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为群众办实事 问题整治有起色 检察建议有实效

原标题:我为群众办实事|问题整治有起色检察建议有实效

陕甘跨省协作共护欧亚班列行车安全

正义网讯(记者倪建军)近日,陕西省西安铁路运输检察院会同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检察院联合向当地某镇政府送达的一份综合治理检察建议,引起众多关注。

今年初,西安铁路运输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在天水市陇海铁路下行线K1365+200至K1365+400段,一家硂混站侵占铁路国有建设用地,影响铁路行车安全。该段铁路沿线环境安全属西安铁路运输检察院管辖,属地管辖则归天水市麦积区检察院。因此,在充分会商后,两地检察机关决定向管辖地镇政府宣告送达检察建议。并邀请党代表一名、律师两名作为第三方全程监督。

公开宣告前,西安铁路运输检察院会同麦积区检察院前往该镇政府,就管辖、送达方式及检察建议落实措施等问题进行了会谈。公开宣告仪式上,承办案件的西安铁路运输检察院检察官向镇政府代表介绍了案情,出示了相关证据,并对检察建议认定的事实及法律适用予以详细释明。同时向镇政府提出建议,在前期督促硂混站搬迁工作已取得一定进展的基础上,加强监管持续跟进,按期落实搬迁计划,腾退铁路国有建设用地;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护路联防责任制,协助铁路运输部门及时消除铁路沿线安全隐患,保障承担西部地区经济、政治、军事、国防及“一带一路”欧亚班列重要运输任务的陇海铁路行车安全。镇政府代表当场签收检察建议,表示将认真履行职责,将检察建议的内容落到实处,承诺两个月内将整改落实情况及时反馈检察机关。

西安铁路运输检察院副检察长王斌告诉记者,这是陕西铁检首例跨省公开宣告送达检察建议。近期该院将持续跟进督促被建议单位落实检察建议。同时,为进一步加强涉铁公益诉讼,拟就跨省检察协作与甘肃省铁路沿线相关地方检察机关签订《共护丝绸之路经济带陕甘相邻域内铁路安全工作办法(试行)》,形成长效协作机制,携手共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济南莱芜:推动治理案件背后非法行医乱象

正义网讯(记者郭树合通讯员张丙栋)“为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我们已在全区范围内集中开展了非法行医专项整治活动,目前已对4起非法行医进行了立案查处,对2起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2起已下达事先告知书。“近日,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检察院收到了该区卫生健康局针对检察建议的回复。

2019年下半年,刘某到张某处看病,张某为其开药治疗,刘某多次服药后认为张某将其身体治坏,于是图谋报复。2020年8月,刘某携带菜刀、剪刀到张某家中,趁张某为其开药时,用菜刀砍了张某头颈部两刀,致张某轻伤一级。同年12月,公安机关以刘某涉嫌故意杀人罪将案件移送莱芜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办案检察官在审查该区卫生健康局提供的一份文件通告中发现,自2016年2月29日起,张某已经退出了乡医队伍。这起事实清楚、案情简单的刑事案件,暴露出基层存在的无证行医、非法行医问题。

2021年2月10日,该院将医疗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非法行医的严重后果等进行了梳理,向该区卫生健康局发出加强监管、健全执业医生管理制度、开展规范就医宣传、加大查处力度等四个方面的检察建议。

检察建议发出后,承办检察官定期与该区卫生健康局对接,跟踪落实情况。日前,检察官收到回复称,该单位召开了非法行医专项整治动员会议,在全区集中开展了非法行医专项整治活动,对退出乡医又违法行医的依法进行处罚,对无证行医、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挂证行医、超范围执业、非法医疗美容、祖传秘方门店涉嫌非法行医等进行摸排整治,全力维护正常医疗卫生秩序。

重庆江津:跟踪监督“禁限塑令”落到实处

正义网讯(记者满宁通讯员马弘沈悦)“塑料吸管变成了纸质吸管,网络外卖平台江津服务范围内也买不到塑料棉签了。”近日,在重庆市江津区一家公司上班的刘女士发现,自己喜欢喝的某品牌奶茶所用的吸管和化妆常用的棉签都变了样。

2020年1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出台了最新版的“禁限塑令”。根据该意见,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并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塑料棉签。“禁限塑令”生效一年后,商场、餐饮店、药店贯彻得如何?执法部门有没有全面跟进呢?

2021年1月,江津区检察院在辖区开展了“禁限塑”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检察官对餐饮行业和相关经营场所走访、检查,同时针对当前消费者喜欢网购的特点,利用技术手段在网络外卖平台展开电子取证。调查结果表明,有关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监管强度不足、宣传不到位等情况。

随后,经重庆市检察院第五分院审批,江津区检察院分别向当地的商务委员会和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法履行禁塑、限塑职责,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和“禁限塑令”宣传,引导督促商家(电商)做好塑料吸管替换和一次性塑料棉签停止销售工作。

收到检察建议后,两部门迅速开展专项整改。江津区商务委员会向该区各镇街下发了《关于做好“禁塑、限塑”的通知》,在全区开展餐饮单位检查,对继续提供普通塑料吸管的餐饮单位逐一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并组织全区13家重点住宿餐饮企业召开禁塑限塑工作落实会,统一制作张贴禁塑、限塑宣传标语。

与此同时,江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区开展拉网式执法检查,出动执法人员454次,排查药店、卫生室等经营单位602家,督促经营单位对一次性塑料棉签线上线下全面下架,并开展“禁限塑令”集中宣传活动。

日前,重庆市检察院第五分院、江津区检察院对检察建议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发现当地餐饮店已全部改用纸质吸管或PLA可降解吸管,相关商家一次性塑料棉签也从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全面下架。

相关阅读:
4月24日上海新增9例境外输入病例 去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 原因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