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火眼金睛”严守国门安全

原标题:“火眼金睛”严守国门安全

本报4月16日讯(记者高潮通讯员林昕冯强)时下,“海淘”已从时尚变成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但是五花八门的全球购商品背后也暗藏不少风险,国际邮包进境,海关查验就是把守国门安全。14日,在位于海榆中线的海口新邮件处理中心,海口海关所属海口港海关邮检科海关关员在CT机前严阵以待,一袋袋邮件包裹送到海关查验台前,等待过机扫描查验。这背后是海关关员的“火眼金睛”换来进境国门安全。

饼干里揪出新型毒品

海口新邮件处理中心每天有大量邮件进出境,如何精准有效拦截违法寄递物品,海口港海关关员范高导练就了“火眼金睛”。今年2月12日,一件来自日本的邮件过CT机检查时,范高导察觉异常。果不其然,邮件拆开后发现,袋装饼干中夹藏了2包药片(共200粒),而邮件面单上申报品名为“零食”。

“药片是氟硝西泮,俗称‘蓝精灵’,是新型毒品的一种,在我国按二类精神药品管制,具有显著的催眠和遗忘作用。”范高导说,由于该药在日本售卖价格较低,部分无良商家在网络平台售卖该药赚取高利润。

据统计,仅2020年,海口港海关邮检现场共计查获并移交毒品及管制类精神药品案件线索31宗。

首饰里查出濒危动植物制品

玳瑁、红珊瑚由于色泽绚丽,近年来成为走私分子非法牟利对象,常被捕捞并将其加工成手镯、挂饰等高档饰品买卖。3月4日,海关关员黄忱与同事在查验时发现一个进口邮件过机图像存在异常。经拆包检查后,查获玳瑁制品及红珊瑚制品。

邮包过CT机图像显示最短时间仅为6秒钟。黄忱回忆称,当时邮包内有多件饰品,她和同事通过结合机检图像、饰品的色泽等作了初步判断,再次进行鉴别,验证了她们的推断。经鉴定,确认该邮件内有5件玳瑁制品、55件红珊瑚制品。

海口港海关邮检科科长麦耕说,邮寄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进出境,必须持有国家濒危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否则均属于违法,将被追究法律责任。2020年,海口海关邮递渠道共计查获疑似砗磲、象牙、红珊瑚制品13宗。

眼下,海口海关正开展“龙腾行动2021”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对侵权物品实施精准拦截打击。海口港海关邮检现场更忙了,海关关员们绷紧守护国门安全的这根“弦”,强化安全监管,加强对寄递渠道违禁物品的打击力度,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

相关阅读:
天津16日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 海南首座加氢站昨日投入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