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长七”出征 打响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第二枪

原标题:“长七”出征打响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第二枪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题:“长七”出征打响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第二枪

作者郭超凯陈洁

5月29日晚,长征七号遥三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准确送入预定轨道。此次任务是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承上启下的关键之战,打响了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第二枪,将为天和核心舱送来首位“访客”。

长征七号火箭为何能成为天舟货运飞船的“专属列车”?其“身体”又蕴藏着那些秘密?记者采访航天专家,一探究竟。

发射现场。骆云飞摄

发射现场。骆云飞摄

天舟“专属列车”

长征七号火箭是为了满足中国空间站工程发射货运飞船而研制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因此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天舟货运飞船的“专属列车”。

2017年4月,长征七号遥二火箭成功将中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时隔四年后,长征七号火箭再出发,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送入太空。之后,天舟二号将与在轨运行的天和核心舱进行对接,完成燃料和物资的输送,为后续载人飞船的发射奠定良好基础。

按照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中国将连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发射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

对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试验队现场01指挥员、主任设计师徐利杰表示:“2年11次任务,环环相扣,就像接力赛跑,每发任务的成败都将关乎中国空间站建造计划能否顺利实施。本次任务作为中国空间站工程建造阶段承上启下的关键之战,牵动着亿万人的心。”

发射现场。骆云飞摄

发射现场。骆云飞摄

从“零窗口”到“窄窗口”

本次任务是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的第三次发射,距离长征七号遥二发射已经过去了4年。在此期间,型号队伍开展了大量的优化改进设计,不仅实现了从“零窗口”到“窄窗口”发射的技术跨越,另外还通过简化、优化箭上测量系统、优化贮箱增压设计等130余项改进,使火箭更加经济、可靠,更有利于批量化生产和高密度发射。

徐利杰表示,虽然长征七号火箭已经具备了“零窗口”发射技术,但是为了更好适应故障情况,提高火箭按时发射能力,型号队伍经过努力,最终将精确到秒的“零窗口”拓展为2分钟左右的“窄窗口”。换言之,如果火箭起飞时间的偏差在2分钟以内,火箭就可以根据起飞时间自行修正飞行轨迹,保证货运飞船仍然能够进入核心舱所在的轨道面,提升长七火箭对发射任务的适应性。

此外,科研人员还将火箭助推和一级尾端、一级后过渡段由复合涂层改为普通涂层;改进后简化了施工工艺,缩短了生产周期。以火箭一级后过渡段为例,改进后生产周期由原来的18天左右缩短到13天,为后续批量生产奠定基础。

发射现场。郭文彬摄

发射现场。郭文彬摄

未来航天发射“主力军”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中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基本型,以长征七号火箭为基础,科研人员衍生出具备高轨发射能力的长征七号甲火箭。

随着两型火箭技术方案的完善和性能的稳定,长征七号系列火箭可逐步替代中国现役长征运载火箭有关型号,成为中国未来航天发射任务的“主力军”,执行更多的重大发射任务。

除了天舟货运飞船2年4次发射任务之外,进入空间站运营阶段后,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还将每年保持2次发射的频次。

发射现场。郭文彬摄

发射现场。郭文彬摄

另外,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14吨,论“力气”,比传统燃料的运载火箭多出一半以上,因此它不仅可以实现大型有效载荷的发射任务,还可以搭配上面级或者二级采用多次启动技术,实现太阳同步轨道大型有效载荷或多星组网发射。(完)

相关阅读:
北京市气象局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为了与天和核心舱“温柔接吻”,天舟二号在地上练了31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