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制度创新激发重点园区发展活力

原标题:制度创新激发重点园区发展活力

 4月10日,海南自贸港第十二批制度创新案例发布,海口江东新区、综合保税区两项案例入选。

海口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行政审批服务,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持续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突出制度集成创新,推动重点园区发展加速。

□本报记者曹马志

精简审批事项能减则减

据海口江东新区管理局副局长汪岩介绍,江东新区按照“能简则简”“能并即并”原则开展审批改革,对承接事项审批流程再造,实现“即审即批”高效审批模式。通过集成化+简约化行政审批流程再造,“不见面”“零接触”获批,防范“雁过拔毛、吃拿卡要、以权谋私”。

为更高效服务办事群众,江东新区因地制宜推出“PC端+移动端”公开透明服务,“不找人”“线上化”指尖办理,杜绝“门好进、脸好看、事不办”。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政务信息100%网上公开、100%线上申报,限时办结,企业可随时在线查看审批进度。同时,推出多项平台功能:“云盘”记忆存储、“江东e企惠”智能推送、“掌上政务”政务“指尖办”,为企业提供多项便利服务。

通过“集中前置公示”“速审秒批”“多评合一”等改革举措,江东新区实现审批时限压缩80%;创新实施的“即审即批”模式,集中前置公示、多评合一实现审批提前统筹部署,为企业节约15个工作日的办理时间,全面取消施工图审,累计为7个项目节约400万元、105天时间成本,“掌上政务”累计为1000余家企业提供免费临时注册地址,有效解决企业开办难的问题。

汪岩表示,行政审批“不找人”“不见面”“零接触”即审即批,推动营商环境持续领先。2020年,海口江东新区行政审批好评率100%,市场主体满意度全市排名第一,成为市场主体公认的营商环境示范标杆。

精细服务加速产业集聚

海口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许亮表示,综合保税区紧盯“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与马村港海关共同研究“‘保税加工’转免税销售、跨境电商销售、一般贸易销售”制度创新。针对多元化保税加工销售,运用“海南自贸港政策”和“综合保税区政策”优势,发挥“店小二”精神,通过盘活信息资源,拓展保税加工产品销售渠道。区内加工企业利用境外原辅料(或国内原辅料)加工成品后,可通过三种模式销售:按一般贸易模式,缴税进入国内市场销售,或按照现有政策转境外市场销售;通过账册互转模式,可结转跨境电商企业,按跨境电商模式销售出区;通过转免税品企业,按免税商品销售。

通过创设自由化的货物转结新机制,海口综保区内加工企业在海关金二系统设立加工贸易账册,利用原材料加工成品后,根据区内企业自身贸易业态在区内通过海关金二系统转为保税物流账册(内销或外销)、跨境电商账册和保税转免税品账册,实现保税加工转多种贸易形态,推动保税加工制造、研发、销售等产业链发展。

数据显示,海口综保区去年完成营业总收入655亿元,进出口总值达233亿元,已形成离岛免税仓储配送、跨境电商等产业的初步聚集。通过改革,优化报关手续和税收手续,提高物流效率,时间成本降幅达50%。

相关阅读:
监督融入"十四五" 涉亚运线索专查专办 成都产业功能区赋能为制造业“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