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数风流人物 毛相林:脱贫路上的当代“愚公”

原标题:数风流人物|毛相林:脱贫路上的当代“愚公”

来源:新华社

被四周千米绝壁合围的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有一处两层楼高的博物馆,收藏着下庄人开山修路的记忆。

地处秦巴山区腹地的下庄村被称作“天坑村”。曾经,四面绝壁犹如一圈难以跨越的高墙,将下庄人紧紧困在里面。近400名下庄村民中,近一半人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

1997年,毛相林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他提出要修一条出山路。

“咱不能一直当穷汉!”在村民大会上他给大家鼓劲:“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这辈人修不出路来,下辈人接着修,抠也要抠出一条路来!”会上,毛相林带头签下了一份“生死状”,誓言“路不通,不罢休”。

修路远比想象的难。四周岩壁陡峭,很难找到落脚之地,胆子大的腰系长绳站在箩筐里,吊在几百米高的悬崖边钻炮眼,先炸出一小块立足之地,再用锄头、钢钎和大锤,一块一块把石头凿下来。

“下面就是万丈悬崖,并且上面还在落石渣。毛书记第一个往前冲,把险排好,腰上系着一根绳子,老百姓就跟着他下去了。”当年参与修路的村民杨元鼎说。

这一修,就是7年,期间有6位村民先后为修路献出生命。

在安葬村民黄会元的葬礼上,毛相林声音颤抖着问大家:“如果再修下去,可能还要死人。今天大家表个态,这路到底修还是不修?”

“修!”有人大声吼道。回应的人,正是黄会元的父亲黄益坤。

在场所有人举起了手。

2004年,一条8公里长、2米宽的机耕道,终于在绝壁上修通了!

“路通车的那天,毛书记找来一辆车,把路从头到尾地走了一遍。我们全村人都跟着车子后面走了一遍。”村民彭仁松说,走到终点的时候,毛相林哭了,全村人都哭了。

后来,当地政府先后对下庄村的道路进行加宽、硬化加固,并加装护栏。从下庄村到县城的时间,由过去的两天缩短到一个半小时左右。

2004年公路通车时,下庄村还戴着“贫困帽”,大多数村民还生活在贫困线下。毛相林明白,要想脱贫致富,光靠路还不够,得搞出像样的产业来。

他请来农业专家对下庄村的土壤、气候、光照等进行全面考察评估,最后确定发展柑橘、桃、西瓜三大脱贫产业。县里也派来了果树栽种技术专家,手把手培训村民。

经过几年的悉心培育,全村650余亩柑橘产业初见成效。2015年,下庄村整村脱贫;2020年,全村人均收入超过1.3万元。

2021年2月25日,毛相林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他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这份荣誉让我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今后要更加努力回馈乡亲们。”毛相林说。

回到村里,他和村民们一起谋划好了乡村振兴的新产业:改善村里人居环境,完善旅游接待基础设施,发展乡村旅游。像当年一样,下庄村又召开了村民大会。村民们在这个老党员的带领下,又一次许下了誓言:“不致富,不罢休!”(记者陈国洲)

相关阅读:
  • 甘肃:全省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9%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国新办今天(6月13日)上午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围绕“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作介绍,并答记 2024-06-13
  • 我为群众办实事丨填平房前坑 疏通心中堵

    “现在村‘两委’帮我们修了一条排水暗渠,解决了雨天排水难题,下雨天不用提心吊胆了。”日前,龙胜县瓢里镇纪委督查组再次来到思陇村回访时,赖万福紧紧握着瓢里镇纪 2024-05-31
  • 云南: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加快建设特色农业强省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国新办就“走稳走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之路谱写中国梦的云南篇章”举行发布会。云南省政府党组副书记王显刚在会上表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 2024-05-31
  • 驻村故事|用心巧断家务事

    “现在我家新房已准备开工,我的孙子也快要结婚了!多亏你帮了我们呀!”近日,我再一次来到兴业县葵阳镇葵联村的脱贫户华叔家,他一见到我,便拉着我开心地分享生活近 2024-04-25
  • 纪委书记谈监督 | 为基层治理注入“廉”动力

    村级小微权力看似微小,却连着民生,关系人心向背。随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推进,大量惠民政策、项目资金向基层倾斜,加强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任 2024-04-10
  • 太阳能路灯暖民心

    “现在寨子里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再也不怕天黑看不到路了。”近日,隆林各族自治县纪委监委派驻革步乡坡血村第一书记袁正军在对脱贫户春节返岗务工情况进行走访时,谈及 2024-03-12
红沿河核电站5号机组首次达临界 东莞首例确诊病例感染源查明:与广州传染源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