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讲述:四方亭 曲径通幽亭,古韵存四方

原标题:讲述:四方亭|曲径通幽亭,古韵存四方

来源:南京邮电大学

躲进一座亭子,聚起三五闲人,观赏四围景致,几句笑谈,虽不似外界雅室舒适,却也有妙趣横生的静谧……这就是四方亭。

相较于简约、古朴,落落大方地矗立在眼镜湖畔的三好亭,四方亭则隐浸在浓郁的树荫深处,静静地守望着一湾池水,一座小桥。置身于亭内,耳边能听到枝头的鸟鸣、穿过竹林的风,真可谓一方幽静的小天地。

讲述:四方亭曲径通幽亭,古韵存四方

曲折的建设历程

曾几何时,四方亭从它出现的那一刻起就吸引着不少南邮人凝目,成为三牌楼校区经典的校园景点之一。然而,鲜有人知道四方亭的来历。

1992年南邮50周年校庆的来临,让校区有了改造的契机。一些老旧的建筑或是拆除,或是改造,校园迎来了焕然一新的机会。但如何改造?改造成什么模样?赋予它什么样的功能?成为争论的焦点。

讲述:四方亭曲径通幽亭,古韵存四方

时任学院办公室院长秘书的张少武老师对于校园环境的改造有着自己的独特想法。他希望把校园环境变得更加优美,变成花园式校园。为学子们提供休闲、优雅、宁静、充满艺术韵味的环境。张老师提出了以“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为主线,体现中华文化之内涵为手段,以艺术理念来综合布景,来打造南邮校园环境。庭、树、竹、花、草、水、桥、石等元素,打造一个可供小憩、漫步、赏景、读书、晨练、养神、冶情的园林景观。此方案深得学校领导及师生的认可,故此次建造方案得以实施。

讲述:四方亭曲径通幽亭,古韵存四方

然而,建造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提出建议之初,就有人提出再建亭子还要挖水池是不是有些多余?因为学校已经有三好亭和眼镜湖,再建设是不是重复了?在张少武老师看来,认为地域虽小,有水才灵,有亭方可小憩,水不在多而在灵动;亭不在重,而在变化造型。在张老师的耐心、细致解答后,方案得以实施,最终有了现在的模样。

讲述:四方亭曲径通幽亭,古韵存四方

(1992年的四方亭)

暗藏玄机的设计理念

四方亭的建设总体上来说是因地制宜。处处显示出设计者的艺术理念和独到匠心,如亭前的池塘挖出来的土堆砌在亭子的那一边,小路蜿蜒其上,造成地面高低起伏的变化,形成了一种层次感。小之水池,周边的形状采用不规则曲线,有别于眼镜湖的四方方整的视觉效果,有凹有凸,给人一种韵律感。同时水面上布有大小不一的石块,供人跨越,与不远处的纤巧小桥形成呼应,一个在水中行,一个在桥边走,却也多了一层一步一景的意思,小小水池,趣味无穷。

借寓高远深意

庭中东西一墙,开有一块长方形无框窗户,墙外密种翠竹一片,亭中望去,宛如一幅竹子壁画挂于墙上。古代文人有“居不可无竹”之说,文人、画家多咏竹、画竹,与“梅兰竹菊”并称为“君子”,足见古人对竹子的钟爱。再在窗上方悬挂一匾额,这是由校友捐赠的。匾额上题刻着书法家黄真书写的古诗“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的咏竹诗,出自清代诗人郑燮创作的七言绝句《新竹》。人们置身其中,观墙上“竹画”,赏匾上书法,品诗中蕴意。怎能不被此时此景的艺术韵味所熏陶。张老师这样说道,竹子节节空心,根系发达,不畏严寒,一节一节起初都紧挨在一起,而后慢慢生长,奋力向上就如同人一般踏实虚心,具有君子之风。这也不正是一代代南邮人所要具有的品质吗?

讲述:四方亭曲径通幽亭,古韵存四方

亭中门窗正对,竹林相互掩映,在默默无声处成长,年复一年,亭子会老化,柚子也代代更迭,但其深意应该会永远留存。

讲述:四方亭曲径通幽亭,古韵存四方

讲述:四方亭曲径通幽亭,古韵存四方

相关阅读:
在公安局门口交易:江西两监考员抓到替考者后受贿放人获刑 重磅!北京发布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 推出一系列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