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4颗气象卫星24小时监测 山西电力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助力防山火

原标题:4颗气象卫星24小时监测山西电力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助力防山火

来源:山西日报客户端

4月6日,在国网长治供电服务指挥中心,值班员正通过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严密监控辖区线路及火灾点。该系统通过卫星对地面实时监控,可视化展示辖区火灾点和电网地理图,值班人员24小时监控,发现异常,第一时间通知就近的保电队伍,有效防控山火。

山西电网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共分6部分:电网天气预报、电网天气实况、山火监测预测、覆冰监测预测、雷电监测预测、大风监测预测。值班人员发现火情预警信息后,第一时间将火点位置等信息发送至微信工作群,并电话告知相关负责人,核实火情火势,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3月底,国网山西公司基于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运用气象、地形、架空输电线路分布图等多元数据,结合历史年度突出的热源点分布图,已经对今年清明期间各地区山火气象风险作出了预警。预警平台显示,3月30、31日,山西中北部及运城地区山火气象风险等级将仍将维持较高水平。4月1-5日,受降水影响,大部分地区山火风险等级较低。

清明期间,山西电网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对山西电网线路运行状态、全省热源点进行24小时不间断专项监控,重点线路挂牌监控,发布热源告警信息。各地市供电公司结合降水预报、上坟祭祖的时间和地域特点,发挥“三级护线”作用,加强了重点时段、区段摸底巡视,加强电力线路防山火宣传。对于卫星监测到与线路距离小于3公里的热源点,及时组织现场核实,沿线路适当扩大搜寻范围,提高山火响应效率。

通过山火风险预警信息的应用,一方面帮助线路巡视人员实现了全省域的实时线路通道周边火情监控,保障了线路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另一方面将巡视范围缩小到了必要的中、高风险区域,减轻了巡线人员的负担,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节约了人工成本。长治供电服务指挥中心技术组组长郭晓程介绍,长治区域内林区约占比28.1%,林区现有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42条,288.72公里;10千伏配电线路141条650公里,多处于沟壑丘陵地带,线路异常引发山火风险较大。平台建立以来,属地县公司协同核实火情143次,平均反馈时间缩短至13.5分钟,极大提升山火发现及处置效率。

山西电网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应用以来,通过4颗气象卫星24小时在线监测,3723套可视化监拍不间断轮巡,有效推进输电线路山火防控的数字化、智慧化水平,提升山火发现和应对效率。未来,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将进一步夯实基础数据资源,增加气象及电网线路监测设备数量,形成更加丰富的地理地貌、气象、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动态大数据库,进一步提升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精度,用科技助力山西电网筑牢“防火墙”。(杜鹃赵亚男)

相关阅读:
山西首台特高压百万机组通过试运行 山西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