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守护耕地 “长牙齿”的措施密集出台

原标题:守护耕地“长牙齿”的措施密集出台

守护耕地 “长牙齿”的措施密集出台

守护耕地 “长牙齿”的措施密集出台

我国以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更是连续17年实现丰收,粮食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然而,粮食安全事关国之根本,其重要程度与紧迫意义远不是一个“居安思危”所能涵盖,耕地则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百姓“米袋子”“菜篮子”的基础。18亿亩耕地红线,需要“长牙齿”的措施来捍卫;疲惫的土地,需要科技与制度共同呵护以休养生息。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从去年末到如今的春耕大忙,国家层面对耕地的保护新政与监管声音密集出台。

保粮

“特殊重要意义”的春耕

确保今年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这是粮食产量首次被明确纳入国家宏观调控目标。一年之计在于春,又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2021年的春耕,意义非比寻常。

当下正值春耕大忙时期,4月20日到21日,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湖南调研时强调,狠抓春播任务落实、努力实现全年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唐仁健指出,抓好今年粮食生产具有特殊重要意义,要抓好关键环节和撂荒治理,充分挖掘粮食生产潜力,做到“土地不留空,季节不留闲,栽种不留缝,补贴不留洞”,努力增加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全力以赴夺取粮食丰收。

上周,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西南小麦已灌浆,江淮麦区开始抽穗,黄淮麦区拔节孕穗,大部分麦田墒情适宜,小麦长势好于上年、好于常年。同时,春播进展快,去年粮价好,农民种植积极性高,今年粮食意向面积稳中有增,全国春播粮食播种进度快于去年同期。

红线

保护政策密集出台

面积是产量的基础,离开耕地谈丰收,无异空中楼阁。从去年岁末到今春,“耕地保护”、“提高耕地质量”成为政策高频词。

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

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建设高标准农田,并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2021年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出要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健全耕地数量和质量监测监管机制,加强耕地保护督察和执法监督。第二天,唐仁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强调,将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3月3日,农业农村部在京召开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视频会,提出紧紧围绕耕地这个要害,加快推动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坚决完成1亿亩建设任务。3月19日,农业农村部财务工作会议强调,紧紧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耕地问题等重大任务做好资金支持。

4月12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工作机制的意见》。压实耕地保护属地监管责任,提出推动建立“田长制”,实行耕保网格化监管。

从上到下,从总基调的制度细则保障,耕地保护的地位被提高到史无前例的地步,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一步步夯实。保护力度空前,意味着挑战也是严峻的,那么,中国的耕地到底面临哪些挑战?

坚守

因为耕地资源接近极限

在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实验室里,有时会看到研究人员要整理并分析多达数百份的土壤样品,这些土壤来自我国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环境。负责实验室的,就是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李保国。

“土地并不等于耕地,全球各国国土总面积约133.9亿公顷,但耕地面积只有14.8亿公顷,占世界国土总面积的11%。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只有143万平方公里的耕地,仅占14%多,仍是一个耕地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李保国告诉新京报记者。

中国是全球耕地第三大国,比中国更多的是美国和印度,但和二者相比,中国的耕地资源已经接近利用极限。李保国介绍,“美国可耕面积全球第一,比我们多很多,印度国土面积比我们小,但耕地比我们多。在美国,开垦的部分,有大面积的休耕,还有大部分可耕面积没有开垦。而中国可耕面积已经很难再开发了,就是20多亿亩。比如黄土高原上开发的梯田,还有西南群山中的梯田,正因为我们缺少耕地,才会把不太容易利用的山坡变成梯田。”

李保国介绍,耕地是地表情况综合的结果,不光是山岭、岩石这些因素,更重要的还有热量、水分等,一个地方即便地表情况不错,都是平原、也有土壤层,但如果温度不够,水分不够,肯定不能做耕地。

按粮食进口数量折算,我国耕地的缺口约7亿亩,而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举措,没有这些耕地,中国人就谈不上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为什么要守住18亿亩红线,这都是严格计算过的”,李保国说。

提质

让耕地不再疲惫

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也有着五彩斑斓的颜色。黑土、黄土、红土,绿色的草原,生长着国人赖以为生的粮食蔬菜与肉蛋奶。

但耕地不会永远让人类予取予求,自然气候条件限制,连续高强度的耕作,正让土地持续发出“疲惫”的信号——退化、酸化、沙化、盐碱化。李保国指出,18亿亩耕地红线不突破的同时还有一个紧迫任务,就是提高耕地质量,我国目前有接近三分之二的中低产田,耕地质量较差。

根据《2020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我国高产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31.24%;中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46.81%,是今后粮食增产的重点区域和重要突破口;低产田占比21.95%,这部分耕地是瓶颈和难点。

4月19日,联合国粮农组织主办的线上全球土壤生物多样性研讨会召开,农业农村部介绍,我国近年来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着力提升土壤质量和活力。颁布实施《土壤污染防治法》,累计实施休耕轮作超过1亿亩次,今年要推广保护性耕作7000万亩,让土壤得到休养生息。组织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耕地质量5年提升0.35个等级。

对耕地的呵护,只会让人类受益。据专家测算,我国耕地地力如果能提高一个等级,就可以新增粮食1200亿公斤。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想把14亿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最终依靠的,还是脚下这片让人踏实的土地。

新京报记者曹晶瑞

责任编辑:刘德宾

绿地退化 脆弱“病人”的艰难复健 北京今年推动首旅集团等企业迁入城市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