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宗商品“疯狂”引发监管密集出手,本轮涨价潮到头了?
全球大宗商品涨价狂潮到头了吗?
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成为全球焦点,尤其是期货价格波动远大于现货,这更是引发监管关注。国家发改委5月24日消息显示,23日上午,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证监会等五个部门召开会议,联合约谈了铁矿石、钢材、铜、铝等行业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重点企业,钢铁工业协会、有色金属协会参加。
这已不是监管层首度关注大宗商品涨价问题。今年4月以来,监管层的关注在持续升温,煤炭钢铁价格也因此冲高之后出现大幅回调。那么,全球大宗商品涨价狂潮到头了吗?
24日,国内商品期市开盘多数走低,黑色系期货领跌,铁矿石期货主力跌幅一度扩大超9%,热卷、螺纹主力合约跌超7%,动力煤、焦炭主力合约一度跌超5%,焦炭跌破2300元/吨水平,创3月末以来低位至2293元/吨;股市方面,钢铁、有色板块跌幅居前,截至24日收盘,中国有色业(01258.HK)跌7.24%,报3.97港元;重庆钢铁(601005.SH)跌4.14%,报2.78元;中国铝业(601600.SH)跌2.25%,报5.22元。
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企业和分析师普遍认为,监管约谈导致市场投机情绪降温,不过铁矿石目前紧平衡的现状不变,因此现阶段需要看其下游钢材的价格,供给端的弹性仍不大,欧美的钢材价格拐点可能要到三季度;相比起更多由中国定价的黑色系,有色品种的价格主要由国际市场主导。近期铜价的回调更多是因为此前涨价过猛、印度疫情暴发等因素,但全球经济的复苏对铜的需求形成了有力支撑,再考虑到全球疫苗接种进度的差异,短期内铜的供需仍将保持在紧平衡状态。
“涨价潮”引发监管密集关注
鉴于海外供应中断、国内限产措施升级、全球需求复苏、国内建筑活动平稳以及对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扬的担忧而引发的全球补库存,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一部分原材料价格甚至创下历史新高。
这也带动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屡创新高,4月同比达6.8%,且月度环比高达0.9%,连续5个月的环比值都在1%上下,说明物价上涨的持续性较强。但是中国主要是上游原材料(主要是由中国定价的黑色系品种)价格上涨较快,如动力煤、螺纹钢、铁矿石等以及相关的制成品价格上升较多,带动PPI上涨。
“一部分原材料价格甚至创下历史新高。与我们交流的投资者普遍担忧,上游价格上涨会侵蚀下游行业的利润率。”瑞银证券A股策略分析师孟磊对记者称。
在这一背景下,监管部门频频发声。早在4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会上企业家反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带来企业成本上升压力很大;“要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李克强在5月1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
此后,大宗商品经历了一轮回调。铁矿石此前一度涨超20%,在过去几周内则维持在上涨10%左右;叠加印度疫情对需求的影响,LME伦铜回落至10000美元/吨以下,截至北京时间5月24日18:20报9921美元/吨,此前伦铜在5月上旬快速飙升,一度冲破了10700美元/吨的高位。
5月24日,监管部门再度出手,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约谈提醒大宗商品重点企业。会议明确,下一步,有关监管部门将密切跟踪监测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加强大宗商品期货和现货市场联动监管,对违法行为“零容忍”,持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排查异常交易和恶意炒作,坚决依法严厉查处达成实施垄断协议、散播虚假信息、哄抬价格、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
受此消息影响,24日早盘,国内商品期市黑色系领跌,铁矿石跌近7%,热轧卷板、螺纹钢跌逾4%,焦炭跌逾3%。A股市场上,钢铁、有色金属板块跌幅居前。
商品价格或维持高位宽幅震荡
目前,业界有分析认为铁矿石和钢材价格有望维持宽幅震荡的状态,而例如铜等有色品种仍取决于海外的需求和供给情况,仍或维持在高位。
就黑色品种来看,铁矿石未来有望维持宽幅震荡。“欧美的钢材价格拐点至少要到夏天才有可能看到,也就是三季度铁矿石仍维持紧平衡的现状不变,现阶段完全要看钢材价格了,供应端的弹性很小。至于下游买涨不买跌,其实一下子还没反应过来,我们目前还没看到下游采购有明确变化。”某外资机构铁矿石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辛卡摩尔(TonySyncamore)对记者表示:“全球对铁矿石和钢铁产量的需求正在上升。澳大利亚供应了中国60%的铁矿石,而中国消耗了澳大利亚和巴西生产的97%的铁矿石。中国压低价格的努力正在发挥作用。在5月初上涨20%之后,螺纹钢价格下跌了14%。当地生产商正试图提高产量。然而,当地矿藏难以开采、品位低、能源密集。中国可能会考虑钢铁出口禁令,增加对国内市场的供应,以此降低价格、减少通胀压力。此外,中国为房地产市场降温也可能会减少对钢铁的需求。”
5月12日,普氏62%铁矿石指数一度飙升至233.1美元的高位,此前几日几乎保持每日涨10美元的惊人速度。不过在监管发声后,5月14日普氏62%铁矿石指数大跌超10%报209.35美元。截至5月21日,该指数报200.1美元。但即使是200美元的价格,在历史上来看仍是颇高的水平。
“事实上,这表明国内和出口的钢铁需求都很强劲。钢铁生产商的产量如此之高并不令人意外,它们的利润率正在飙升,目前处于每吨130~160美元之间。除了中国需求强劲外,全球宏观经济复苏也提振了中国以外的钢铁需求,提高了钢铁总产量和铁矿石消费量。”上述铁矿石分析师表示。
在钢材价格居高不下的背景下,近期财政部发布消息称,自5月1日起,取消部分钢铁产品出口退税。近期,螺纹钢等价格都出现回调,但上述消息似乎也未彻底浇灭市场热情。“5~6月的出口订单,之前早就签订了,部分退税的价格风险已由买家埋单,所以预计5~6月的出口量不会有明显回落;下半年,还要看出口和国内销售的利润比。”某钢管企业人士表示,“对部分产品还是有影响,每吨可能会少700~800元的利润。”
此外,穆迪认为,限产措施可能缓和近期达到历史高位的铁矿石价格,但对钢价的影响更趋于正面。
就有色品种铜而言,机构认为短期内可能仍有新高,但三季度涨价压力会缓解。天风证券表示,目前,全球经济复苏还在继续,但铜矿生产仍未完全恢复正常。例如,智利3月铜矿产量同比下滑1.3%,4月又进一步宣布关闭边境。考虑到全球疫苗接种进度的差异,预计短期内铜的供需仍将保持在紧平衡状态。此外,美债利率开始回落,为价格上涨创造了友好环境。新能源车的持续放量前景也使得铜的需求有了长期的支撑。“工业属性和金融属性的双重推动下,短期内我们可能很难看到铜价的趋势性拐点。但三季度开始,铜的基本面压力可能随供给增量的释放和经济复苏的放缓开始缓解,粗炼费用可能会开始回升,铜价的拐点可能随之出现。”
PPI有望在三季度见顶
在这一背景下,机构普遍预计中国PPI有望在三季度见顶。
例如,瑞银中国经济研究团队预计未来几个月PPI环比上升势头将减弱,而同比增速或于5~6月见顶(高于7%),2021年下半年可能在高位企稳。PPI和上游价格数据趋缓将有助于减轻投资者对利润率压力的担忧。
野村已将全年PPI和CPI预测分别从4.2%和1.7%上调至6.7%和1.8%。“大宗商品价格在5月初强劲上涨,前10天南华商品价格指数环比上涨9%,这表明5月PPI环比涨幅可能高于1%。5月PPI同比涨幅可能飙升至8.5%,6月至10月期间将保持在8%~9%,2021年底将回落至7%以下。”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预计。
目前,上游价格上涨对一些下游行业利润率的侵蚀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孟磊对第一财经记者提及:“2016至2017年以及2021年初至今的这两轮PPI上涨具有可比性,因其基本都由供应受限及需求超预期所致。因此,我们参考2016至2017年上市公司利润率的变动,来评估PPI上涨对企业利润率的影响。”
现在来看,下游行业的利润率压力总体可控。2016年,在上中游行业利润率扩张(+78个基点)的拉动下,A股非金融企业的毛利率上升了29个基点。在剔除采掘、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及电力行业后,整体毛利率同期温和收窄18个基点。随着2017年下半年大宗商品价格走弱,2017年该数值回升90个基点。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对原材料使用量较大的家电(增加119个基点)、汽车(增加68个基点)和机械设备(增加38个基点)等行业的利润率在2016年出现意外的提升。今年的情况可能并非如此,但一些下游企业可将成本压力转嫁给终端消费者。大宗商品涨价对下游行业利润率的压力在可控范围内,而各公司所受影响迥异。下半年PPI见顶和上游价格涨势放缓将有助于缓解投资者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