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世界法律日 溪溪带你走进“劳动合同”专题

原标题:世界法律日|溪溪带你走进“劳动合同”专题

来源:贵州大学

世界法律日 溪溪带你走进“劳动合同”专题

世界法律日

今天是全球第57个世界法律日

毕业季也即将到来

溪溪为毕业生带来毕业季普法专场

为你的新征程保驾护航

这里有9个劳动合同问答知识!

快来和溪溪一起了解一下吧

“劳动合同”

专题

Q1

什么是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作为一部保护劳动者的法律,通过劳动合同的签订、解除、劳动纠纷等相关条款的规定落实对劳动者的有力保护。

Q2

如何签订劳动合同?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七条规定,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二、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Q3

劳动者怎样能解除劳动合同?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Q4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有争议应该如何处理?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Q5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是否能够不签订劳动合同?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八十二条规定,【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十一条规定,【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时劳动报酬不明确的解决】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Q6

试用期多久才合法?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十九条规定,【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一)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三)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十条规定,【试用期工资】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八十三条规定,【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Q7

如何判断和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否有效?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二、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三、【劳动合同无效后劳动报酬的支付】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Q8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索取赔偿金合理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规定,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的情形如下: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十五条规定,【违约金】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十二条规定,【服务期】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十三条规定,【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Q9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合同后能索取经济补偿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规定,解除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要给予经济性补偿的情形如下:

(一)【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未依法保障劳动者权利,劳动者单方解除合约;

(二)【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三)【无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无过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四)【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五)【劳动合同的终止】因用人单位原因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

法律是维护正义的最佳武器

当自身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

GZUers一定要学会用法律维护

自身的合法权益

世界法律日 溪溪带你走进“劳动合同”专题

资料整理:法学院李律墨

编辑:杨欣悦

责任编辑:李辉

相关阅读:
山西:希望金融机构积极承销和认购省属煤炭企业债券 呈现300余件档案史料精品 清华大学110年校史展览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