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全省首个智能稻米加工车间投用 年产成米12万吨

原标题:全省首个智能稻米加工车间投用年产成米12万吨

低温保鲜磨米、自动化包装、机器人搬运……稻谷从原粮形态进入加工厂到变成一袋袋高端商品粮,整个加工过程高度自动化,且各项数据可监控收集。5月15日,全省首个智能化洁净稻米加工车间在五常市金禾农业产业园正式投用。

该车间是全省目前工艺最先进的智能化稻米加工车间。整个车间生产面积达1.3万平方米,只需15名工作人员就可监控自动化生产线的运转,而磨米加工、包装搬运、消毒杀菌、洁净除尘、温度湿度等数据监控采集和处理由智能系统自动化完成,而同样大小的传统稻米加工车间至少需要50名工人。该车间可实现“一线多加”,即精米、粥米、糙米、胚芽米和全谷物加工在一条生产线上完成,年可加工成品米12万吨。

传统稻米加工过程中,一般会有10%的稻米在加工中被损耗变成碎米,无法销售。由于该车间设备可精准监控加工过程实时收集数据,从而使碎米产出率降低3%—4%,有效提升出米率。同时,该车间可实现低温磨米,大幅提升了稻米鲜度和口感。

该车间相关负责人杨松表示,稻谷在磨米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热量,一般来说研磨过程中稻米的温度会在室温基础上升高40℃,这个升温过程相当于对大米小焖了一下,会对大米口感和新鲜度产生不良影响,而该车间智能控温磨米时稻米温度只升高5℃,从而实现低温研磨保鲜。

该车间内部采用现代化设计理念,设立了一条全封闭的透明玻璃参观廊道,可以360度无死角地实时观看稻米自动化加工生产的各个流程环节。同时也可用作稻米工业科普展示窗口。

在智能车间,磨米加工、包装搬运等全部自动化完成。

在智能车间,磨米加工、包装搬运等全部自动化完成。

31省区市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8例 本土病例4例均在辽宁 江苏苏州遭龙卷风袭击 已造成4死19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