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落了!成了!苏大智慧“踏上”火星!

原标题:落了!成了!苏大智慧“踏上”火星!

来源:苏州大学

北京时间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

“天问一号”登陆火星模拟动画

本次火星探测之旅中,也凝结着苏大人的汗水和智慧,我校特聘教授、电子信息学院乔东海带领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一起,参与了火星表面磁场探测仪电子学单元的研制和地面测试任务。

落了!成了!苏大智慧“踏上”火星!

“天问一号”着陆器及巡视器

“祝融号”火星车上搭载了6种有效载荷,包括地形相机、多光谱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表面成分探测仪、表面磁场探测仪、气象测量仪,为完成火星表面巡视探测科学任务提供了保证。火星表面磁场探测仪将为深入了解火星表面的磁场分布、太阳磁场变化规律以及太阳磁爆等物理现象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落了!成了!苏大智慧“踏上”火星!

图源:中国新闻网

火星磁场的探测是开展火星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有理论认为,火星曾拥有和地球类似的磁场,然而随着火星内核中熔融的铁逐渐冷却,它的磁场也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失去了地磁场的火星暴露于太阳风和宇宙辐射下,并导致其失去了地表水和大气。因此,通过对火星磁场的研究,能够进一步了解火星内部的结构和演化史,这对地球磁场的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落了!成了!苏大智慧“踏上”火星!

“天问一号”传回首幅火星图像

有关火星的磁场探测在过去一直处于远距离探测阶段,落地到火星表面开展“移动式”磁场探测尚属首次,因而在探测仪的研制上没有任何可以参照的对象,一切都必须从零开始。火星的磁场相对地球磁场要微弱很多,再加上火星表面复杂的环境和多种不确定因素,也对磁场探测仪的研制以及探测精度、分辨率等参数标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乔东海教授带领的团队经过了7年的艰苦努力,一共有四届硕博研究生接力参与了这个项目的攻关研究。“值得骄傲的是,我们的探测仪完全采用的是国产自主研发的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乔东海教授说。他与学生多次在苏州、北京之间往返,与合作单位一起攻坚克难。面对一项项关键技术攻关和测试,尽管曾多次遇到过困难,但科研团队都能做到坚持不放弃,慢慢排除错误,最终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了任务。

落了!成了!苏大智慧“踏上”火星!

“天问一号”着陆任务现场

后续,“祝融号”火星车将依次开展对着陆点全局成像、自检、驶离着陆平台并开展巡视探测。

落了!成了!苏大智慧“踏上”火星!

“天问一号”探测器火星捕获过程影像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可以称得上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一直等到好消息传来以后,我们忐忑的心才放下来一些,非常期待探测器能尽早传送回火星的磁场数据。”乔东海教授表示,接下来还有很多工作要继续跟进,他所在的科研团队将继续跟踪参与火星车落地后磁强计开机和科学数据处理工作,为我国火星探测成功,推动我国成为航天强国贡献出苏大人的力量。

落了!成了!苏大智慧“踏上”火星!

落了!成了!苏大智慧“踏上”火星!

落了!成了!苏大智慧“踏上”火星!

苏州大学新媒体中心

素材来源: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国家航天局

整理编辑:杨帆

台当局呼吁别“恐慌购买”,绿媒炒作苏贞昌“咱只有一粒卡臣”再登外媒 完备、智能、关爱——北京冬残奥会场馆无障碍建设亮点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