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张文宏发文:新冠变异株临床数据提示人类仍可赢得这场持久战

原标题:张文宏发文:新冠变异株临床数据提示人类仍可赢得这场持久战

6月12日晚,张文宏医生在微博发文《新冠病毒变异株临床数据汇总,提示人类仍可赢得这场持久战》。

近期国内民众广泛关注的物种走向有两个,一个是云南亚洲象的迁徙路线,另外一个就是老对手新冠病毒的变异走向。今天主要聊下第二个。第一个大家自己每日追踪大象行踪就可以了。

自去年起,SARS-CoV-2不断出现的变异株引发关注。特别是近期在广州传播的变异株,也是主要在印度肆虐的B1.617.2(Delta)变异株(本文以下简称D株)尤其引起民众恐慌。一怕病毒变异,我们防控力量不能快过病毒,二怕病毒致病性升高,三怕疫苗没用。

由于这些变异株是最近在国际广泛蔓延的主要病毒株,新近国际发表的一系列学术论文提供了非常可观的数据,可以让我们认清病毒的走向。

一、病毒传播速度确实越来越快了

病毒的变异使得新冠毒株的传染性和致病性发生了变化。最早在英国流行的变异株(Alpha株,本文以下简称A株)使得传染性增加56%左右。而其后发现的Beta病毒株(南非流行的变异株,本文以下简称B株)也存在传染性增加。Gamma病毒株(南美流行变异株,本文以下简称G株)则可能增加1.4~2.2倍的传播性。

当然大家特别关注的印度流行的突变株(D株)。D株不仅仅在中国广州引起本土病例的快速传播,而且自今年3月份也开始在英国登陆,并被检出。全球非常关注D株登陆英国后的走向。

目前在英国的新发病例中其占比超过了最先在英国检测出来的流行变异株(简称A株)。我们课题组特地从英国卫生部近期上传的报告中查看了D株的趋势。D株在英国登陆后,也迅速超过了英国原来流行的变异株A株,现在已经占英国检出毒株的73%,这说明这个病毒株较A株传播速度更快,在病毒进化中居于优势,被认为可能与英国近期出现的疫情小幅反弹存在相关性。然而,D株并未在英国出现明显的第三波。看来D株虽然在英国登陆,但是并未形成气候。英国疫情还在可控之中。

二、病毒虽变异,致病性并未出现显著的增加

由于英国的疫苗覆盖率较高,疫情处于可控之中。从致病性来看,回顾性研究对12383个D变异株感染者进行了分析,总共有126人住院,这说明需要住院的病例数仅1%,重症率并不高,病死率当然也远低于1%,这说明虽然英国当前被这个D变异株攻破,并成为主要的流行株,但是并未增加临床的压力,无论是重症率或者病死率均未增加。这说明,近期无论是哪个国家或者地区,病死率增加还是与疫情失控后的医疗资源挤兑有关,而不是因为病毒的变异。

三、疫苗对变异株的保护性逐渐明确

先前的一些研究发现,一些中和抗体对D株仍然有着较好的中和抑制效果。2剂BNT162b2接种对D株的有症状感染有效性超过80%。非常重要的一个数据还是来自于英国的这12383个D株感染者,根据对126个住院患者进行的分析发现,其中83人未接种过疫苗,仅有3人接种2剂。这说明在住院的患者中,完成两针接种的比例仅2.3%,这说明绝大多数(占比97.7%)因为感染D株住院的人群中没有接受过完整的疫苗接种。这个结果也从实际临床数据出发,说明疫苗对于新冠突变株的保护(尤其是重症病例发生)依然十分乐观。说明虽然病毒的这些变异株对中和抗体和疫苗都有着不同水平的影响,但是总体来说各类疫苗对目前存在的所有突变株仍然有效。

在过去的数月时间内,因为疫苗的广泛接种,我们在真实世界中逐渐认识到了部分疫苗对于人群的保护力的情况,如在以色列接种的疫苗的保护力可达90%以上,在卡塔尔进行的研究中发现疫苗对A(变异)株的保护力约为87%,对Beta的保护力为72.1%。阿斯利康疫苗对A株的保护力约为70.4%。但是针对更多的变异株我们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数据收集。

四、接种疫苗者可以间接保护周边未接种的人,特别是接种率低的老年人与儿童

值得庆幸的是,疫苗接种率的提升保护的并不止于疫苗接种的百姓们,以色列理工学院的研究证实了疫苗接种可以有效保护未接种疫苗接种的人群,在监测了177个社区,分析了所有16岁以下未接种疫苗的人群新冠感染的发生率的情况来看,人群每20%的人接种疫苗,未接种人群的检测阳性率就会下降2倍。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有效的疫苗接种不仅仅可以提高个体对病毒的抵抗力,更有助于提升全人群对病毒的抵抗力,显著减缓病毒的传播。

截至2021年6月11日,全国已经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种8.6亿剂,早已达到世界第一,但是完成两针接种的比例还较低。我们还需要努力。只有完成疫苗的广泛接种,才能建立起对病毒传播的阻挡,一旦有病毒输入,哪怕是变异病毒,其传播速度也会大幅度减弱,此时我们就可以从容淡定地采取精准防控,将该病毒的危害级别大幅度降低,维持世界的正常开放与运行。

来源:@张文宏医生

相关阅读:
太铁增加运能服务旅客出行 媒体聚焦天问一号:不断续写中国进入宇宙空间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