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生态环境保护成都督察组前往双流区进行现场督察

生态环境保护成都督察组前往双流区进行现场督察

督察组查看江安河污水抽排情况

督察组查看废旧收购站土地污染情况

督察组查看废旧收购站土地污染情况

经省委、省政府批准,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4月23日进驻成都市开展例行督察。为切实推动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落实,昨日,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成都市督察组前往双流区,进行了严格认真的现场督察,对双流区开展环境治理工作取得的成效予以肯定,对发现的环境违法问题提出明确整改意见,要求双流区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深入开展全面排查,认真落实环境保护要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生活污水直排江安河?

新建截污干管杜绝污水跑冒滴漏

江安河是成都四大水系之一,对于成都的生态变化至关重要。根据群众投诉,双流区川大路存在一个雨污混排口,附近的融创长滩壹号、蜀星花园等小区生活废水经过该混排口排入江安河,在河面形成明显污染带。督察组在现场看到,抽水泵正在对污水进行抽回,同时沿河建设截污干管,雨水管排口未排水。

“这里的污水处理工程由截污干管和污水处理厂组成,平均日处理量在11.2万吨,实际上远高于目前500吨的日污水排放量。”双流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李国志介绍,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附近的人口快速增长,原本直径为1至1.4米的截污干管输送能力达不到发展要求,管道长期带压运行导致跑冒滴漏,污水顺着雨水被带出,造成雨污混流排入江安河。

据悉,接到投诉线索后,双流区生态环境局、区水务局以及西航港街道等部门联合整治,并于今年3月开建江安河西岸截污干管项目。“我们采取临时措施和永久性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对该点位的雨污混排进行治理。”李国志说,目前已安排工作人员对污水进行抽回,并送往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另一方面,江安河西岸新建截污干管项目将加快铺设截污管网,新建直径达2米的截污干管3.4公里,目前还正在新建一个污水处理厂,两个项目都将力争今年6月30日以前建成。

督察组要求,双流区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污水排放监管力度工作,切实履行对江安河水质全面巡查的职责,监测水质水体的现状,保护绿水青山。

废旧收购站污染环境?

组织清运对水和土壤进行检测

根据群众反映,位于双流区彭镇布市社区的双流区贵欣物资回收公司布市收购站超作业范围经营,拆解废旧汽车和废旧电子产品,废机油、铁屑等危险废物随意倾倒,污染周边土壤和水体。现场,装载机、挖机等正在对废旧产品进行清运,装载过程中出现噪音、扬尘等问题,部分清运后露出的土地呈暗黑色。

督察组对现场进行检查时发现,正规拆解企业应是在全封闭环境下,运用自动化机械设备对废旧电子产品进行破碎、分选、转化,该收购站却处于露天环境,堆放不规范导致环境脏乱差,产生噪音和扬尘污染。

“接到投诉线索后,我们责令收购站立即整改,要求暂停回收,并对土壤和水体进行了采样送检。”双流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李贵忠告诉记者,收购站共占地12亩,约有废旧产品2000多吨,目前联合双流区公安分局、区商务局、彭镇等部门正在进行整治,将现有的废旧产品进行清运,并对有废机油、铁屑的场地和厂外浮满油污的沟渠进行了清理。

据彭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噪音和扬尘,此前已通过安装喷淋水枪、要求晚上6点钟以后不准营业等举措进行整治,接下来将根据土壤和水体检测情况进行处理:“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产生二次污染,并将这块地收回后打造成一块绿地,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督察组要求,双流区各相关部门要紧抓落实,尽快整治到位,还周边居民一片安居之所。

企业烟囱排放气体污染环境?

符合标准将加强监测和宣传

“位于双流区黄龙大道二段国玻四路的成都南玻玻璃有限公司烟囱高度不达标,距离小区太近,晚上作业时排放的粉尘含有重金属和硫化物。”日前,有群众反映,附近玻璃厂生产时烟囱排放物污染环境,希望相关部门检查该厂净化设施是否达标。昨日,督察组来到现场看到,工厂多条生产线正在加紧生产,三个烟囱正在向外排放气体。

据悉,根据相关行业标准,该企业的烟囱最低标准必须达到87米。“我们每次环评都测量过,三个烟囱均符合要求。”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在环保方面投入了2000万元,累计已经投入1个亿,确保排放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含量达到要求。

双流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排放的气体不含重金属,而且在企业自身对排放的气体进行监测的同时,区生态环境局也在进行监测:“今年监测14次,都达标了,一旦排放超标在线监测系统将会报警,我们会第一时间前来处理。”

此外,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还表示,为了让周边居民了解情况,不仅在门口张贴了环保指标公示牌,还不定期邀请居民代表前来参观。

督察组要求,企业要落实好环保主体责任,继续做好废气排放自行监测,加大对公众健康防护、气体排放认识的宣传力度。(记者吴怡霏文/图)

原标题:生态环境保护成都督察组前往双流区进行现场督察强化环保主体责任落实督察问题整改

相关新闻:油烟噪音扰民?立即出动狠抓环保问题整改

“请各位商家安装油烟净化系统,不要占道经营,注意油烟排放……”4月30日下午1点到6点,在成都高新区中和街道应龙南一路的街道上,来自成都高新区生态城管局、市场监管局、中和街道办事处等部门的执法人员,正挨个对商家进行环保法律法规宣讲、动员。

这是成都高新区对北大资源颐和翡翠府小区环保问题进行集中整治的一个片段。

“小区内油烟污染、噪音设备振动扰民,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今年4月,有群众向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成都市督察组反映,北大资源颐和翡翠府存在油烟污染、周边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接到群众举报后,成都高新区迅速启动对该小区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整改。

据了解,北大资源颐和翡翠府小区于2018年8月交付使用,开发商为成都金益远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现由北京北大资源物业经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物业管理服务。目前,北大资源颐和翡翠府1栋、3栋、17栋、19栋为商住楼,其1-2楼均建有商业铺面。

根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相关要求,开发商在建设过程中应预留烟道,并将油烟排口设置于商住楼顶部。然而,2019年商住楼1F引入餐饮后,开发商因对其所谓的“预留烟道”建设不规范,未装设“内胆”“内衬”,又未做防渗处理,导致油烟逐渐渗入居民房间,引发居民投诉,“预留烟道”于2019年6月停用。

截至今年4月28日,北大资源颐和翡翠府小区有32家餐饮商家,目前正在营业的29家餐饮商家安装了油烟净化设施。

在调查中,执法人员发现:因开发商后期改建的公共排烟管道和油烟净化设备在使用中发生振动,从而产生噪音。

该如何解决?成都高新区采取了系列措施。先后多次组织社区召开居民代表见面会,当面听取居民诉求;组织召开商家规范经营会,督促商家经营期间,保持油烟净化设施正常使用、每月定期清洗油烟净化设施。责令开发商近期对商业公共烟道进行检修。

针对居民反映的小区周边环境脏乱差问题,成都高新区加大巡查及清扫力度,并向商家开展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商家共同爱护公共环境卫生。

成都高新区规划、住建、环保、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及中和街道办事处将责令开发商、物业公司等责任单位,对商住楼一楼重油烟、重异味商家业态进行适当调整。

同时,持续强化对商家的错时巡查、重点监管,督促各商家对其安装的油烟净化设施进行正常使用和日常维护,督促开发商和物业公司对商业楼顶安装的净化、降噪设施进行正常使用和日常维护。对商家无照无证经营、违规占道经营、餐饮油烟超标排放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记者吴怡霏)

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在济南召开 征集!母亲节,一起晒出你的“李焕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