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宽体飞机发动机维修平台核心建筑启动施工

原标题:宽体飞机发动机维修平台核心建筑启动施工

宽体飞机发动机维修平台核心建筑启动施工

“3号发动机试车厂房今天开启打桩,标志着项目的核心建筑建设正式启动,这是整个项目的‘里程碑’。”5月14日上午,在海口美兰临空经济区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平台)一期项目施工现场,作为该项目业主单位的海口市城建集团工程总监、海口市空港航空发动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郑伟脸上洋溢着笑容。当天,她和同事们早早来到施工现场,一起见证项目3号发动机试车厂房打下的第一个桩基。

该项目作为中国大陆唯一的宽体飞机发动机维修平台,预计明年底建成投用后可与周边一站式飞机维修基地形成航空产业的集聚发展,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

□本报记者张熙宇

拓宽临空经济产业链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实施后,作为海口市属国企的城建集团紧紧围绕自贸港航权开放、“零关税”等利好政策,积极发展高精尖的航空发动机维修业务,拓宽临空经济产业链。因此,由海口城建集团100%控股出资建设的海口美兰临空经济区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平台)一期项目应运而生。

“项目于去年8月在海口正式落地,今天启动建设的3号发动机试车厂房,是整个项目的最关键节点。”5月14日,郑伟介绍,项目位于海口美兰临空经济区的综保区内,占地面积超200亩,总建筑面积超8万平方米。其中,项目一期包含发动机大修厂房、动力站及试车台等7个构筑物,具体有发动机分解、清洗、检测、装配、试车等维修业,预计明年12月竣工投产。

该项目作为中国大陆唯一的宽体飞机发动机(目前主要针对波音787飞机)维修平台,也是国内唯一一家非外资控股的发动机大修公司,一期将达到发动机大修60-100台/年的深度维修能力,且深度维修率可达6成;二期形成具备多型号发动机综合维修能力。据悉,该项目建成投用后,可与周边一站式飞机维修基地形成航空产业的集聚发展,将有力提高我国航空维修企业国际市场占有率。

达产后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就在上个月,海口市城建集团有限公司、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海口美兰临空经济区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平台)一期项目的运营公司,并于4月30日完成项目试车台设备的合同签订。

该项目推动效率为何如此高效?“一是由于遵守契约精神对我们特别重要,二是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试车台的早日投产。”对此,郑伟给出了答案。她介绍,由于试车台的设计和生产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项目团队经历了16次工艺技术迭代讨论,克服中欧标准转化、语言沟通和地区时差等多种障碍后,最终顺利确认桩基施工图。

据介绍,该项目2号厂房为发动机维修车间、3号是发动机试车厂房。发动机试车厂房承担着航空发动机大修后的发动机试车任务,为发动机大修出厂最后工序,也是核心工序。

“试车台工艺设备采购于法国,历经工艺设备初步设计、关键设计、建安条件转化、建安施工图设计、系统设计、验收出场、运输入关、现场安装、静态调试、动态调试、挂机调试和取证标定等流程,工期总计18个月,是项目中最核心的工艺设备。”郑伟介绍,项目稳产后,不仅能为国内外航空公司提供高质量且便捷的发动机维修业务,而且项目年维修发动机可达到60台以上,年收入超54亿元,净利润约4亿元,可聚集约500名航空专业高级技术人才,投产10年累计可为海南地区贡献税收约3.2亿元。

相关阅读:
6图看懂中国火星探测器安抵火星 G9811海三高速 部分路段施工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