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典型案例公开 旧年顽疾“未愈”

原标题: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典型案例公开旧年顽疾“未愈”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时隔7个月之后,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工作组4月6日起陆续进驻山西、辽宁等8个省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督察进驻工作。地方是否严格控制高耗水、高耗能的“两高项目”盲目上马是此次环保督察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典型案例公开 旧年顽疾“未愈”

5月6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公开通报山西、辽宁、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广西、云南等八省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典型案例。网络上,“农民自建厕所不敢用”“中央纪委网站曝光滇池环湖开发乱象”等话题备受网友关注。

在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公开通报的典型案例中,有些问题是2016年第一轮督察时就已指出的问题,有的问题在2018年督察“回头看”时已再次被要求整改。

到底是生态环境的顽疾难治,还是整改力度不到位,记者们来到江西南昌、云南昆明、河南三门峡等地的督察现场一探究竟。

江西南昌:生活污水管网建设改造滞后

在江西省南昌市,督察组发现南昌市生活污水管网建设改造滞后,大量生活污水未收集直排入城市河道、湖泊和赣江。南昌市部分城区城市河道、内湖水污染严重,黑臭水体呈反弹趋势,南昌市赣江入江排口水质多为劣Ⅴ类。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典型案例公开 旧年顽疾“未愈”

在水系发达、雨量充沛的南昌,大量生活污水不能有效收集,雨水混入污水管网,成为污水处理厂的巨大负担,即便满负荷运行,收集不了的污水还是会溢流进入河道。

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就曾指出,南昌市推动污水处理及管网建设工作滞后。督察组调阅南昌市的摸排情况发现,老城区415.85公里的老旧管网,存在破裂、错接、脱节、变形、腐蚀等问题的高达12300个。南昌市2020年建城区污水收集率仅为50.78%。

督察组认为,南昌市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重视不够。在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和改造工作上缺乏系统思维和统筹谋划,决心不大、标准不高,导致生活污水污染环境问题长期未能彻底解决。

云南昆明:所谓“环湖开发”,致滇池生态破坏

在云南省昆明市,督察组发现滇池南岸的长腰山区域被房地产开发项目蚕食,部分项目直接侵占滇池保护区,挤占了滇池生态空间。作为滇池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长腰山90%以上的区域被开发,如今变成了“水泥山”,其生态功能基本丧失。

(来源: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此次滇池暴露的问题也并非首次。2016年7月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曾指出,诺仕达集团建设的有关项目侵占滇池一级保护区。但晋宁区及诺仕达集团不仅没有认真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在滇池一级保护区毁坏生态林建设了一条沥青道路,并陆续在滇池二级保护区限制建设区违规开发建设房地产项目。

督察组认为,昆明市迟迟不按《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要求编制出台滇池保护规划,导致滇池保护长期无“规”可循,滇池“环湖开发”“贴线开发”现象愈演愈烈。云南省相关职能部门履职不到位,未及时指出并制止滇池长腰山等区域的违规开发建设问题。

河南三门峡:“示范村”污水溢流,农民自建厕所不敢用

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河南督查发现,一些农村污水处理站长期停运,导致农村污水受阻于“最后一公里”。

污水溢流入河,河内垃圾漂浮,农民自家建了厕所却不敢用,此事就发生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所属义马市东区办事处的“全国文明村”河口村和“美丽乡村示范村”霍村。4月7日所出监测报告已显示湿地排水不达标,为何到4月24日督察组来到现场时污水依然溢流入河?河口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张建武说,受经济条件制约,没有费用。

(来源:新华社)

(来源:新华社)

督查人员指出,农村污水处理不能重建设轻管理,必须让污水处理设施有效运转起来。据悉,截至记者发稿时,两村所在的办事处针对存在的问题向记者发来“情况说明”,并表示积极整改。

环境整改容不得“拖延症”,容不得“表面功夫”。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

民航局对法国航空公司AF198航班实施熔断措施 商务部:受市场供给增加影响,猪肉价格连续11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