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身边的好老师丨赵引川:高数的美,我讲给你听

原标题:我身边的好老师丨赵引川:高数的美,我讲给你听

来源:华北电力大学

“高数虐我千百遍,我待高数如初恋”是很多大学生的切身感受。线性代数、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数理方程和高等数学……像一群“拦路虎”与大学生“相爱相杀”。如何把“拦路虎”变成“纸老虎”,数理学院教师赵引川有妙招,他把这些令大家闻而生畏的高数课变成“趣味课”,深受学生喜欢。

“数学非但不可怕,还很美,是科学,更是讲道理的艺术。数学老师,就是要把数学的美传递给学生。”赵引川对数学满是热情热爱,对数学教学亦如此。

复变函数和数学物理方程是两门基础课,公式繁多,内容复杂,理论性强。对大部分学生而言,这两门课因内容抽象深奥而最费脑细胞。为了让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赵引川深入钻研这两门课的教学内容,自主摸索出用高等数学的工具来推导复变函数中的重要公式和定理。在他的引导下,学生们有了柳暗花明的豁然开朗,都说原来复变函数和数学物理方程并没有那么难。看到学生解锁一门课程后的兴奋,赵引川比学生还高兴,他说学生的成长就是教师最大的快乐。

把学过的知识还给老师,健忘是学生的通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赵引川的课堂对症下药:温故知新。每次上课前,他带领学生做知识回顾与温习。他说:“数学知识是环环相扣的,数理方程与特殊函数和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都有关联,如果前面的链条断了,后面所有的讲述将是天书。数学老师不仅要讲透当下知识点,还要负责链条的运转。”

数理方程这门课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但所有学生拿到的却是同一本教材。赵引川按照难易程度把教材重新梳理编排,给不同专业的学生用不一样的版本。赵引川因材施教点燃了学生的兴趣点,有一个学生辗转三个课堂追着他讲同一个知识点,还意犹未尽地问道:“老师,您给哪个专业讲的课程最难最深?我还想继续听。”

在赵引川的课堂上,每到精彩之处,总会听到学生们自发鼓掌;有的学生还因为听了他的课在考研时毅然决定学习数学专业;很多听他讲过课的学生毕业多年以后每年仍给他发信息送祝福……在赵引川看来,这些都是对他工作的奖励和认可。

我身边的好老师丨赵引川:高数的美,我讲给你听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赵引川每开一门新课前,要把能搜集到的教材、参考书都网罗回家,以做科研项目的方式将他们“吃透”。除了准备课件,赵引川还要手写讲义。几百页的手写讲义虽然并不一定全部都用上,但他相信,教学需要厚积薄发、精炼浓缩的打磨,才能让课堂生动、精彩。

刷题是赵引川坚持多年的乐趣。“当老师久了,最怕变成眼高手低的人,只会对学生讲空洞的理论,却没有动手计算的能力。”为了避免变成这样的人,他坚持刷题,对大部分题都能做到一题多解。他说,刷题多的好处就是避免了对学生当场提问时“老师回去想一想下次再告诉你”的尴尬。

数学的美无处不在,美在逻辑、美在理性。赵引川深入浅出地讲述数学哲理,会把数学比成爱情,“处处连续却又处处不可导的函数,理论上很多,可想要在高等数学中找出却很难。就像爱情,真实存在,但遇见真爱也许要终其一生。正如有些事物别人唾手可得,但对你来说穷其一生却不可得,所以要客观理性的看待,保持平常心。”

我身边的好老师丨赵引川:高数的美,我讲给你听

2017年,赵引川的声带出现了问题。医生建议少说话。他却说,嗓子出点问题是教师的“军功章”,不影响教学。赵引川离不开讲台,也离不开数学,他要一如既往地带着学生们在数学的世界里探索遨游。

个人简介

我身边的好老师丨赵引川:高数的美,我讲给你听

赵引川,男,1977年2月生。2000年在华中师范大学数学教育专业获得学士,2003年在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获得应用数学硕士学位,2006年在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计算数学研究所获得计算数学博士学位。2008年北京大学数学博士后出站,同年6月到华北电力大学数理学院工作,2011年被聘为副教授,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作访问学者。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SCI收录10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一项,中央高校基金青年项目一项、面上项目两项。

相关阅读:
特斯拉回应厦门车祸事件:未出现制动系统故障 超赞!河海大学获江苏省“挑战杯”红色专项赛5项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