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红色纪录片摄制组来到上大丨“那一年冬天,他在上海大学这座红色学府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来源:上海大学
英烈的事迹,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英烈的精神,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今天,红色文献纪录片《何挺颖》摄制组
特意来到上海大学
于红色学府追寻先烈红色足迹
点燃后人红色记忆
以信仰为锚赓续红色基因
他曾参加五卅运动
为了革命需要,转入上海大学社会系
学习革命理论
在给劝阻他转学的同学的信里写下:
“南京路上圣血殷,百年侵华仇恨深。
去休学者博士梦,愿作革命一新兵。”
他参加北伐战争、秋收起义
是井冈山时期
我军著名的军事指挥员和党的优秀干部
他秉持着坚定的信仰
将自己的全部都奉献给了中国共产党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
文献纪录片《何挺颖》编导、陕西电视台耿强老师
为我们讲述老上大英烈何挺颖的故事
不朽井冈英雄——何挺颖烈士
何挺颖,1905年5月出生于陕西南郑,1920年考入汉中联立中学,在校期间他组织进步读书会,率先写白话作文。1923年,何挺颖参与发起成立了学生会,联络南郑学生,掀起了一场反帝爱国学生运动。他在面对当地一些丧失民族气节的悲观论调时写下诗句:“散沙枉多四万万,热度只有五分钟!中国不亡非天理?午夜徘徊心如焚。”
汉南书院-汉中联立中学
1924年中学毕业后,何挺颖考入上海大同大学数学系,同时开始接受革命思想影响。1925年5月参加五卅运动,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后为了革命的需要,他毅然转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革命理论。他在给劝阻他转学的同学左明的信里写道:“对数表里查不出救国的良方,计算尺不能驱逐横行的豺狼。”并附诗:“南京路上圣血殷,百年侵华仇恨深。去休学者博士梦,愿作革命一新兵。”同年冬,何挺颖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何挺颖与恽代英、萧楚女的通信
《对于青年指导者的悲观》
何挺颖学籍档案
1926年夏,何挺颖受党组织派遣到北伐军部队任团指导员,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七一五”汪精卫叛变革命后,党组织又派何挺颖到原武汉政府警卫团干部连任党代表。同年9月,在团长卢德铭率领下,何挺颖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团一连党代表,9月29日三湾改编中,被任命为第一团三营党代表,随部进军井冈山。10月23日,在进军井冈山途中时遭敌军袭击,与毛泽东率领的团部和一营失去了联系。何挺颖和营长张子清率部队转战茶陵等地,并与茶陵县工农兵政府主席谭震林会合,同年12月将部队带上井冈山,何挺颖随即被任命为第一团党代表。从此,何挺颖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参加了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开始,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宣告成立,上图为最初设计军旗
井冈山雕塑园何挺颖烈士雕像
1928年4月,朱德、毛泽东率领的两支红色武装在井冈山胜利会师,组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下辖四个团,朱德为军长,毛泽东为党代表,陈毅为政治部主任,王尔琢为参谋长兼二十八团团长,何挺颖任第三十一团党代表。在毛泽东、朱德的领导下,何挺颖率部参加了攻打龙源口、围困永新城等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他政治坚定,作战勇敢,指挥果断,成为井冈山时期我军著名的军事指挥员和党的优秀干部,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
井冈山茅坪革命旧址:谢氏慎公祠、八角楼
井冈山大井革命遗址毛泽东旧居
彭德怀、宛希先、何挺颖、何长工、王佐、曹鑅也在这里居住
1928年8月,在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中,何挺颖与团长朱云卿指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在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凭险抵抗,击溃了湘赣国民党军四个团的轮番进攻,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保存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为此欣然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10月参加中共湘赣边界特委第二次代表大会,何挺颖被选为边界特委委员。同年冬,任红四军第二十八团党代表兼团党委书记。
黄洋界纪念碑
黄洋界保卫战旧址
毛泽东听闻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的消息,为此欣然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
会议决定,两支部队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参谋长王尔琢,士兵委员会(后改为政治部)主任陈毅。下辖第3个师、9个团和1个特务营、1个红军医院
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红四军)军委会名单
1929年1月14日,何挺颖随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开辟新的根据地。1月下旬,何挺颖在江西大庾战斗中身负重伤,转移途中又遭敌袭击,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4岁。
广东南雄市何挺颖纪念雕像
正在上海大学拍摄文献纪录片《何挺颖》的耿强老师表示,“我们要牢记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弘扬他们的革命精神:一是坚定的理想信念。重温井冈山斗争的历史,坚定理想信念是最重要的。何挺颖烈士真正是从信仰出发,信仰马克思主义,所以他才能坚定不移,哪怕牺牲生命,他都不改志向。二是实事求是。当时我们的党成立不久,没有更多可以借鉴的经验,怎样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来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而不是盲目照搬书本教条,老一代革命家们最可贵的一条就是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来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这对夺取胜利至关重要。三是依靠群众。中国革命从一开始,面对的就是敌强我弱的环境,只有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星星之火才可以燎原。正因为他们时刻都想着群众的利益,依靠人民群众,革命才能一步一步走向胜利。还有英烈们顽强不屈的斗争意志,奋不顾身的革命精神,为了人民奋斗终生的远大理想,正是因为他们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革命精神,才能不怕牺牲、奋勇向前,为中国革命流尽最后一滴血。”
红四军黄洋界哨口营房旧址(左)
江西井冈山市(宁冈县)龙市镇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部旧址(右)
三湾改编前毛泽东和何挺颖等人谈话地九坡村旧址
三湾前委扩大会议部分参会人员
何挺颖故居塑像
编辑:陈昭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