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黄河号子 传唱千年

原标题:黄河号子传唱千年

来源:河南日报

舞台节目《黄河号子》(李燕摄)

舞台节目《黄河号子》(李燕摄)

“小小石硪圆又圆,呀嗨呀嗨嗨呀嗨嗨……”一唱众和,铿锵有力,黄河硪工打硪的劳动场面跃入眼帘。5月1日,前来黄河博物馆参观的观众络绎不绝,当他们走进黄河号子专题展馆时,无不被先声夺人、气势如虹的“黄河号子”所折服。

生活在黄河两岸的劳动人民在与桀骜不驯的黄河进行抗争的过程中,将生活实践“艺术化”为充满生命张力的战歌——黄河号子。它见证着沿黄百姓激情燃烧的岁月。河南是黄河流域的重要省份,黄河号子在河南沿黄各市县均有传唱。2008年,江河号子(黄河号子)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黄河博物馆社教部主任张笑蕾说,黄河号子用原生态的艺术手法表现了团结奋斗、坚忍不拔等民族精神。在民族危难时刻奏响时代最强音的《黄河大合唱》,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就采用了黄河号子的形式。

“我的太爷爷是清朝时候的河工,我们家四代都是黄河河工,我是从小听着黄河故事和黄河号子长大的。”黄河号子传承人李富中说。

近年来,省非遗保护中心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和掌握了黄河号子的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开展了抢救性记录保存工作。“我们组建团队深入黄河沿线乡镇村落,采访老船工、老硪工、老河工,搜集、挖掘黄河号子相关实物、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资料,建立数据库,并在黄河博物馆建立了黄河号子专题展馆。”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楚小龙说。

为推动黄河号子活态传承,去年9月,省非遗保护中心将“黄河号子”搬上舞台,生动诠释了历久弥新的“黄河精神”。过去,黄河号子奏响的是齐心协力打硪修坝、拉纤运货、河堤抢险的战斗号子;今天,重新奏响的黄河号子,是把黄河建设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时代号角。

传唱千年的黄河号子,唱响的是百折不挠的黄河精神。楚小龙表示,凝聚着“黄河之魂”的黄河号子,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我们要传承好、利用好、弘扬好,凝聚起中原儿女攻坚克难的智慧和前行力量,为中原更加出彩增光添彩。(记者温小娟)

相关阅读:
甘肃将持续巩固改善空气质量 辽宁高速:大连地区部分收费站采取限制车型的管制措施,详情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