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周知!深圳市中心将新增大量停车位,还有多个变化影响你出行
来源:深圳大件事
说起让深圳司机头疼的一件事
不少人都会想到“停车难”
左看右看上看下看
找来找去,就是找不着……
市民李女士每次去市中心办事,已经习惯不开车。“市中心的停车位太难找了,每次开车都要转几圈还找不到车位,有几次急得差点想把车扔掉。”
像李女士这样
不敢开车的车主不在少数
随手搜了一下
也有不少人抱怨停车难问题
没车位到处逛、大早上被喊去挪车……
▽
在深圳
停车到底有多难?
给大家看看数据!
根据2020年1月媒体公布的最新数据,深圳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350万辆,全市经营性停车场规划车位仅169万个,停车位刚性缺口将近200万个。
这意味着深圳有超过一半的机动车没有停车位。“车位已满”或许可以入选车主们最讨厌的四字词之一。
但今天
小编给大家带来好消息
深圳中心区新增数千停车位
缓解停车难问题
还有一系列“大动作”,快看!
立体停车库来了!
逾千泊位缓解老旧小区停车难题
为了解决车主们“停车难”的问题
深圳的立体停车库来了!
提起“机械式立体车库”
大家可能有点陌生?
直接上图给各位看看,就是这种啦
▽
据了解,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技术已发展多年,国内许多城市已应用较广,技术模式基本成熟,对于在土地紧缺的区域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有较大的优势。
但以往提及机械立体车库,报建无门、多头管理、审批复杂、违章建筑等关键词常伴随左右,投资商、设备商以及行业相关人员对此头痛不已。
不过,现在就方便多了
根据《福田区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地上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按照特种设备类申报的车库项目,无需办理用地规划、工程规划、环评以及施工等许可手续。
少了这些许可手续,随着机械立体车库“准生证”制度的完善,意味着机械车库整个行业的破局,可加速在全市推广应用。
图片来源:IC photo
据统计,福田区目前
共19个投入运营的机械式立体停车库
泊位数为2542个
为大力推动机械立体停车库项目的建设工作,缓解福田区老旧居住区和城中村停车难问题,2020年初福田区成立福田区停车联席会议制度和停车办,统筹推动福田区停车工作。
2020年以来,福田区共推动10处机械式立体停车库项目,共可新增1467个小汽车泊位和80个公交车位,其中苍松大厦立体停车库及美丝工业区立体停车库2处已投入运营,田面村机械立体停车库已进场动工。
美丝工业区机械式立体车库效果图
下沙立体钢结构公交车库效果图
建设立体停车库
只是福田解决“停车难”其中一步
还有其他一些新招,比如下面要说的
▽
鼓励商业、办公类停车场
在夜间时段开放停车场的使用权
以相对适中的停车价格
向周边居民提供停车泊位服务
错峰共享智慧停车!
新增一批夜间泊位、共享泊位
为进一步缓解老旧小区停车难现状,福田区将推行预约停车管理和错峰共享停车新模式,逐步实现机动车“有位可停”。
福田区充分发挥区级部门及属地街道联动作用,每年完成30个以上错峰共享智慧停车项目,实现停车资源错峰共享利用。
▲共享停车收费标准
❏一方面,针对小区停车难问题:
2020年,由福田区停车办牵头,组织发动街道办、社区工作站、物业公司以及相关企业,共推动81个商业办公类停车场向周边居住区夜间开放使用。在不通过新建停车场的情况下,通过资源的再利用,新增了3832个夜间停车泊位。
以园岭街道岭尚时代园为例——
该小区位于福田区八卦岭片区,共有812户,现状划线泊位237个。根据小区反馈,夜间停车缺口高达440个。
2020年,福田区停车办与园岭街道组织森投智谷、经理大厦的物业公司与特区建发集团多次协商,最终多方签订合作协议,森投智谷、经理大厦两栋商业办公楼通过深圳停车平台向社会提供夜间共享服务,为周边新增85个夜间共享泊位,且采用与周边小区月卡价格相当的收费标准。
❏另一方面,针对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停车难问题:
为缓解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停车难等问题,福田区推动预约共享停车场向周边公共服务设施共享使用,新增525个预约共享泊位。
以深圳市儿童医院为例——
“医院的地下停车场,现在已经成槽点了!”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深圳市儿童医院日平均门急诊量约7000人次,每逢周末更是超过8000人次。每天接送诊的车流量超过3200辆以上,最高峰可达3700辆。但院内的划线泊位数仅871个,高峰时段停车位基本超饱和。
为缓解儿童医院停车难问题,福田区组织儿童医院与周边的深圳音乐厅、新世界商务中心、深圳中心书城、江苏大厦等4个停车场达成合作,就诊用户在微信预约挂号后,可提示使用e约停预约医院周边的停车泊位,就诊用户可享受停车价格优惠。
如此一来
市民就可以在出行前
掌握医院及周边停车场饱和情况
还能在挂号之后直接预约停车
同时解决“挂号”与“停车”问题
除了上面说的
增加停车位、智慧停车
为了提升中心城区交通治理效能
福田还有很多妙招
“五治”模式成效显著:
拥堵警情同比下降三成
作为高度建成的城市中心区
福田区日均出行超过134万人次
为提升市民出行体验感
福田区对标“全域首善,交通先行”目标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从2020年9月25日开始,福田区创新构建“共”治、“法”治、“精”治、“智”治、“长”治“五治”模式,凝心聚力推进交通综合整治“百日行动”和“三年行动计划”,实现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文明指数同比提升(分别提升1.43%、4.99%、1.96%),交通拥堵警情、事故警情、伤亡率同比下降(分别下降33.65%、1.8%、47.62%)的“三升三降”成绩,全力走出一条超大型城市中心城区交通治理新路子。
具体而言
这“五治”模式是如何进行?
给大家一一解释下!
▼
1
聚焦“共”治
福田区主要领导任组长
统筹治理交通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树立“一盘棋”思维,在交通领域打破行政壁垒、破除条块限制,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福田区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区领导任副组长,各街道、各部门成立专项工作组,督导全区各单位、各街道落实责任,统筹交通治理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2
聚焦“法”治
对乱建项目依法、严格问责罚处
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狠抓交通治理,进一步提高依法治理水平,全面提升交通治理效能。
福田区发挥“先行先试”制度优势,制定发布《福田区交通综合治理百日行动方案》,从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交通综合治理入手,全面启动“百日行动”。
在专项领域强化交通管理治理,编制《福田区占用挖掘道路工程和道路病害处置实施细则》,明确占用挖掘道路工程实施流程和现场施工标准,建立特约监察员巡查制度,对群众反映强烈、媒体报道属实的乱建项目依法一巡到底,严格问责罚处。
3
聚焦“精”治
精准解决交通
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
将“绣花功夫”融入交通治理,精准解决辖区存在的交通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
针对“人车混行”等顽疾,增设非机动车道和共享车位。完成26.3公里非机动车道,73个机非混行严重隐患点和9条主要路段“机非分离”整治工作,让机动车“有位可停”,非机动车“有路可走”。
在深南—香梅路口实施全国首例“反转通行”新型交通组织,将路段南北行车流引导至北南行车道,路口整体通行效率提升14.3%。
设置“即停即走”专用道,针对华强北片区货车“赖停”的拥堵现状,严处违停赖停行为,推进货车限时通行,通行效率提升15%,拥堵警情下降30%。
截至2020年底,福田区拥堵警情同比去年下降33.65%,平均车速均有所提升。
推动打造一批精品道路,红荔路综合提升项目获“深圳市首条慢行示范道路”的美誉;构建中心区“轨道+慢行”模式,增加约7.8万平方米慢行及景观空间,整合利用绿化空间12万平方米;构建“公共交通+慢行”模式,完成25个路段共26.3公里的自行车道建设……
红荔路改造
4、聚焦“智”治
打造“未来交通”发展典范
行人平均等灯时间降至60秒以内
以智慧交通综合系统为基础,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前沿技术,建立健全交通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打造“未来交通”发展典范。
福田区通过搭建交通综合监测平台,建立健全交通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统一接入中心区37个路口的信号机,提高主线通行效率,行人平均等灯时间由原来90秒以上降至60秒以内。
5
聚焦“长”治
建立“人车路企救”长效机制
以“小切口”推动交通治理水平“大提升”,建立“人车路企救”长效机制。
按照省、市相关部署,制定福田区《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工作方案》和《交通综合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构建交通管理长效机制,全面开展2021年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攻坚战。针对“人”、“车”、“路”、“企”、“救”等方面强化监控和预警,完善隐患清理机制,推动规范管理。
说了这么多
你get到满满的重点了吗?
希望深圳交通越来越通畅
市民出行通通通,生活顺顺顺
责任编辑: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