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最美教师|光电工程学院郑文波老师独家采访
来源:长春理工大学
文/何正泷
长春入冬第一场降雪过后,冰雪路面变得湿滑难行。
光电工程学院教师郑文波将每天出门的时间又提前了20分钟。“不能耽误学生上课,哪怕一分钟也不行。”这是郑文波自从走上讲台后就深植于脑海的信条。
早上7点45分,郑文波老师会准时出现在他即将上课的教室里,解答完一些学生的问题后开始当天的课程。从家到教室,直线距离不到一公里,腿脚不便的他需要提前一个小时出门。
从母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郑文波被分配去了吉林省机电研究设计院。虽然从事的工作与所学的专业对口,可小时候那个执教解惑、教书育人的梦想却一直萦绕在心间。终于,2002年郑文波来到我校光电工程学院,成为探测与信息工程系的一名专业教师。
“在实现梦想的路上总有使不完的劲儿。”来到学校后,郑文波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然而,正当他挽起袖子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命运似乎又跟他开了一个玩笑。2006年,郑文波被检查出患上了严重的脑血栓。经过全力救治仍然留下了后遗症——半侧肢体障碍,右侧手掌麻木,腿脚行动不便。
病痛没能阻挡住郑文波对教书育人的追求,经过半年时间的休息治疗后,郑文波重新站上了讲台。“郑老师回来上班后,我们所有人都很惊讶。”光电工程学院教师景文博说,“我们当时都知道,郑老师一侧肢体肌力减退到几乎不能活动、冷热不知、疼痛不觉。”
同事们的惊诧并不奇怪,为了能够重返讲台,郑文波克服了大量常人难以相信的困难。步履蹒跚,行动不稳,他每天强迫自己拖着病腿行走一小时,不分春夏秋冬,无论严寒酷暑。他自制了康复工具套在手上,每天用力拉伸手部肌肉,往往半个小时就已经汗流浃背。
“郑老师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已经达到了一种几近于‘信仰’的程度。”光电工程学院教师王世峰告诉记者,从教近20年里,郑文波竟然上了10多门新课。“每次学院安排教学任务的时候,郑老师从来不推脱,连半个‘不’字都没说过。”王世峰说,“其实我们都知道,以郑老师现在的状态,他推脱一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他没有,一直任劳任怨。”
生病以后,郑文波无法流利地使用原来的电脑键盘输入法。为了备课查资料,他特意自学了一种只需要两个手指头操作的二指输入法。去年疫情期间,学校进行网络在线教学,为了保证质量,郑老师自费购买了一台电脑专门用来给学生上课。
“郑老师讲过那么多课,但是他每次都在认真备课,实时更新。光是手写的讲义就有这么厚一沓。”王世峰用拇指和食指比划出了一本新华字典的厚度,他接着又动情地说:“郑老师这种教学态度,值得我们所有老师学习。”
每年6月的毕业季都是郑文波一年中最开心也是最留恋的时间,他目送自己教过的学生背上行囊离开校园,奔向人生的新征程。但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毕业季大部分毕业生都没能返回校园。
本该是四处洋溢离别旋律的校园,显得格外冷清。为了帮助不能返校的毕业生顺利离校,学校号召在校教师做志愿者帮助他们打包邮寄行李。
“当时我们所有人都没想到,郑文波老师也报名参加了。”光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显峰回忆说,“当郑老师艰难地爬上楼梯,出现在学生宿舍时,我们所有人都惊呆了。”大家知道,光是爬上3层楼的楼梯,于郑文波而言已非容易之事,更何况是封校期间,郑文波需要绕行近1个小时才能走进校园。
“我印象很深刻,打包行李那天,郑老师虽然手脚不是很麻利,但他脸上始终挂着一种很满足的笑容。”现场工作人员刘奇儒回忆,“那种表情就像是一位父亲要送自己的孩子去远行。”
郑文波对教育的深情付出、对学生的真情关怀让一批又一批长理学子感动不已,留下了一段段深情厚谊的佳话。
广东籍校友黄思嘉现在在珠海市生态环境局工作,2008年,他得知自己考上公务员后,第一时间购买了从广州直飞长春的机票,当天就赶回了学校。他要把自己的好消息告诉老师。“郑文波老师当年帮助了我,改变了我。后来我工作变动、结婚、生子等每一件人生大事都会想着跟郑老师分享,这是一份独特的师生情谊。”黄思嘉深情地说。
所有熟悉郑文波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句关于师生情谊的经典宣言“学生回来看望我,比我儿子回来都高兴”。“儿子我养了30年,他回来看我理所应当。”郑文波微笑着说,“但学生们我只关心了一年,他们来看望我一定是有一份深厚的情谊,我当然高兴了,这是当老师最开心的事情。”
供稿: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编辑:丁宇同
责编:程力
审核:于英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