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叮~!你有一份《梅雨季防护指南》待查收

原标题:叮~!你有一份《梅雨季防护指南》待查收

来源:苏州大学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梅雨季来临,鞋袜湿透、自行车生锈……大家是否为此苦恼万分?今天大苏总结了一些小贴士,帮助大家心情愉快、健康顺利地度过梅雨季。

叮~!你有一份《梅雨季防护指南》待查收

外出防护

#1

随时携带雨具。梅雨季节时随时可能会下毛毛雨,风大雨飘。为了防止淋湿感冒,最好选择骨架结实、抗风能力强的雨伞。

#2

注意温差变化。梅雨时期阴晴不定,出门备一件长袖外套,预防温度变换。

#3

梅雨季节雨量过大,容易造成的短时内涝和道路积水,步行上课的同学要准备好雨鞋。雨天视线模糊,骑车的同学要小心慢行,注意积水中的障碍物,避开井盖、排水设施等存在潜在危险的地方。

#4

尽可能避开落地广告牌、变压器、电线杆等危险区域。一旦突然遭遇雷雨,可能引起出现短路放电,进而威胁人身安全。

#5

突遇暴雨时,就近前往安全的建筑物内避雨,如教学楼、食堂、教超等牢固的建筑物内避雨,不要选择一些临时性的建筑物或者大树底下。

室内防护

· 1·

保护好衣物。衣柜里可以放置除湿盒或者除湿袋,防止衣物霉变黄化。尽量在晴天晾晒衣物。

叮~!你有一份《梅雨季防护指南》待查收

·2·

保护好贵重物品,特别是相机等精密仪器要放在防潮箱里。

· 3·

保护好储备粮,水果尽快吃掉,零食要密封。

· 4·

保护好身体。夏季暑湿明显,易侵袭人体使人不适甚至致病,主要影响人体脾胃功能,表现为全身乏力、困重、腹胀、纳食不香或恶心呕吐等。中成药藿香正气水可以准备着,有病可治,无病可防。

梅雨季也是皮肤病的高发期,最常见的是虫咬性皮炎和足癣。不要去草丛或者植物茂盛的地方,室内保持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勤换鞋袜勤洗脚。

此外,膝关节痛也进入高发期,其次是踝关节和肩关节疼痛。不要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或长时间开着风扇,避免久坐或是过度劳累。消炎止痛、祛风除湿的药物可以准备着,有备无患。

若病情加重需及时就医,对症治疗,缓解疼痛症状。

个人防护

01

多运动。梅雨季节常常因身体沉重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动,体内淤积的湿气越多。运动能使身体里的湿毒以汗水的形式直接发散出来,是最自然也是最有效的办法。一期的塑胶跑道,既可以赏荷,又可以健身,一举两得。不过大苏提醒大家:运动不建议大汗淋漓,只要身体微微出汗即可。

叮~!你有一份《梅雨季防护指南》待查收

叮~!你有一份《梅雨季防护指南》待查收

02

注意日常饮食。梅雨时节,人体往往容易感到身体不适,像多汗、痰湿、疲乏、口腔溃疡、溽热烦闷、食欲不振等,还经常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在这种季节,应多吃新鲜的蔬菜,可以自己动手只做一个水果捞;多吃高粱、薏米、玉米、扁豆、水芹、冬瓜等既能去湿又能加强脾胃功能的食物;切记不宜过食生冷、油腻、发馊、霉变的食物,以免助湿伤脾。红豆薏米汤、姜茶、猪肚、鸡汤等温补食疗可以安排上啦。

叮~!你有一份《梅雨季防护指南》待查收

叮~!你有一份《梅雨季防护指南》待查收

03

保持心情舒畅。梅雨季的潮湿可能固然令许多小伙伴们外出游玩的心情受到小小打击。所谓“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在烦闷的天气中,保持一颗新鲜而平静的心情,以不变应万变,可以更加轻松地度过梅雨季。

叮~!你有一份《梅雨季防护指南》待查收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梅雨时节潮湿的环境亦不能阻挡我们苏大学子“苦中作乐”的态度,注意室内外防护,保持良好的心情与健康的身体,大苏会陪大家一起度过这个梅雨季时期。“一切的一切,适应就好啦!”

叮~!你有一份《梅雨季防护指南》待查收

叮~!你有一份《梅雨季防护指南》待查收

叮~!你有一份《梅雨季防护指南》待查收

叮~!你有一份《梅雨季防护指南》待查收

叮~!你有一份《梅雨季防护指南》待查收

苏州大学新媒体中心

图片:李昊桐、冯茂桓

文字:李昊桐、范文恬

编辑:荣幸

香港计划本月起为机场抵港者验抗体 若阳性可减检疫期 香港与内地和澳门的通关情况如何?港府:正在沟通和商讨何时有条件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