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际锐评丨应对气候变化不应成为地缘政治的筹码
“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不应该成为地缘政治的筹码、攻击他国的靶子、贸易壁垒的借口。”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近日中法德领导人视频峰会上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观点。它发人深省,坦率指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主要挑战。
过去这些年,单边主义、疫情政治化等非理性做法,已经给世界带来太多混乱和不幸。倘若在应对气候变化这个关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国家仍不能引以为戒,那将带来灾难性后果。
庆幸的是,一些大国领导人表现出了令人钦佩的勇气与战略眼光。
在中法德领导人视频峰会上,习近平主席、马克龙总统、默克尔总理一致表示,要坚持多边主义,全面落实《巴黎协定》,共同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将应对气候变化打造成中欧合作的重要支柱。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共识,无论对中欧双方还是对世界。
最近,围绕中国新疆、香港等问题,欧洲一些政客加入美国主导的反华联盟,给中欧关系平添变数。法德是欧盟最重要的两大成员国,它们此时同中方商谈气候议题合作并达成共识,表明欧洲政坛主流依然高度重视对华合作,彼此共同利益依然有可能超越意识形态与政治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平息了世界的焦虑。
在中法德领导人视频峰会举行前几天,日本决定以向海洋排放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引发国际社会强烈批评。联合国人权与环境问题特别报告员戴维·博伊德等人称,日方这一做法“可能对人类和环境构成100多年的风险”。
对于东京的自私,华盛顿选择了放纵。地缘政治无疑是其背后一个重要考虑,包括想让东京成为其推行印太战略和抗衡中国的棋子。这不由加深了人们的担忧:那些对全球减排承担重要责任的国家,是否能抛下私利并真正担负责任?
去年9月,习近平在联大宣布了中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时间表。在这次与法德领导人视频会晤时,习近平坦言这对中国而言“将是一场硬仗”,强调中国将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全面推行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他还表示,中国已决定接受《〈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加强氢氟碳化物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这些都表明,中方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开“口头支票”,而是在切实行动。
历史上,美国和欧洲的碳排放占全球累积排放量的一半以上,现在人均造成的污染仍远超其他国家。发达经济体理应在减排行动力度上作出表率,并带头兑现气候资金出资承诺,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充足的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支持。
目前,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正访问多国,为下周美方组织的全球领导人气候峰会进行游说。鉴于过去几年美国在气候问题上的不负责和巨大“欠账”,华盛顿的诚意仍有待观察。
大自然一旦发怒,威力难以想象。应对气候变化,唯有以合作取代私心,方可达到目标。中法德领导人已向世界展示了决心和行动。作为全球领导人气候峰会的发起方,美国应向世界证明其应对气候变化的诚意,而绝非借此重当所谓的“气候领袖”。
(国际锐评评论员)
责任编辑:武晓东 SN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