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五一”观众盈门 志愿者陪您乐享古都文化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五一”观众盈门志愿者陪您乐享古都文化

中关村南大街路东、首都体育馆北侧,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的院子里,中间五塔耸立,周围绿树成荫、石刻密布。“五一”假期阳光明媚,正是游览最舒适的季节。

5月2日下午2:30,售票窗口前面还在排队。院子里,散客很少,游客都围在身穿蓝色志愿者服装的讲解员身边,安静地边听讲解边参观。

“大家来之前不知道有没有感到困惑:有人叫这里五塔寺,导航上却写着‘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但门口的石碑上又写着敕建真觉寺。一个地方为什么有这么多名字?今天,我们就先从这里的历史沿革说起……”

门口的大树下,志愿讲解员王津萍熟练地开始了她的讲解。旁边立着的志愿讲解排班表海报显示,“五一”假期,将有21人次的志愿者上岗,每天最少两个、最多六个时段为游客开展义务讲解服务。

王津萍在航天部工作,是一位技术人员,家住房山良乡。“我对文史知识一直非常感兴趣,就报名来石刻艺术博物馆当志愿者。”她的讲解非常流畅、内容丰富,但又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王津萍是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200多位志愿者之一。

“我们馆经过三年的闭馆大修,2015年12月31日重新对外开放。”馆长郭豹介绍。此前,负责讲解的开放部只有5位工作人员,即使不干别的,每天光负责讲解,也满足不了游客的讲解需求,尤其是重新布展后展陈内容更加丰富。为此,重新开馆之前,博物馆就面向社会招聘志愿者。

“一开始报名的人非常少,我就从身边的亲朋好友开始发动,从听我讲解的观众中发动。”开放部负责志愿者工作的闫霞介绍。2016年,博物馆招募到的志愿者还只有10多人,到如今,已经超过200人。

志愿者分两类,一类是志愿讲解员,有100多人;还有非讲解志愿者,包括新媒体运营、摄影摄像、公益讲座、排班培训等,也有100多人。志愿者年龄从10岁到80岁都有,有附近的中小学生,如北理工附中、人大附中等,也有大学生,如北京交通大学学生,更多的是来自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从业者,以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居多。

石刻艺术博物馆的讲解对志愿者的要求非常高,涵盖历史尤其是明清史、建筑、宗教、诗歌、绘画、雕刻等方方面面。想当志愿者,先要熟练掌握博物馆提供的资料,还要参加培训、实地跟着老志愿者听讲解,最终通过考核后才能上岗。上岗也不代表学习的结束,志愿者们还会不断地通过自学、交流、馆内馆外的培训,来丰富自身的讲解内容。即便如此,2020年,博物馆招聘50名志愿者,却有上千人报名。

讲解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很累。按要求,一次讲解时长两个小时,边走边讲两个小时,对嗓子和体能都是考验,而实际上,大部分志愿者都会超时讲解。有游客在网上发帖,明星讲解员王般若一次就足足讲了四个小时。石刻艺术博物馆有一半需要讲解的内容都在室外,夏天晒,冬天冷。像王津萍,冬天都要贴着暖宝宝上岗。即便如此,她也乐此不疲:“特别希望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分享给大家。而且通过不断地讲解、和游客互动、学习,视野越来越开阔。”

按排班,王津萍应该5月1日上岗,但单位临时有事需要加班,她只好跟其他志愿者换岗,5月2日来讲解。从下午2:30一直讲到闭馆的5:00,依然意犹未尽。那些跟在她身后的观众也像被磁场吸引住了一样,从头到尾几乎没有人中途离开。

“每次讲解完,听观众说,‘真有意思’‘讲得太好了’,我就特别满足。”王津萍说。

5月2日当天在馆里服务的志愿者还有来自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的公务员闫安、从事金融行业但热爱历史文化的倪娜、怀孕4个月仍然排班上岗的程荔瑶、熟练掌握英语讲解的张培红等。

正是有了这些志愿讲解员,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的文化价值和文物背后的故事才被更多的游客了解。据统计,2020年,即使受疫情影响,石刻艺术博物馆的年游客接待量也接近10万人次。而在刚刚推行志愿讲解服务的2016年,只有5万人次。(于丽爽)

相关阅读:
  • 大足石刻特展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

    原标题:大足石刻特展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记者施雨岑)“殊胜大足——大足石刻特展”近日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不仅对大足石刻艺术、历史进行了全面展示,也 2021-09-18
  • 《大足石刻全集》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原标题:《大足石刻全集》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本报北京电(记者赵迎昭)9月6日,由重庆出版集团、大足石刻研究院主办的《大足石刻全集》出版座谈会暨赠书仪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 2019-09-07
广西援鄂护士梁小霞被追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结果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