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北京市公安局评出“放管服”改革十佳案例,这些改革举措上榜

原标题:市公安局评出“放管服”改革十佳案例,这些改革举措上榜

推行电子居住证、推出交通事故远程处理,打造网上北京市公安局……7日下午,北京市公安局通报了“放管服”改革十佳案例评选结果,这些亮眼便民的改革举措榜上有名。此次评选出的十佳案例惠及面广,信息化程度高,其中3项为全国首创,2项为全市首创。

首都公安机关两年来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利企改革新举措。为固化经验,推动改革工作提档升级,今年3月,市公安局组织开展了“放管服”改革十佳案例评选活动,从市局职能部门和分局报送的“放管服”改革创新举措中,通过自荐推选、网络投票、专家点评三轮评审,选出了最能体现改革成效的十佳案例。

据介绍,这些案例具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惠及面广,涵盖户政、交管、治安、出入境等群众、企业高频办事领域,最大限度让首都群众企业享受改革红利;二是创新性强,全国首创措施有3项,全市首创有2项;三是信息化程度高,大多数措施依托信息化手段开展,切实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十佳案例具体包括:

一、推行电子《北京市居住证》和《北京市居住登记卡》

全国首创相关业务全程网办,最大限度减少群众提交证明材料、方便群众携带、使用电子证(卡)。

二、推出交通事故远程处理

对于轻微交通事故,远程易处理中心专席人员指导驾驶员通过“远程易处理”微信小程序,运用视频连线等方式进行“在线”事故处理,无争议的10分钟即可结束。全国首创“警”“保”合作,保险公司直接介入理赔,大幅提高事故处理效率,优化保险理赔服务。

三、打造网上北京市公安局

全面建成集信息发布、网上办理、解读回应、互动交流于一体的7×24小时网上公安局,逐步实现了户政、出入境、治安等144项便民服务事项网上办理。两年多以来,已办理网上预审核预约事项521.3万余件,警民交流更加畅通。

四、建设推广电子印章

全国首创公安主导电子印章管理系统,无需携带、无需转递、无需跑腿,秒间速达、海量储存、海量管理、海量查询,挂失、注销、补发均安全高效。截至目前,已制作备案电子印章30万余枚,为全市政务服务领域的电子证照、文件签盖410余万次。

五、创新实现外籍人才“两证联办”

发挥示范作用,设立外国人工作许可、居留许可两证联办窗口,办理时限减半,在全市建立9个外国人服务大厅或窗口,对“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重点企事业单位量身定制“服务包”,更好地服务首都国际交往中心和“两区”建设。

六、探索占道施工监管新模式

强化科技监管力度,在占道施工现场安装视频探头,实时采集现场图像视频,远程查看施工及周边道路交通运行情况,降低监管成本、减少对企业干扰。

七、创立涉众型经济案件报案平台

朝阳公安分局依托微信公众号,实现了涉众型经济案件网上接报、定期通报、案件咨询、意见反馈,畅通了群众报案渠道、减少群众路途奔波。

八、积极推进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

海淀公安分局率先核发全市第一件公章刻制业特种行业许可证,已承诺审批许可特行企业38家,实现了受理当日发证,提升了服务企业效能。

九、建设智慧服务大厅

通州公安分局在全市率先建设了出入境智慧服务大厅,为办事群众提供了从“智能引导”到“一站式智能自助办理”“一桌式智慧受理”等服务,实现了群众办事“一网、一门、一次”的预期目标。

十、打造集约化公安政务服务中心

怀柔公安分局一站式办事大厅将公安业务进行整合,22个窗口可办理106项业务,实现了出入境、户政、治安、交通等业务的一站式服务。

责任编辑:贾楠 SN245

国家医保局:重点推进高血压糖尿病等5病种跨省直接结算 外交部再谈福岛核污染水:日方不要学鸵鸟 以为把头埋在沙子里就万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