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能源产业“绿动”老油城

原标题:新能源产业“绿动”老油城

新华社哈尔滨5月30日电题:新能源产业“绿动”老油城

新华社记者李凤双、杨喆、孙晓宇

从过去“一油独大”,到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呈“遍地开花”之势,新旧“动能”转换之间,“油城”大庆,正顺应新发展理念,走出一条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路。

“老油城”兴起新能源

1959年,位于如今大庆市大同区的松基三井喜喷工业油流,标志着大庆油田的诞生。

60余年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薪火相传,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超24亿吨。

作为传统资源型城市,大庆“因油而兴”,也曾“因油而困”,产业结构单一曾制约城市发展。发展新能源产业,成为大庆转换发展动能的选择之一。

近日,在距离松基三井6.2公里处,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建设正酣。

大庆市副市长熊敏峰介绍,作为推动新能源行业技术进步、加速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发展的创新平台,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将努力为全球新能源行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标准,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大庆油田清洁能源总部基地项目、大庆国信泰吉新能源有限公司风力发电项目……”大庆市工信局副局长闫志向记者展示了一份项目汇总表,上面记录了今年该市重点推进的34个新能源产业项目情况。

从石油到光伏,从风电再到氢能等,大庆的“动能”不断拓宽,发展活力在增强。闫志介绍,大庆市2020年新能源规上企业达到15家,实现产值22.6亿元。目前在建项目34个,总投资达201.8亿元。

立足资源禀赋“扬长补短”

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地处偏远,冬季气候寒冷,这些本是发展中的“短板”,却成为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长处”。

“大庆地处高纬度、寒温带,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能源资源的开发条件非常优越,能确保高水平开展各类实证实验。”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建设者,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大庆项目筹备组组长汪洋说。

作为我国重要能源产业基地、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大庆市把新能源产业作为重要产业板块加快推进,正重点推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开发和综合性应用。

丰富的石油工业底蕴,加之众多新能源项目入驻带来的联动优势,使大庆“磁吸”上下游企业入驻。

今年1月,黑龙江省石墨谷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大庆市“云签约”人造石墨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框架协议,计划投资26.5亿元,建成从原油冶炼焦、研发、深加工到人造石墨新材料全产业链产业园区,年产6万吨人造石墨负极、6万吨石墨化等新材料,预计年产值超过30亿元。

吸引石墨新材料产业园项目的,是新能源产业带来的利好。“一个新的电力新能源项目入驻后,通过增量配电改革,使电价降低,降低人造石墨生产成本。”大庆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利明说。

为何诸多新能源项目“偏爱”大庆?除了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工业底蕴之外,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也是重要原因。

“从2020年12月30日国家批复,到2021年4月10日项目开工建设,前后只用了101天。”汪洋说。

“在大庆,我感受到了亲情和友情,政府和企业抱团发展,就像一家人。”华能内蒙古东部能源有限公司大庆新能源分公司筹建处主任王利国说,大庆市政府组建工作专班,为企业项目落地前期手续办理、生产要素保障提供了全方位服务。

争当生态文明“标杆旗帜”

昔日工业领域的“标杆旗帜”,正力争当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许多土生土长的大庆人记得,多年前,在一些石油生产区域,“脚底带油”是常事,泡泽上漂着油污,鸡鸭掉进去,出来浑身都是黑的。

“油城”曾为发展付出了生态环境的代价,如今,推进绿色转型发展,以布局新能源产业为标志,大庆正尝试走出一条绿色、低碳、环保的发展之路。

今年3月,大庆市与华能内蒙古东部能源有限公司签订框架协议,在大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约177.2亿元,建设大型风能、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项目,配套建设大型储能、制氢及氢能全产业链项目。

“项目建成后可节约标煤216.8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28.72万吨,推动区域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王利国说。

清洁的风与光,正为大庆注入“清新”能量。大庆市发改委工作人员介绍,大庆已并网风电装机143.25万千瓦、光伏装机容量720兆瓦。

优先发展风光与多能互补发电、深度开发工业余热及地热资源、稳妥进入氢能综合利用等新领域……大庆油田正顺应绿色低碳发展趋势,发展“石油+天然气、新能源、新业态”,由传统油气生产企业向综合性能源公司转型。

“我们既要保持定力,做优做强油气业务,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积极贡献,又要认清大势,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积极发展新能源新业态。”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大庆油田党委书记孙龙德说。

大庆油田计划到2035年,清洁能源利用率达50%以上;到2060年油田开发100周年,新能源供给与传统能源消耗平衡,油田生产实现“碳中和”。

【纠错】

相关阅读:
三星堆3号坑成功提取青铜眼形器 同一班级第三名学生感染!广东本土新增13例无症状详情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