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黑土地上的春耕见闻

原标题:黑土地上的春耕见闻

新华社长春5月4日电题:黑土地上的春耕见闻

新华社记者陈晓宇

“五一”假期,记者回到位于吉林省榆树市大坡镇两家村的老家,看到黑土地上有了不少新变化。

作为全国产粮大县,榆树市的粮食产量约占吉林省粮食产量的十分之一,曾多次摘得全国产粮“冠军县”的称号。

锄头,是东北农民过去种地的必备工具。如今在老家的田间地头,却再难寻锄头的身影。

“都机械化了。”3日下午,村民徐凤山坐在自家地头上笑着说。他的身旁是一辆农用三轮车,车里装着几袋化肥和种子。

远处,一台大型拖拉机正在徐凤山的地里进行旋耕作业。

徐凤山是种植大户,自家地再加上承包的地,近7公顷种的都是玉米。这边种着地,那边院子里还囤着去年收获的玉米。这两年,玉米的价格涨了不少。

“院子里的玉米咋不卖呢?”记者问。

“再等等,看价格还能不能再涨涨。”徐凤山笑着,黝黑的脸上布着好多皱纹,像是田间小道。

“一公顷地能挣多少钱?”

徐凤山掐着手指头说:“去年一公顷打了两万斤玉米,现在市场上一斤一块三毛五,那就是两万七千多块。”

“成本费用能占多少?”

“从耕地、种子、化肥到用植保机打药再到收割,大概得有七千块,再加上承包费八千块,每公顷一万多块。”

“总共下来,今年一公顷地怎么也能净赚一万两千多块吧。”徐凤山紧接着说。

过去玉米价格低的时候,一公顷地承包费只有几千块钱。随着玉米价格上涨,承包费也水涨船高。徐凤山估计今年承包费可能达到每公顷一万块。

与徐凤山不同,村民王树军早早地就把去年收获的玉米卖了,6公顷多地净赚了7万多块。

“孩子要结婚了,用钱的地方多。”王树军的儿子在外打工,再过两个月要回老家结婚,几年前他就把新房盖好了。

当地号召村民对黑土地实行免耕作业,让秸秆在地里自然腐烂,增加土壤有机质,进一步保护了黑土地。焚烧秸秆的现象也越来越少。与以往的耕作不同,如果选择免耕,除了种子和化肥,耕种期间农民不用花一分钱。响应号召的村民越来越多。

放眼望去,田野里,前几天刚刚播下的种子已经发芽,孕育着希望。

相关阅读:
“印度成为‘下一个中国’的希望是零” 奋斗正青春|西大学子又双叒叕亮相央视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