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袁隆平:高产,更高产,是我们永恒的主题|封面人物
在一篇讣闻中,民众对袁隆平的敬意与农耕文明相联系。文章称:“中国是‘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农业的重要性压倒畜牧、战争和贸易,是一切生灵的基础。无稼穑即无仓廪,无仓廪即无社稷,无社稷即无华夏——袁隆平院士身后的备极哀荣,是这片土地上的生民最朴素和本能的情感投射。”
文/本刊记者张明萌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他曾获得“共和国勋章”,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逝世当日,载着袁隆平院士遗体的灵车经过长沙市区,长沙市民自发夹道目送、鸣笛致哀。在市民不间断的“袁爷爷,一路走好”的齐呼中,灵车返回他生前工作和居住过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后送至长沙明阳山殡仪馆。晚间,全国各地的民众到达长沙,奔向明阳山。晚上9时许,距离明阳山殡仪馆还有两公里的公路在智能地图上仍然堵成红色。道路两边停满了车,捧着菊花、百合、水稻的人从车上走下来,向殡仪馆走去。往后直至5月24日袁隆平追悼会举行,这样的场景不断上演。大量自发悼念袁隆平的民众称他“国士无双”。
在一篇讣闻中,民众对袁隆平的敬意与农耕文明相联系。文章称:“中国是‘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农业的重要性压倒畜牧、战争和贸易,是一切生灵的基础。无稼穑即无仓廪,无仓廪即无社稷,无社稷即无华夏——袁隆平院士身后的备极哀荣,是这片土地上的生民最朴素和本能的情感投射。”
袁隆平的面孔陪伴了几代中国人,与之直接相连的,是“解决了十几亿中国人吃饭问题”这类极有分量的表述。在很多人眼中,袁隆平等于丰衣足食。而在媒体的叙述和民众的认知中,袁隆平代表了中国人认同的优秀品质:朴实、刻苦、勤勉、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纽约时报》讣闻称:“袁隆平的研究让他成了一名民族英雄和中国坚持科学追求的象征。”
长期以来,他一直拒绝被各种方式抬高,在多次采访中称自己“只是一个种水稻的普通农民”。从研究杂交水稻开始,他就有两个梦想:“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和“禾下乘凉梦”。第二个梦来源于他的真实梦境——超级杂交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把还长,稻子比花生米还大,他拿着蒲扇,躺在水稻下乘凉。
他对水稻研究的初心常被理解为出于对国家和民众的关心。他在2016年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则将之归于求学时期的经历。小学一年级时,老师带着他和同学们去一个资本家的园艺场参观,桃子红红的吊在树上,葡萄一串一串挂在藤上,鲜花五颜六色铺在路上。他想起自己看过的卓别林电影《摩登时代》,窗外就是葡萄,伸手就能摘;牛奶不用挤,自己流进杯子。“两者的印象在我心中叠加起来,使我特别向往那种田园之美、农艺之乐。”
对袁隆平的家庭而言,学农不是最适当的选择。袁隆平出生在北平协和医院,父亲袁兴烈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中文系,母亲华静自幼在英文教会学校读书,是当时少见的知识分子,袁隆平的英语也由她发蒙。抗日战争爆发,袁隆平一家颠沛流离,辗转湖北、湖南、江西、重庆。考大学时,他不顾父母反对报考农学,进入西南农学院成为建国后第一批大学生之一。1952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这所大学毕业,并怀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志向到湖南偏僻的安江农校当了一名老师。家人担心那里偏僻,袁隆平说:“我有办法,我会拉小提琴。”
上世纪50年代末的饥荒曾让袁隆平饱受饥寒之苦。冬天,他将手脚烤热了钻进冰冷的被子,第二天起来依旧冰冷。他热衷于游泳,当时却饿到游不动。他见过饿殍,听过无数次“金元宝比不上两个馒头”。这段经历将他的田园诗愿景拉回了现实,他的目标具象为提高粮食产量,维护粮食安全,他把研究重心放到了水稻增产增收上。
袁隆平读大学时,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被奉为圭臬,称可以通过嫁接和胚接等手段,利用两个物种的优点,创造出新的物种。他们否认基因存在,斥责欧美孟德尔-摩尔根的遗传学说是唯心主义和阶级敌人。袁隆平按此尝试三年,一事无成。后来,他转向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的路子,按他们的学说专心致志寻找水稻良种。
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生理学家许智宏对《纽约时报》说:“袁隆平根本的才能一直都很明显:他对水稻及其生长方式有细致入微的观察。”
1961年7月,袁隆平在学校试验田选种,发现一株形态特优的稻株,籽粒竟有230个。他推算,用它作种子,水稻亩产量会上千斤,而当时高产水稻不过五六百斤。花了一年培育,收成让他大失所望,但他由此想到,也许这是一株天然的杂交稻,雄蕊退化,雌蕊正常,让水稻杂交有了可能性。培育这种雄性不育稻的种子,可以让它们与正常的优势常规水稻授粉,产生大规模的杂交稻种子。
他构想出“三系”法技术路线,培养水稻雄性不育系,用保持系使不育系不断繁殖;育成恢复系,使不育系育性得到恢复并产生杂种优势,带来大幅度、大面积增产。
为此,袁隆平开始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1964年盛夏,他钻进稻田,从洞庭早籼品种中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株。1965年7月,他又在一万四千多个稻穗中找到六株不育株,其中四株成功繁殖1-2代。这让他得出了“水稻亦有杂交优势”的推论,三系法猜想被证实。他将初步研究结果写成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投稿给当时国内最权威、后因“文革”停刊的学术杂志《科学通报》,并于1966年2月发表。
“文革”期间,袁隆平的一次无心之言成为把柄。安江农校查阅袁隆平档案准备批斗材料时,在他的档案里发现一封来自国家科委的来函,肯定了他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中作出的预言,责成湖南省科委与安江农校支持他的研究。这把他从政治批斗的危险中解救出来。
1967年6月,以袁隆平为首的“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组”成立。但与时下的主流研究“结实”相比,他致力于研究“不育”令人费解。他在“文革”中的转危为安也引人嫉妒。“袁隆平是地地道道的科技骗子”“雄性不育实验搞不下去了”等舆论不绝于耳。他的秧苗不止一次被人为损坏。最严重的一次,试验田全部被毁,他在一口井里发现水上浮着五根秧苗,保住了研究材料。
这次事件后,袁隆平离开单位,辗转云南、贵州、海南、广东、广西展开试验,连着七年春节没有回家。他遇到过台风和地震,从危急中抢救种子和秧苗。
1970年,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和农场技术员冯克珊在海南找到雄性不育的野生稻,命名为“野败”,用它进行远缘杂交,为研究打开了突破口。1972年,杂交稻被列为中国重点科研项目,袁隆平选育的不育系“二九南1号”培育成功,成为第一个应用于生产的不育系水稻。1973年,袁隆平及其团队首次育成三系杂交水稻“南优1号”,让水稻产量从亩产300公斤提高到亩产500公斤以上。1975年,籼型杂交水稻进入大面积推广种植阶段。1976年,《人民日报》首次报道了袁隆平和杂交水稻成果。随后几年,杂交水稻的产量突破和改革开放的时代转轨同频共振,中国人对饥饿的恐惧逐渐缓解。到了1988年,中国杂交水稻面积已达1.94亿亩,占水稻总面积39.6%。
▲1976年,袁隆平(右)与同事李必湖在观察杂交水稻生长情况图/新华社
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袁隆平总结这段经历:“从1964年开始研究,到1973年才研究成功,九年里每年都有一点进步,虽然有挫折,反反复复。但是,我看到前途光明。为什么呢?我的大方向是对的——杂种优势。杂交水稻是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这个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小到微生物,高到人类都有杂种优势现象。虽然有些失败,但是也有一些进步,支持了我的技术搞下去啊。最后我们总结一条经验,搞研究就不要怕失败,怕失败的人就不要搞研究。哪有那么一帆风顺的事呢?”
袁隆平的学生邓启云认为,袁隆平很坚定,从来不怕挫折和困难。“1964年,别人看到乱七八糟的分离都忙着伤心,他就反过来想,这不就是杂种一代吗?三系还没成功的时候,稻子光长高不结实,别人嘲笑他说人不吃草,吃草的话你的杂交水稻就有用。他就觉得,通过杂交,水稻变高,这不是说明杂交确实有优势吗?两系法也一样,别人不干了,袁老师却一直认真思考这个东西。”
“挑战权威肯定要有一股子牛劲才行。”袁隆平秘书杨耀松说。
1981年,国家科委和农委联合召开授奖大会,把国家首个特等发明奖授予了袁隆平等人。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仍在进行。1987年,他提出“杂交水稻发展战略”。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成功,普遍比同熟期的三系杂交稻每亩增产5%-10%。两系稻宣告成功不到一年,国家就提出超级稻计划:第一期到2000年目标亩产700公斤,第二期到2005年亩产800公斤。1997年,袁隆平在《杂交水稻》上发表论文《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之后迅速立项,他在两系法基础之上研究超级杂交稻。
袁隆平的第五位博士生、两系法研究成员、现任《杂交水稻》主编廖伏明回忆,当时他与袁隆平共同研究两系法遗传漂变的课题,研究成果和袁之前的结论有出入,他在文章中不敢明确提出,袁看后亲自加上一段“……原有的方法存在不足,治标不治本”。“能感觉到科学大家的风度,他能够指出自己的缺点,这也可能是他科研不断进步的原因。我认为我是个年轻的科技员,他是权威,但他就说‘我的力量是不畏权威’。年轻人有什么新想法,他不以权威自居,认为你这个有前途,你就提出来,就支持你。这就是胸怀。”廖伏明说。
袁隆平的科学家精神影响了整个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辛业芸自从做了袁隆平的秘书,就再也没有对下田感到自卑。她说:“袁老师能够把这个科研坚持几十年,做到科研水平世界领先,产量也是世界最高,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层面上的东西,更是一个精神丰碑,对我们方方面面都有激励作用。同学聚会,别人认为我就是像农民一样做田里面的事情,我丝毫没有觉得。我是在做科研,技术含量非常高。”
2000年,超级杂交稻实现百亩示范片亩产700公斤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超级杂交稻实现百亩示范片亩产800公斤的第二期目标。袁隆平没让数字停留于此,他提出了2015年三期900公斤、2020年四期1000公斤的新目标。2011年,三期目标告破,2014年,四期目标提前达成。他又提出五期目标,每公顷产粮16吨。
2016年10月10日,袁隆平指导的超级杂交稻“百千万”工程百亩片攻关基地亩产达到1013.8公斤,创下新杂交水稻高纬度亩产世界纪录。2017年10月16日,袁隆平团队超级杂交稻亩产1149.02公斤,再次创下世界纪录。
2020年11月2日,第三代杂交水稻“叁优一号”晚稻测产平均亩产达到911.7公斤。当年7月,衡南基地早稻高产攻关田曾测得早稻平均亩产为619.06公斤,第三代杂交水稻早晚双季稻平均亩产突破1500公斤,达到1530.76公斤,再次刷新原有的世界纪录。90岁的袁隆平因身体原因未到达现场。在观看验收直播的时候,他高呼:“More than excited!”
在几乎每一次采访中,和“两个梦”一同出现的,是“高产更高产”,“人口增长,耕地不会增而且在减,在这样一个严峻的形势下,肯定是追求高产更高产,这是永恒的主题。”袁隆平多次重复。
▲2021年5月23日,群众自发到长沙明阳山殡仪馆追悼袁隆平院士图/翁洹
生命的最后几年,海水稻成为袁隆平最大的课题。他与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博鳌论坛上会面,想谈论的主要内容也是海水稻。一旦海水稻能够推广,粮食产量又将大大增加。
每年11、12月,袁隆平会离开长沙,到海南研究水稻育种工作。2021年3月,他在海南跌倒,此后身体状况大不如前。4月7日,转院至长沙治疗。5月9日,三亚杂交稻基地的“超优千号”进行验收,测得平均亩产达1004.83公斤。
袁隆平一直强烈主张与世界共享他的突破性工作。1979年,三系杂交水稻技术推介到美国,进而在印度、巴西和墨西哥等地普及。袁隆平向国际水稻研究所捐赠了关键的水稻品种,用于开发热带地区也可生长的杂交品种。他和团队向东南亚、南亚和非洲的许多地区教授了杂交水稻种植技术。1982年,袁隆平在菲律宾参加国际研讨会,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请他走上主席台,屏幕上方打出了醒目的黑体字:“Yuan Longping,the Father of Hybrid Rice。”(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2004年,他获得世界粮食奖,2006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袁隆平去世后,联合国官方发布声明悼念:“袁隆平院士为推进粮食安全、消除贫困、造福民生做出了杰出贡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表示:袁隆平院士研发的杂交水稻使数百万人脱离了饥饿,是“真正的粮食英雄”。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称,袁隆平院士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帮助数十亿人实现了粮食安全。
袁隆平去世时,他的学生、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室主任李建武正在长沙市东北角的一块农田里播种,这是袁隆平为实现亩产1200公斤而亲自部署的攻关项目,原定5月22日播种完成。去世七天后,袁隆平选的这批稻种发了芽,长出了嫩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