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利用接码平台批量激活物联网卡 他们成为犯罪“帮凶”

原标题:利用接码平台批量激活物联网卡他们成为犯罪“帮凶”

正义网威海6月8日电(记者郭树合通讯员苗莉莉曲晓青)提供物联卡接入互联网和设备托管服务,本以为这是“生财之道”,殊不知成了犯罪分子的“帮凶”。近日,吴鹏、张明等人因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山东省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检察院提起公诉。

发现“生财之道”

吴鹏经营一家物联网卡设备销售业务的公司。他通过运营商张明,购买50万张物联网卡,双方约定所购物联网卡仅允许使用在吴鹏名下公司的自营产品上,且不能接入互联网。

“物联网卡比手机移动互联网流量价格低,如果将它接入互联网,那么我就可以从中赚一笔。”吴鹏自以为发现了一条“生财之道”。随后,他通过张明联系另一家公司,为该批次物联网卡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和设备托管服务。为了牟取非法利益,吴鹏对下级代理商利用接码平台批量激活物联网卡的行为予以放任。

因该批次物联网卡涉嫌用来进行网络诈骗犯罪,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间,各地警方和运营商多次向吴鹏、张明发送协查通报,而吴鹏却通过张明向相关部门递交虚假证明,试图混淆调查。

睁只眼闭只眼成了“帮凶”

在审查案件过程中,检察官发现吴鹏公司员工夏成、刘亮,以及外包公司负责人陈强,均发现下级代理商通过接码平台对公司销售物联网卡进行虚假实名认证。夏成等三人明知他人可能使用接入互联网的物联网卡实施犯罪,却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阻止。

“我们发现了对物联网卡进行虚假实名认证的情况,但是没有想到后果这么严重,于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尽管夏成对于没有及时阻止虚假实名认证行为表示懊悔,但是他的“不作为”给电信诈骗犯罪提供了滋生的空间。高区检察院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对夏成、刘亮、陈强等三人追加起诉。

高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王颖介绍,提供物联卡接入互联网和设备托管服务,混淆警方调查以及“不作为”,使得吴鹏等人成为犯罪分子的“帮凶”。“如果没有这些‘帮凶’,诈骗分子就很难实施诈骗行为,因此要对‘帮凶’行为重点打击。”王颖说。

“断卡”重在警钟长鸣

“在这起案件中,运营商存在管理不到位、相关制度不健全等漏洞,导致犯罪分子利用企业管理漏洞开展犯罪活动。因此,督促运营商查堵漏洞,铲除犯罪产业链条滋生土壤是重中之重。”王颖表示,除了加大查处力度,还需要从源头进行预防。今年5月20日,该院依法向运营商制发检察建议,从强化内部安全监督管理、规范业务权限、加强员工法律意识等方面提出建议,督促查堵漏洞,全力斩断“两卡”非法开办、贩卖产业链,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稳定、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我们强力推进‘断卡’行动,从严从快打击电信网络犯罪活动,去年以来共办理电信网络犯罪21件63人。”王颖介绍,该院扎实推进教育整顿,着力为民办实事,把打防管控各项措施抓实、抓细、抓落地,切实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维护社会稳定。

(文中除检察官外均为化名)

相关阅读:
江苏灌南运管所立足服务推动运输经济发展 “十四五”上海综合交通怎么建?十项任务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