴奋,“一些以前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第一次出现在这个电影里”。

在日本东京警视厅,主创团队则发现了一份1921年的电报,记录着特高课情报人员收集,中国共产党将在上海召开会议的详细信息。这为《1921》中国际线的情节支线创作提供了支撑。

拍摄阶段,为了确保布景吻合上世纪20年代特征,《1921》主创团队将取景街道上所有建筑的霓虹灯重新布置,因为20年代还没有出现霓虹灯;并1:1赶制出石库门建筑群,高度还原了中共一大、二大等诸多重要历史场景。

“实现了历史场景与艺术遐想的交融。”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一处处长吴海勇对《1921》做出了这样的评价:郑重对待建党历史这一重大历史题材的同时,进行了不懈的艺术突破。

场景烟火气,人物有故事

在电影《1921》中,处处可见对于100年前历史场景的生动呈现:刘仁静等几位年轻的一大代表初来上海,兴致勃勃地前往大世界游乐场;新婚燕尔的李达夫妻居住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内,李达熬夜工作至天光大亮,王会悟便在旁边的床上等至睡着……

这部影片中,革命先辈的形象不再遥不可及,他们更加令人亲近、真实可感。

如何让重大历史人物和事件呈现得“有血有肉”,黄建新表示,不同于以往的宏大历史叙事,这一次表现以“人”作为核心,“接地气”的细节必不可少。

100年前这一幕,你也可以成为“亲历者”!

《1921》中,历史人物的性格被点点滴滴地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细节里。例如,身为湖南同乡的李达在上海设家宴招待毛泽东,但全桌没有辣菜,李达推脱称因为妻子不喜食辣,实则是因他常常通宵工作罹患胃病。

也正是在这场酒宴上,毛泽东、李达和王会悟同举酒杯,“预祝新公司生意兴隆”。这也源于主创团队的一则发现:1948年,毛泽东在西柏坡给彼时正在湖南大学法学院任教的李达去信,“吾兄乃本公司发起人之一,现公司生意兴隆,盼兄速来参与经营”。制片人任宁认为,这一幕场景能让更多年轻人听得懂、感受到,进而产生共鸣。

李达与王会悟天台谈心的一幕同样击中了诸多观众的泪点。李达与共产国际代表初次见面受挫,深夜沮丧地回到家中,坐在天台沉默。妻子王会悟端着一碗上海知名的汤圆前来安慰。在家人陪伴的温馨氛围下,李达回忆起自己曾组织救国团抵制日货,焚烧时发现手中的火柴竟也是日货,他慨叹落泪:“偌大一个国家,我们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

“《1921》不局限于宏大历史叙事,而是以个体人物的情感体验和当下的主流观众建立情感上的共鸣。”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研究员赵卫防认为,整部电影有着扎实的情感内核,更加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诉求。

“这是新主流大片的美学赓续。”他表示。

坚守初心,传承精神

拍摄《1921》时,黄建新始终在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为什么这个起步时只有几十人的政党只用了28年的时间,就改变了中国?”这也正是他执导制作《1921》的一项初衷。

答案在创作过程中逐渐明晰。“最初的共产党人有超越生命的信仰。理想主义意义非凡。”近年来,他看到,当代年轻人正在思考的问题,其实与百年前的先辈有所相同之处,即民族、国家的价值在哪里,而自己的未来和道路又该如何选择。他相信,这是一种传承的力量。

在黄建新看来,一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可以为当代人打开一扇窗口,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令他们对建党历程产生兴趣,成为他们深入了解这段光辉历史的一则起点。

100年前这一幕,你也可以成为“亲历者”!

“百年前,一群和他们年龄相仿的青年,满怀理想和壮志,在国家和民族的危难关头挺身而出,矢志改变中国的面貌。他们选择相信马克思主义,他们的精神超越时代,他们的宗旨和目标,他们的红色故事,不仅可以与今天的年轻人共情共鸣,也激荡着接续奋斗的力量。”

黄建新相信,《1921》能够呈现出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最早一批革命者的精神世界。通过对他们的了解,观众可以看到,尽管身处不同历史时期,但一种宝贵的精神在这个国家贯穿始终,超越历史。这种精神在过去一百年中深刻改变了国家与人民,也在今天持续发光发热。

相关阅读:
“在大陆,台湾人的命才是命” 6月金融数据全面超预期:社会融资规模增加3.67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