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红基会等联合打造全国首个校园数字化应急救护体系

原标题:中国红基会等联合打造全国首个校园数字化应急救护体系

人民资讯图

人民资讯图

5月26日,澎湃新闻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红基会”)获悉,中国红基会与腾讯、南京大学联合打造全国首个校园场景数字化应急救护体系,通过在校内投放应急救护一体机与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开展应急救护培训以及应急救护数字平台建设等工作,打造“神器+神技+数字神能力”的校园应急救护服务阵地,提高校园内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普及率。

启动仪式上,中国红基会、腾讯基金会、南京大学三方代表共同签署捐赠协议。中国红基会联合腾讯向南京大学捐赠150台AED,配置在鼓楼、仙林校区,覆盖校区150栋楼宇,实现AED总覆盖率达到2台/千人。之后江苏省红十字会还将为南京大学在校师生开展应急救护培训,使更多人成为红十字救护员,通过建设校园应急响应志愿者数字化网络,进一步提高校园应急救护和自救互救能力,提升南京大学校内突发事件应急救护处置能力。

南京大学副校长邹亚军表示,此次将南京大学作为“安心校园项目”的第一站,与南京大学打造“绿色校园、智慧校园、健康校园、平安校园、人文校园”的目标相契合。南京大学愿意成为全国第一个数字化应急体系的高校示范场景,积极配合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和应急救护系统建设,力争成为全国校园应急救护工作的标杆试点。

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患者超过50万人,保护生命需要医学科学的进步,更需要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和自救互救能力的提升。2021年是中国红十字会应急救护推进年,中国红基会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红十字救在身边”行动,进一步提升应急救护培训覆盖面,提升社会公众健康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这也是中国红基会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之一。中国红基会倡导社会公众积极学习急救、学会急救、敢于施救,形成“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

相关阅读:
习近平向世界环境司法大会致贺信 1个学科世界第一,15个学科上榜!2021“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