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媒体走基层看检察 上海崇明:把问题化解在苗头,开创"风险型"公益诉讼先河

原标题:新媒体走基层看检察|上海崇明:把问题化解在苗头,开创"风险型"公益诉讼先河

崇明岛东风西沙水库。钟心宇摄

崇明岛东风西沙水库。钟心宇摄

正义网上海6月22日电(见习记者张梦娇)5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组织的“新媒体走基层看检察”采访团来到崇明岛东风西沙水库,探访检察机关为水源地环境综合治理所作的努力和成效。

水,是崇明的命脉。崇明临江靠海,水系发达,全区共有16000余条大小河流。然而,在2014年之前,崇明老百姓还只能依靠运河取水,有时甚至要等降雨的补给。直到东风西沙水库的建成,崇明70万老百姓的饮用水才得到了极大保障。

但到了2017年,这座河口江心洲水库却开始面临被污染的风险。污染风险从何而来?能否保证水库安全?上海市崇明区检察院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2019年3月,为实现生态检察重心下沉,打通检察服务“最后一公里”,该院成立驻东风西沙水源地“生态检察工作站”。

不久后的一天,该院检察官接到了一通来自工作站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反映,东风西沙水库上游白茆沙水域有大量船只正在开展过驳作业,严重威胁着东风西沙水源地的用水安全。

“我们迅速对这一线索进行深入调查。”该案承办检察官俞欢向记者讲述了案件的前因后果。原来,2017年12月,邻省某市相关部门向某公司发放了港口经营许可,由该公司负责水上临时过驳区经营管理。该公司在距东风西沙水库不足10公里的上海市白茆沙北水道(该作业区属上海市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两侧从事砂石过驳作业,作业区共有浮吊40多台,作业船只长期有30-40艘,高峰时段有近百艘。2018年至2020年间,该公司因安全生产等问题多次被相关部门约谈、责令停业整顿,船舶可能发生不按规定处理生活垃圾、海轮违法过驳等情形,对东风西沙水源地存在环境污染风险。

随着案件办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棘手的问题浮出水面。“此案是一个跨省案件,管辖权的界定尤为重要。”俞欢表示,该院主动争取上级支持,在被最高检指定管辖后,依托生态检察官派驻河长办机制,联合水务、环保、海事等部门开展调查,同时依托北长江口生态环境保护跨区域检察协作机制,多次和邻省某市相关部门沟通磋商,最终经审查认为,该市相关部门作为主管部门,未全面履行对过驳作业风险监管职责。2020年6月,该院、邻省某市检察院与该市相关部门会签了检察公益诉讼诉前磋商备忘录,明确了具体整改措施和时间节点。

“经过各部门努力,截至2020年7月,邻省某市相关部门向上述公司发放的港口经营许可已经全部终止,白茆沙北水道两侧过驳作业区浮吊船只全部予以清退,过驳作业区全面取缔,崇明东风西沙水源地得到有效保护。”俞欢向记者述说着治理成效。

“该案有三大特点,一是预防性。检察机关一般是提前介入已造成损害的案件,再去整改修复,而该案在发现时并没有造成严重损害后果,所以是一种预防性的公益诉讼案件。二是该案属于跨省级的污染,上游的行为造成了下游的损害。通过最高检指定管辖的方式,由下游检察机关办理案件,有效保护了生态,这在长江流域是首起。三是办案周期短。行政机关、两地检察机关通过磋商,面对面达成一致意见之后,很短时间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该院副检察长谢惠表示。

历时两年的白茆沙案件终于尘埃落定,这是检察机关保护水库水质洁净所作努力的一个见证。据悉,此案为上海市首例长江经济带跨省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开创了当地“风险型”公益诉讼的先河,并入选了上海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十大典型案例及最高检第三批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发展典型案例。

相关阅读:
广州为何暂缓开展封闭管理区疫苗接种工作?官方解释来了 政务要闻补上施工噪声监控短板 太原成为全国声环境质量领先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