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退树还稻” 机械耕种——四川确保“良田粮用”

原标题:“退树还稻”机械耕种——四川确保“良田粮用”

新华社成都4月13日电题:“退树还稻”机械耕种——四川确保“良田粮用”

新华社记者陈健

成都市崇州市元通镇农民周玉全家中有5亩多耕地,最早种的是水稻,十多年前开始种植观赏果木。去年,他处理掉果木,今年春耕重新种起水稻。

在崇州市,像周玉全一样去年腾退果木,今年改种水稻的农户,共有1523户,涉及耕地面积4918.2亩。而在整个成都市,今年春耕“退树还稻”的耕地面积达到2.5万余亩。

崇州市地处都江堰精华灌区。2000多年来,古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将成都平原滋养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但是前些年,由于“种粮不挣钱”,很多农户不再种粮,转而发展经济作物。

近年来,国家要求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各地陆续采取了相关措施。去年开始,成都市在都江堰精华灌区试点恢复水稻种植,鼓励生产经营主体腾退果木,改种水稻。

对于“退树还稻”的农户,政府给予补贴。周玉全算了一笔账,“退树还稻”政府每亩补贴3000元,自己5亩多土地补贴达到1.5万元。成都市财政局数据显示,去年以来,市级财政已拿出7542万元,用于补贴腾退果木改种水稻的农户。

记者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去年,四川粮食产量达705.4亿斤。今年,四川将力争粮食播种面积达到9500万亩、粮食产量达到708亿斤,超过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引导农民种粮,关键在于提高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那么现在种粮究竟能不能挣钱呢?在眉山市东坡区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种粮大户李相德给出了答案。作为好味稻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通过流转附近外出务工农户的土地,规模化种植水稻,年年挣钱。

“种粮要挣钱,就要做到规模化、机械化。”李相德说,合作社发展社员860名,种植水稻4.1万余亩,拥有大型农机160余台,从耕、种、收到烘干全程机械化,与传统人工种植模式相比,成本大幅降低,效益也就更高。

好味稻水稻专业合作社青神分社负责人程伟说,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才能让种粮成本更低、需要的劳动力更少。水稻插秧的时候,一台插秧机每天至少能插60多亩田,相当于50多个壮劳力,能抢抓农时。同样是插一亩田,人工插秧成本超过200元,机械插秧还不到50元。

而要让农机能够在田间地头施展开身手,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分必要。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肖小余说,今年四川省委一号文件明确,要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将完成47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整个“十四五”期间新建1000万亩以上,建成一批旱涝保收、宜机作业、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

肖小余表示,四川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要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重点用于粮食特别是口粮生产,真正确保“良田粮用”。

相关阅读:
“百趟专列游广西”让山歌唱响八桂大地 万顺叫车:交通出行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