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景区挤到游客退票,媒体:应反思限流机制是否合理,有无改进空间

原标题:景区挤到游客退票,媒体:应反思限流机制是否合理,有无改进空间

据报道,有网友反映,5月2日在湖北荆州某景区游玩时,从早7点排队到11点,现场十分拥挤。网友提供的视频中,景区门口挤满了等待入园的游客,有人大喊退票。该景区工作人员回应称,确有此情况,已为游客全额退票。

“五一”小长假开始以来,多地都发生了类似事件。在安徽六安,金寨天堂寨游客超过交通运输承载能力,近万人下山途中滞留,不得不徒步前往游客中心,沿途道路拥挤。之后,售票处出现大量游客聚集高喊退票。

俗话说:“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难。”每到节假日,景区人多拥挤是常有的事情,游客已经习以为常。尤其随着防疫形势稳定、疫苗接种率提高,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国客流量预计将达2.5亿人次。可以说,有勇气在这个“五一”出门的人们,对于将要面临的“人从众”模式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然而,即便如此,一些景区还是让游客崩溃到喊退票,拥挤之严重和接待不力可见一斑。

《旅游法》规定:景区接待旅游者不得超过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景区应当制定和实施旅游者流量控制方案,并可以采取门票预约等方式,对景区接待旅游者的数量进行控制。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有关部门更是三令五申,要求景区做好预约和分流工作。4月28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五一”假期旅游出行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各地景区景点“五一”期间要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的要求,根据自身承载能力和当地疫情防控指挥机构要求,合理确定、严格执行“限量”要求,控制好接待游客数量,并全面实施门票预约制度。

然而,从一些景区人多到游客喊退票来看,景区的实际执行情况不免引发质疑。除了为游客办理退票外,景区更要自我反思,限流机制是否合理,预约制度有无改进空间?判断景区的最大承载量,不能单看景区能够容纳多少人,更要综合考虑接待能力,包括游乐设施的周转率、接驳车辆的承载量等。只要有一项指标偏低,景区的限量就要相应下调。

门票预约,同样是一门学问。一些景区实行的预约制度是以天为单位,没有细分到具体时段。虽然从全天来看,游客总量并没有超过规定人数,但在某个时段却可能出现扎堆现象,导致瞬间客流量超过规定峰值。相比之下,实行分时预约,有助于提高预约的精细化水平,引导广大游客有序出行。

针对“五一”小长假前两日各地热门景区游客量较大,部分地区存在景区出入口、核心游览点等区域游客较多等问题,文化和旅游部5月3日再次强调景区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做好游客远端分流和现场疏导工作,多渠道提前公布旅游景区预约和流量信息。

各地有关部门应加强指导监督,督促景区切实落实限流措施,兼顾好疫情防控和游客体验。对于贪图经济利益,故意超售门票,疏导分流不力的景区,应依照《旅游法》相关规定责令整改,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

来源:张淳艺/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刘光博

相关阅读:
  • 法眼观察:频遭吐槽的景区“票中票”该管管了

    交了160元景区门票后,想看瀑布还要再交35元;最佳观景点被圈起来,想去赏景要交费10元;景区门票145元,登观景平台还要再花20元……近年来,景区“园中园”“票中票”现象屡 2023-11-07
  • 法眼观察 别让“三道关”关住旅游的公益性

    近期,旅游市场加速复苏,但网络上也出现了不少关于景区内交通费用过高、规划设置不合理等的评论,引发了大量的不满和吐槽。据《中国新闻周刊》7月26日报道,在青海的茶 2023-07-27
“江苏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揭晓 上海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例 治愈出院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